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HP层次分析法ppt课件

AHP层次分析法ppt课件


表示相邻两标度之间折衷时的标度
元素i对元素j的标度为a ,反之为l/a
ij
ij
1-9标度法则符合人的认识规律,有一定科学依据。从人的直觉判断能力看,
在区分事物数量差别时,习惯使用相同、较强、强、很强、极端强等判断语言。
根据心理学实验表明,多数人对不同事物在相同准则上的差异,其分辨能力介
于5-9级之间,1-9标度反映了多数人的判断能力。Saaty将l-9标度方法和其它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能够反映系统内在联系的递阶层 次结构模型。将具有共同属性的元素归并为一组,作为结构模型的一个层 次。同一 层次的元素既对下一层次元素起着制约作用,同时又受到上一层 次元素的制约。这样,构造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AHP的层次结构,既可以 是序列型的,也可以是非序列型的。一般来说,可以将层次分为三种类型:
科研课题决策,就是综合上述各种目标和因素,确定各个课题的相对优劣次 序,以供优选课题和安排科研力量参考。为此,建立科研课题决策的层次结构模 型。模型从上到下,分为四个层次,层次之司的关联情况均以作用线标明。
3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综合评价科研课题A
成果贡献 B1
人才培养 B2
在实际操作中,模型的层次数由系统的复杂程度和决策的实际需要而定,不宜过 多。每一层次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过多的元素会给主观判断比较带来困难。构造一
个合理而简洁的层次结构模型,是AHP方法的关键。
2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例1] 构建科研课题决策的层次结构模型。决策往往涉及众多因素:成果贡献、人 才培养、可行性、发展前景四个目标。和这四个目标相关的因素又有以下几个: ① 实用价值。研究成果给社会带来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用价值 与成果贡献、人才培养、发展前景等目标都有关系。 ② 科技水平。课题在学术上的理论价值以及在同行中的领先水平。科技水平直接 关系到成果贡献、人才培养、发展前景。 ③ 优势发挥。课题发挥本单位学科及人才优势程度,体现与同类课题比较的有利 因素。与人才培养、课题可行性、发展前景均有关系。 ④ 难易程度。指课题本身的难度以及课题组现有人才、设备条件所决定的成功可 能性。与课题可行性、发展前景相关联。 ⑤ 研究周期。课题研究预计所需时间,与可行性直接相关。 ⑥ 财政支持。是指课题的经费、设备以及经费来源。与课题可行性、发展前景直 接相关。
① 最高层。只包含一个元素,表示总目标层。 ② 中间层。包含若干层元素,表示实现总目标所涉及到的各子目标,
称目标层。 ③ 最低层。表示实现各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称为方案层。
1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一、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G
g
(1) 1
g
(1) 2
……
g 1( n )
g
(n 2
)
……
总目标
g (1) n1
标度方法进行对比,大量模拟实验证明,1-9标度是可行的,与其它标度方法
比较,能更有效地将思维判断数量化。
7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判断矩阵及其特征向量
[例3]设有3个元素A1,A2,A3,现在构造关于准则Cr的判断矩阵
Cr
Al
Al
a11
A2
a21
A3
a31
A2
A3
a12
标度 1 3 5 7 9
2,4,6,8 上列标度倒数
定义 同样重要 稍微重要 明显重要 强烈重要 极端重要 相邻标度中值
反比较
含义
两元素对某准则同样重要
两元素对某准则,一元素比另一元素稍微重要
两元素对某准则,一元素比另一元素明显重要
两元素对某准则,一元素比另一元素强烈重要
两元素对某准则,一元素比另一元素极端重要
g1 / g1
A

(aij
)33


g2
/
g1
g3 / g1
g1 / g2 g2 / g2 g3 / g2
g1 / g3
g2/g3源自 g3 / g3
5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判断矩阵及其特征向量
设3个物体重量组成的向量为 G ( g1 , g2 , g3 )T
第1层子目标
g (n) nn
第n层子目标
C1
C2
……
Cs
方案层
层次结构中相邻两层次元素之间的关系用直线标明,称为作用线,元素之间不存
在关系,就没有作用线。如果某一元素与相邻下一层次所有元素均有关系,则称此元
素与下一层次存在完全层次关系;如果某元素仅与相邻下一层次部分元素存在关系,
则称为不完全层次关系。
g1 / g1
A

G


g2
/
g1
g3 / g1
g1 / g2 g2 / g2 g3 / g2
g1 g2
/ /
g3 g3





g1 g2


g3 / g3 g3
3g1 g1


3g2


3

g2


3G
3g3 g3
1之间。在给定的决策准则之下,数值越大,方案越优,反之越劣。方案层各
方案关于目标准则体系整体的优先权重,是通过递阶层次从上到下逐层计算
得到。这个过程称为递阶层次权重解析过程。
[例2]设有3个物体,它们的重量分别为g1,g2,g3。为了测出各物体的重量,现将每 一物体与其它物体重量两两比较:第i个物体重量与其它物体重量相比较,得到3个 重量比值gi/g1 ,gi/g2,gi/g3 (i=1,2,3)。构成一个3行3列的矩阵A,称为3个物体 重量的判断矩阵。
AG 3G
根据线性代数知识,3是矩阵A的最大特征值,G是矩阵A属于特征值3的特征向量。 因此,物体测重问题就转化为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3个物体的 重量,就是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3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
6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判断矩阵及其特征向量
实际中,判断矩阵的构造采用Saaty引用的1-9标度方法,各级标度含义如下表。
可行性 B3
发展前景 B4








C1
C2








C11
C12
课题1








C3
C4
……








C5
C6
课题N
4
5.1 AHP方法的基本原理
二、判断矩阵及其特征向量
AHP方法采用优先权重作为区分方案优劣程度的指标。
优先权重是一种相对度量数,表示方案相对优劣的程度,其数值介于0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