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前景

心理咨询前景

心理咨询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个有前景的行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或者希望加入到这个行业中来,事实上,心理咨询师的队伍也确实在不断壮大。

但是,当我们讲到一个行业有前景时,一般也指现状不怎么理想,否则我们不会寄希望于未来。

那么,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的现状到底如何?心理咨询师的生存现状怎么样?新手的心理咨询师该如何发展?以上这些问题,笔者想以自己所学、所思、所经验的角度出发来做一个分析,希望能对准备加入这个行业,或者正在这个行业中的朋友有所启发。

笔者本科毕业于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于高等教育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本科、研究生一直致力于自我分析,学士、硕士毕业论文均以自我分析为题,毕业之后一直在心理学的培训公司、心理咨询公司工作,目前正在一家心理咨询公司任职。

一、心理咨询行业现状尽管目前仍然有一个个的心理咨询公司关闭,或者转为更低成本的方式在经营,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机构还是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在增加,除了很多人对心理咨询有兴趣,或者看好这个行业,注资开设心理咨询公司外,还有众多的公益心理咨询机构、社工机构、咨询师个人工作室、网络咨询平台等也在快速增加。

以公益心理咨询机构为例,笔者上次去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全国慈善会展,展会上有近20家的慈善机构是专门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有为女性专门提供心理咨询、干预的机构,也有为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特殊儿童(孤独症、脑瘫、智障、语言障碍等)等专门开设的公益心理咨询机构,除了心理咨询外,还有专门提供危机干预的心理服务机构。

并且有几家机构的服务点,已经扩展到了十几甚至二十多个,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而参加展览的还只是小部分,是发展比较好或者说经费比较足的机构,还有很多的机构,如深圳心灵之家,也是发展比较好的公益心理咨询机构之一,没有参加展览,据笔者所知,这样机构还是比较多的。

而心理咨询公司,以笔者所在的深圳市为例,仅深圳心理咨询行业注册的的会员单位就有60家,还有很多小公司、刚成立的公司、咨询师个人工作室没有加入,预计不止100家。

另外还有很多专门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的网站、论坛(525心理网、中国心理网、爸妈在线等)。

也有可以提供收费电话咨询、面谈咨询、视频咨询服务(581心理咨询中心)网站。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很多公司将目光投向移动互联网(微信、手机软件、手机网站等),笔者所在的公司(深圳华人心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就开发了一个手机软件(华人心理在线),可以在手机客户端上查看心理知识、自助心理诊断、向心理咨询师提问,预约收费的电话咨询、面谈咨询,并且功能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仅从心理咨询机构的数量、形式来看,心理咨询行业似乎是形势一片大好,但是从经营现状,尤其是盈利的现状来分析,则惨淡很多。

以笔者所在的深圳地区为例,目前能够完全靠心理咨询来盈利的咨询公司是非常少的,大部分机构在开展心理咨询业务的同时会开展一些其它业务,如咨询师专业培训、企业EAP、婚恋亲子类课程、成长类课程等等,即使整合了这些课程,能够很好盈利的公司也仍然是比较少的,大部分处于小幅度盈利、持平甚至亏损状态,当然这与每个机构的规模、成本与广告投入有很大关系。

大部分机构整体运行不好,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系,笔者在此列举几个:1、民众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还有待增加,虽然近些年各级部门、机构为心理咨询、心理学的普及做了很多工作,民众的接受程度也提升了很多,但是真正可以承认自己有问题,并且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仍然是那些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实在没有办法的人,这样的人是少数的。

2、虽然很多咨询师非常向往国外,尤其美国心理咨询师的收费标准,拿之与国内的标准相比,觉得还相差很多,但是实际上,来访者对咨询的费用还是有很大顾虑。

这主来源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大家对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不熟悉,觉得聊一下天就要那么多钱,很多人还是无法接受;二是对于很多普通大众来说,心理咨询的费用确实也不低,以深圳为例,深圳一般机构的收费标准在300-1000元/小时,以平均500元/小时、每周一次来计,一个来访者每月咨询4次就需要2000元,而深圳的平均收入在4700元左右,当然这还是平均了那些高收入群体,实际上很多人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而很多时候这些低收入群体面临的问题更多,反倒没有能力承担这个费用,另外即使经济收入达到这个水平,甚至超过这个水平一定范围,考虑的深圳的房租、教育成本,很多人对每月2000元左右的咨询支出还是有所顾虑的,更何况很多好一点的咨询师收费更高。

3、免费心理咨询机构的冲击,带走了一部分来访者。

目前深圳已经有不少免费的心理咨询机构,有些是由政府买单,以与社工机构类似的模式运营,有些是心理咨询爱好者自愿组成的咨询师团体,还有很多免费咨询的网站、手机软件,虽然这些机构、团体、平台在咨询师专业水平、督导等方面未必完善,但对于那些无力、或者还只是想试试看有没有效果的来访者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吸引。

4、缺乏专业的管理、运营、推广、销售人员。

大部分心理咨询机构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咨询师、甚至普通员工都是心理学的爱好者,他们对心理学、心理咨询有着执著的追求,而且很多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受益颇多,所有虽然行业不景气、待遇底,仍然很多人选择坚持。

但是管理与运营是另外一回事,虽说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更好的了解人,但是管理、运营、推广、销售都是专业的领域,需要专业的人才去从事,热情可以保证坚持,但是不一定可以保证效果。

