肾上腺影像学表现
肾上腺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放射科 王小宁
肾上腺
影像学检查目的在于明确病变部位、大 小、数目和性质。首选CT,MRI和核素显 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X 线检查平片、IVP等巳无价值,已不 再使用
CT检查技术
扫描前禁食4-6小时;扫描前30分钟口服 1.5%泛影萄胺300ml,扫描前再服200ml,充 盈胃、十二指肠、小肠
肾上腺功能亢进性病变
Cushing综合症
Conn综合症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Cushing综合症
Cushing综合征病因分为:垂体性、异位 性和肾上腺性 前两者由于垂体肿瘤、增生或其它部位 肿瘤分泌过多促肾上腺皮质醇激素(ACTH) 所致,使双肾上腺增生,占Cushing综合征 70%-85% 肾上腺Cushing综合征由于肾上腺皮质腺 瘤或皮质腺癌所致,占Cushing综合征的 15%-30%,主要为皮质腺瘤
肾上腺结核表现依病期而不同 干酪化期:双侧肾上腺增大并形成不规 则肿块, CT 示肿块内有多发低密度区, 并可有小点状钙化影,增强检查肿块不 均一强化 钙化期:双侧肾上腺几乎完全钙化
双肾上腺结核(平扫.增强)
双肾上腺结核
可 见 钙 化
肾上腺非功能性病变
肾上腺囊肿
(adrenal cyst)
也称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恶性
肿瘤之一,发生在肾上腺约占50%,其次 为腹部,发生在胸部较少见。肾上腺外 的神经母细胞瘤常见于交感神经部位及 主动脉旁。最易发生骨骼、淋巴结和肝 脏转移,约75%病人尿儿茶酚胺代谢产物 VMA升高
神经母细胞瘤
肾上腺功能低下性病变
分急性和慢性二种,由于肾上腺皮质毁损, 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所致 • 急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由于感染、外伤、 手术或长期激素治疗造成下丘脑—垂体分 泌ACTH功能抑制,而分泌减少
肾上腺髓脂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无功能 性肿瘤,一般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它含有 不同比例丰富成熟的脂肪组织和髓样组织。 偶尔发现,少数较大肿瘤出现腹块
肾上腺非功能性腺瘤
无功能性腺瘤多在B超、CT或MRI检查时 偶尔发现,临床多无症状,实验室检查正常 无功能性腺瘤信号与肝实质相似,T1WI 呈等信号,T2WI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
CT观察与分析
正常肾上腺呈软组织密度,其形态因人
而异,同一肾上腺在不同层面表现各异 右侧常为斜线状,倒“V”或倒“Y”形;左 侧多为倒“V”、倒“Y”或三角形。肾上腺 边缘平直或凹陷 肾上腺高度为3~5cm。宽度(侧支的最 大径)为2~4cm。通常用侧支厚度表示肾 上腺大小,正常侧支厚度为5-7mm,体部 厚度小于10mm
简称原醛 由肾上腺皮质自主的分泌过多的 醛固酮,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等症状和体 征。病理上为肾上腺皮质增生、腺瘤和腺癌, 由肾上腺皮质的病变所致,其中65%-95%为 肾上腺腺瘤,5%-35%为肾上腺球状带增生, 而肾上腺皮质癌少见
Conn综合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易发生在20-40岁, 女多于男女。由于产生过多的醛固酮造成水 钠潴留和血容量增加,临床表现为高血压、 肌无力和夜尿增加。实验室检查,血和尿中 醛固酮水平增高,血钾减低和肾素水平下降
也称同相位(in phase)/反相位(out of phase)成像,对肾上腺腺瘤、髓性脂肪瘤 的鉴别有价值 动态增强扫描 对肾上腺病变鉴别有一定 帮助
肾上腺
肾上腺(adrenal glands)是人体的重要内 分泌器官,由皮质、髓质和基质构成,能产 生多种激素。
肾上腺皮质产生和分泌醛固酮、皮质醇和 性激素,髓质产生儿茶酚胺
无 功 能 性 腺 瘤
肾上腺大腺瘤(外院片)
非功能性皮质癌
肾上腺非功能性皮质癌约占原发肾上 腺皮质癌的50%左右。与功能性皮质癌在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有明显不同
肾上腺皮质癌
较大的实质肿块,直径常超过7cm,呈分叶
状,常伴出血、坏死和钙化,其内密度不均 匀。CT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还可显示肿瘤 侵犯下腔V造成的瘤栓及淋巴结、肝和肺等
MRI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T1WI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由于富含水分和血窦而呈明显高信号, 是嗜铬细胞瘤的重要特点
可出现囊变或出血 冠状位显示后腹膜腔的全貌,寻找异位嗜
铬细胞瘤
a. T1WI b. T2WI c. T2WI+FS
肾上腺寂静型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成神经细胞瘤
adrenal neuroblastomae
T1WI等或低于肝脏信号,T2WI近乎肝脏 双侧肾上腺皮质增生:弥漫性或结节性。 增生的信号特点与正常肾上腺的信号基本 一致 肾上腺皮质腺癌:肿瘤较大,有分叶,信 号强度不均匀
嗜铬细胞瘤
adrenal pheochrommcytoma
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肿瘤,其产生和分泌 儿茶酚胺。肾上腺是嗜铬细胞瘤的主要发生 部位,占90%左右。嗜铬细胞瘤也称为10%肿 瘤,即10%肿瘤位于肾上腺之外,10%为多发 肿瘤(双侧)及10%为恶性肿瘤。肾上腺外 嗜铬细胞瘤也称副神经节瘤,发生在交感神 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中(腹主动脉旁、 后纵隔、膀胱
