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营管理课件
综合计划的制定程序
步骤: 确定计划期内每一单位计划期的市场需求 制定初步候选方案,考虑相关关系、约束条件和成本 制定可行的综合计划 批准综合计划
四、制定综合计划的优化方法 两种优化方法:
图表法
线性规划法
图表法(运输表法)
基本假设 1)各单位计划期内的正常生产能力、加班生产能力以及外协量均有一定限制 2)各单位计划期的需求量已知 3)全部成本与产量呈线性关系
综合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1、综合计划(生产大纲)
是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产出内容和产出量 、劳动力水平、库存投资所作的(决策)大致性描述。
综合计划不具体制定每一种产品详细的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和车间及人员的任务. 产品:以系列为单位 自行车分为24型和28型 时间跨度:年、几年 计划时间单位:月、双月、季 人员:分组,及加班以及聘用等
加班生产
90 90 150 90
外协
200 200 200 200
如何为TR公司制定一个最优生产计划? ?
1 生产时间 期初库存
正常生产
加班生产
外协
正常生产 1 加班生产
外协
正常生产
加班生产
外协 2正常生产
加班生产
外协
需求
300
3
需求时间
2
3
250 0.0
50 1.0 1.5
1.9
850
1500
2、主生产计划(MPS)
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的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 最终产品:本企业最终完成、要出厂的完成品。 计划时间单位:周(日、旬、月)
24型产量(辆) 28型产量(辆)
周次 C型产量(辆) D型产量(辆) R型产量(辆)
月产量
某自行车厂的综合计划
1月 10000 30000
650
3755700 1.0
150
1.5
0.9
0
1.9
400 0
2.4
0
2.8
180
1.6
0
2.1
0
2.5
0
1.3
0
1.8
0
200
1.9
2.2
0
450 1.0
0
4
90 1.5
0
110 1.9
90
270
表4 TR公司的最优综合计划(单位:千加仑) 季度 正常生产 加班生产 外协 库存
1
450
90
20
作业
请你为太阳制造公司制定一个最优生产计划。 ?
太阳制造公司的需求预测如下
季度 需求
表1 需求预测(单位:千加仑)
1
2
3
4
合计
300 850 1500 350 3000
表2 成本数据(单位:千加仑)
库存成本
0.3元/季度·单位
正常生产成本
1.0元/单位
加班生产成本
1.5元/单位
外协成本
1.9元/单位
表3 生产能力计划(单位:千加仑)
季度
1
2
3
4
正常生产 450 450 750 450
所谓的物料需求计划,就是要制定原材料、零件和部件的生产、采购计划:外购什么、生产什么、 什么物料必须在什么时候订货或开始生产,每次订多少,生产多少等等。
生产运作计划的制定程序
综合计划 可行
主生产计划 可行
市场需求
·订单 ·预测
可行
物料需求计 划
车间作业计 划
采购物料计 划
制造 装配
二、 综合计划的制定
生产运营管理课件
表1 需求预测
计 划 期 1 2 3
需 求 数 量 ( 件 ) 450 550 750
表2 生产能力(件)
计划期 正常时间加班ຫໍສະໝຸດ 分包1300
50
200
2
400
50
200
3
450
50
200
表3 其他数据
期初库存
50 件
每件产品的正常工时费用
50 元
每件产品的加班费用
65 元
每件产品的分包费用
允许生产任务积压 不允许生产任务积压
事例:
TR公司生产各种油漆,油漆的需求具有季节波动特性,通常第三季度是需求高峰。需求预测和有关的成本 数据如表1、表2所示。此外,现有库存量为250千加仑,所希望的期末库存为300千加仑。公司现在打算根据表3 所示的生产能力计划来制定综合生产计划。按照公司的经营方针,不允许任务积压和库存缺货。
两种基本的决策思路(续)
2、积极进取型 ➢ 力图通过调节需求模式,影响需求,调节对资源的不平衡要求来达到有效地、低成本地满足需 求的目的。 导入互补产品 调整价格,刺激淡季需求
三种制定策略(稳妥应变型)
追赶策略:在计划时间范围内调节生产速率或人员水平,以适应需求 平衡策略:在计划期内保持生产速率和人员水平不变,使用调节库存或部分开工来适应需求 混合策略
所需主要信息来源 ➢ 技术部门、财务部门、人事管理部门、制造(生产)、市场营销部以及物料管理部门
综合计划的主要目标及其相悖关系分析 ❖ 最大的满足需求 ❖ 最小的成本
两种基本的决策思路
1、稳妥应变型 ➢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即将预测的市场需求视为给定条件,通过改变人员水平、 加班加点、安排休假、改变库存水平、外协等方式来对应市场需求。
2月 15000 30000
某自行车厂的主生产计划
1月
1
1500 400
2
1600 1500
3
1500 400
10000
3月 20000 30000
4 1600 1500
3、物料需求计划
主生产计划确定以后,生产管理部门下一步要做的事是,保证生产主生产计划所规定的最终产品所 需的全部物料(原材料、零件、部件等)以及其他资源能在需要的时候供应上。
生产能力
4
未用 全部
250 250
405.03 450 0.6
90
90
400 210.03 200 1.6
415.08
45900
2.1
90
90
220.02
20200
2.5
750 750
450 1510.0 150
1.3
200 200
415.05
49500
1.8
910.9
29000 2.2
200 200
510
2
450
90
200
400
3
750
150
200
0
4
450
90
110
300
库存=期初库存+(当期生产量-当期需求量)
运输模型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优解,计算也不复杂。
缺点是假定了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且要求目标只有一个,约束也少,不适 合追求多目标和存在多约束的情况。
案例解析 见 EXCEL
80 元
每件产品每个计划期的库存费用 1 元
任务2: 综合生产计划
本任务的知识点: 1.综合计划的定义 2.综合计划的基本决策思路 3.制定综合计划的优化方法
新授一、生产计划体系
长期 中期
短期
企业战略规划 生产战略规划 综合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
三种主要的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