5、与心理咨询相关的业务没有完善起来。

笔者目前在深圳还没有听说过有心理咨询机构只开展心理咨询业务,一般都会同时开展企业EAP、咨询师培训等其它业务,但是与心理咨询相似,这些其它的业务大多也没有完善起来,加上一些专项培训机构(比如只做EAP的机构、只做咨询师培训的机构、只做成长类课程的机构等)的竞争,也加剧了的完善的难度和过程。

以上5个方面是笔者根据切身经验与个人思考进行的一个总结,可能还有很多因素没有列举,也可能部分分析未必合理,仅供大家参考,也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思考与研究这个现象的队伍中来,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思考。

二、心理咨询师的生存现状很多人在加入这个行业之前,首先想了解的就是已经从事这个行业的咨询师,他们的生存现状,关于这一点,其实有一个道理在大部行业应该都是适用的,就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不用担心没饭吃。

在心理咨询这个行业也一样,确实有很多优秀的咨询师,他们的收费标准可以达到1000元/小时,甚至更高,而且很多好的咨询师个案比较多,单靠心理咨询,他们也可以有一个“可观”的收入,但是这样的咨询师是比较少的。

即使是这样的咨询师,他们的“可观”收入也是打了引号的,如果考虑的咨询师的年龄、阅历、受训时间、专业投入、学费投入,他们的“可观”收入与其它行业同样年龄、阅历、受训时间、专业投入、学费投入的从业人员来比较,这个“可观”收入可能是非常不可观的。

这是非常优秀的心理咨询师的现状,还有很多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奔波于各个心理咨询机构之间,在各个机构同时挂职,哪个机构介绍个案,就到哪个机构去咨询。

但是因为机构介绍的个案,50%-70%咨询费用归机构,只有30%-50%费用归咨询师,而且大部分机构的负责人、管理人员本身就是咨询师,个案会优先介绍给他们,所以就算是优秀的咨询师,收入也是有限的。

而要做到优秀的心理咨询师(收费标准在500-1000元/小时之间,基本可以保证效果),所需要的学习投入、学费投入、成长时间是非常多的,仅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低于3、5年的时间(如果是科班出身,本科、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不算在内)能达到可以保证效果的咨询师是非常少的。

从学费投入来看,我见过一个老师,为了学习心理咨询与专业流派,8年时间花了近60万,也有老师花了30多万、20多万、10多万,当然也有几万的,看个人的基础与领悟,但是不花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的太少了。

就算是科班出身,学校可以提供的咨询技能专业培训、督导是非常有限的,毕业之后仍然需要学习各种心理咨询方法与技巧,需要督导,而一般这些课程的费用都是不低的。

考虑到咨询师学习、成长投入,咨询的收费标准其实并不高,这是很多心理咨询师的真实想法,说实话,与其它行业相比,也是事实。

但是尽管如此,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单靠个案收入还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很多咨询师转向培训,做各种讲座、专业培训、工作坊,培训的费用相比咨询要高很多,而且时间又短,也不需要督导,所以很多优秀的咨询师同时兼做培训,甚至有些咨询师完全转向了培训,当然收入方面可以提升很多,在目前的行业形势下,对于很多咨询师来讲,也是一个现实的选择。

至于新手咨询师,或者专业成长没有那么好的咨询师,但也有一定的基础,同时准备从事这个行业,有些人选择了在心理咨询机构做助理或者员工,有些从事与心理咨询相关的工作,比如社工、老师,在工作的同时学习,这些工作中,老师的工作最稳定,相对来说待遇也比较高,但是专业学习、督导的机会比较少。

咨询助理的学习机会最多,但是以笔者的了解,也是最不稳定,待遇相对较低的工作,当然这个因不同机构的待遇标准、助理个人的电话接听能力、留个案能力不同,平均在3000-5000元/月之间(深圳)。

社工的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待遇和助理也差不多,当然也有个体差异,和社工的级别、岗位、资格证级别、学历相关,相对来说社工的学习、督导机会也比较多,但与助理相比,与专业咨询师接触的机会相对还是比较少。

另外还有很多其它的咨询师,虽然也热爱着心理学、心理咨询,也希望未来有朝一日能够加入这个行业。

但是考虑待遇、相关工作机会等因素,还是选择从事其它行业,在从事其它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心理咨询,做个人成长与体验,也有很多人在各种公益机构、网站做免费的心理咨询,以练习自己的专业能力与技巧。

三、咨询师队伍壮大原因从以上的分析来看,目前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并不景气,也有很多入行的老师提醒想加入的朋友考虑清楚,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的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在此,笔者也想对这个现象的原因做一个分析。

(1)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心理学的本科、研究生专业,每年从心理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多。

笔者当时学习心理学的时候,全国只有二十几个院校开设了心理学的课程,而且专业方向单一,每年所招生人数也有限。

去年听一个老师介绍,目前开设心理学的院校已经有100多所,而且大部分不止一个方向,招生的人数也在增加。

无论各院校增设心理学专业、方向,增加招生人数的原因是什么,客观上的会导致每年从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而心理咨询是与心理学最相关的工作之一,也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最主要的工作方向之一,更不用说是很多学生理想的职业选择。

所以虽然行业不景气,但是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基数越大,客观上也会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咨询师这个队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