不均匀,增强后为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肺 腺 癌 肾 上 腺 转 移
结 肠 癌 肝 脏 肾 上 腺 转 移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 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PET显像是一种用 正电子核素进行的放射性示踪显像技术。把标 记有反映生命基本活动的放射性标记物注入人 体后,在人体外进行观察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 的仪器
左肾上腺结节样增生
与前CT片同一病例
Cushing腺瘤
肾上腺圆形、类圆形肿块,边缘光整,
密度均匀,大小为2-3cm,肿瘤大可有 出血、坏死
肾上腺皮质癌
约有50%具有内分泌功能,其中以Cushing 综合征常见,约占功能性皮质癌的65%
一大一小两个
肾上腺皮质癌
Conn综合征 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 扫描层厚5-10mm,小病灶2-3mm 扫描从肾上腺上缘至肾门处 窗宽250-300HU,窗中心0-50HU
MRI检查
MRI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技术,对肾上腺 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行三维空 间任意方向的体层成像,清楚地显示肾上 腺形态、结构、病变来源及与周围的关系
肾上腺囊肿较少见,常为单发。病理上
分真性囊肿(淋巴管及血管性囊肿、表皮囊
肿、寄生虫性囊肿)和假性囊肿(出血后、
肿瘤囊性变)。往往在体检B超时偶然发现,
个别大的囊肿压迫邻近脏器出现症状
肾 上 腺 真 性 囊 肿
肾上腺假性囊肿伴钙化
( 同 前 )
肾上腺髓脂瘤
(adrenal myelolipoma)
Conan综合征
CT为主要检查方法
65-95%为腺瘤,瘤体较小,直径多在2cm
以下,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由 于富含脂质,常呈均一水样密度;增强 检查有轻度强化 5%-35%为肾上腺球状带增生 肾上腺皮质癌少见,肿瘤体积大
库 性
双侧肾上腺腺瘤
Conan综合征
5%-35%为肾上腺球状带增生
嗜铬细胞瘤
病理:肿瘤较大,易坏死、囊变、出血,
肿瘤有包膜,恶性的侵犯包膜,可侵及邻 近大血管或组织,甚至发生其它脏器转移 某些病变和家族易发生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不会有淋巴转移
嗜铬细胞瘤
(pheochromocytoma)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肿瘤分泌儿茶酚胺,典 型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 和皮肤苍白发作数分钟后症状缓解 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中香草基扁桃酸 (vanillymandelic acid,VMA)即儿茶酚胺代谢 产物的定量测定高于正常值。血、尿儿茶酚胺代 谢产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增高
慢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由于肾上腺结核或 免疫等原因破坏了双侧肾上腺皮质
•
肾上腺功能低下性病变
垂体型阿狄森病(pitutary Addison disease) 是由于垂体腺叶功能低下所致,常见于产后大出 血,又称席汉(Sheehan)综合征。此外还有垂体瘤、 下丘脑处肿瘤等,致ACTH分泌不足,造成双肾上 腺萎缩 肾上腺型阿狄森病(adrenal Addison disease) 主要因特发性肾上腺萎缩,其次为肾上腺结核
肾上腺功能低下性病变
代表性病变是肾上腺结核,其产生慢性肾上
腺皮质功能低下即Addison病,病变为结核菌 的播散 肾上腺结核通常有较长病史,主要症状和体 征是疲劳乏力、体重减轻、色素沉着和低血 压。血糖和血、尿皮质醇水平低,ACTH水平 增高。通常为双侧性 病理上,皮髓质均破坏,形成结核性肉芽组 织和干酪性坏死灶,后期发生钙化
肾上腺解剖
肾上腺位于肾筋膜内,周围有足够脂肪 包绕,易显示。右肾上腺位于肾上极内上 方,膈肌脚外与肝右叶内缘之间。左肾上 腺位于肾上极内前方,在脾血管的后方
肾上腺解剖
肾上腺皮质 发生在中胚层,共分三层
⑴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参与体内水盐代 谢
⑵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促进糖与蛋白质 代谢 ⑶网状带: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为主 肾上腺髓质 位于肾上腺内部,起源于外胚层, 与交感神经同源
正电子显像剂
双侧肾上腺显示正常,少数者表现肾上腺
弥漫性增大 偶见于肾上腺边缘一枚或多枚小结节灶, 直径1cm左右,密度类似正常肾上腺或略低
原 醛 左 侧 肾 上 腺 增 生
Conan综合征
肾上腺皮质癌少见,肿瘤体积大,直径6cm
以上,内密度不均匀,边缘不光整
肾上腺皮质癌
MRI表现
肾上腺皮质腺瘤:常小于2cm,信号均匀,
CT表现 肿瘤一般较大,直径常为3-5cm,呈圆形 或椭圆形,边界清楚,偶为双侧,肿瘤 内常有出血、坏死或囊变,增强后肿瘤 实质部分明显强化 肾上腺外的肿瘤常位于腹主动脉旁,也 可见于纵隔内或膀胱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