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咨询师考试问答题汇总

心理咨询师考试问答题汇总

1、如何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议目标;5.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1.为什么的问题;2.多重选择性问题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3、不恰当问题所带来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于被审问的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4、会谈内容的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7.会谈法的有效性。

5、摄入性谈话的注意事项?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 提问中避免失误3. 除提问和引导语之外,不能讲题外话4.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 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结论6. 结束语气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6、心理评估报告的工作程序1、临床资料的核实;2、评估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3、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4、综合以上三项的内容,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

写出分析评估报告。

7、表达尊重应注意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8、咨询师对待求助者的四种看法;1、第一种咨询师相信求助者有内在的潜力去面对挑战和成长;2、第二种咨询师虽相信求助者有能力改变,但认为能力有限,需要包括咨询师在内的外界帮助;3、第三种咨询师相信求助者有能力应付日常生活的琐事,但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则有赖于专业人员的指导与帮助;4、第四种咨询师不那么相信人有内在潜力,有的则认为人的自然倾向是消极堕落的,人身上有许多原始、野蛮、罪恶的倾向,有某种劣根性,在原罪,趋向于自我毁灭等。

9、咨询师的热情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1、求助才初次来访时适当询问,表达关切;2、注意倾听求助者的叙述;3、咨询时耐心,认真,不厌其烦;4、咨询结束时,使求助者感受到温暖;5、热情体现在咨询的全过程;10、表达真诚注意哪些?1、真诚不等于说实话;2、真诚不是自我发泄;3、真诚应实事求是;4、真诚应适度;11、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哪些?1、咨询师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2、咨询师必要时要验证自己是否做到共情;3、表达共情要因人而异;4、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5、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表达共情应考虑到求助者的特点和文化背景;12、有效地使用积极关注,应当注意?1、避免盲目乐观;2、反对过分消极;3、立足实事实是;13、在与求助者会谈时,应考虑到求助者哪些因素?1、年龄特征;2、性格特征;3、问题特征;4、文化特征;14、如何深入了解求助者?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3、通过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4、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15、如何选择优先解决的问题?1、找出求助者的主要问题;2、确定从哪个问题入手;16、如何确定咨询目标的有效性;1、具体;2、可行;3、积极;4、双方可以接受;5、属于心理学性质;6、可以评估;7、多层次统一;17、假如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1、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可以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

18、咨询目标存在错误的观念有?1、有人认为咨询师应持完全中立的态度,不应带有任何自己的价值观念;(正确的是:咨询师没有必要完全抛开自己的价值观念)2、有人认为咨询中应该给求助者灌输、传授一些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正确:充分尊重求助者的价值观,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可加于别人)3、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的快乐、满足作为咨询目标;4、有些咨询师把求助者能否适应环境作为咨询目标;19、咨询阶段及其内容;1、诊断阶段:包括建立咨询关系,收集相关信息,进行心理诊断,调整求助动机,确立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等;2、咨询阶段:是心理咨询最核心、重要的实质性阶段,咨询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求助者分析和解决问题,改变其不适应认知、情绪或行为;3、巩固阶段;咨询的总结、提高阶段。

做好一次咨询的小结和下次咨询的准备,包括布置家庭作业,商定下次咨询的时间和主题;做好整个咨询的回顾总结,巩固咨询成果,使求助者把学到的东西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做好追踪研究,这既是对求助者的负责,也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咨询经验,提高自己的咨询水平。

20、咨询方案的意义及如何制定咨询方案?(如问咨询方案包含哪些内容,仅回答七小点)咨询方案确定的意义:可以满足求助者的知情权,使咨询双方明确行动方向和目标,便于操作,便于检查,便于总结经验和教训。

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的气氛中共中商定。

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目标(应该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个要素)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21、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1、急于下结论;2、轻视求助者的问题;3、干扰、转移求助者的话题;4、做道德或正确性的评判;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22、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询问过多;2、概述过多;3、不适当的情感反应。

23、参与性技术有哪些?1、倾听;2、开放式询问与封闭性询问;3、鼓励和重复技术;4、内容反应;5、情感反应‘6、具体化;7、参与性概述;8、非言语行为的理解与把握24、影响技术有哪些?1、面质;2、解释;3、指导;4、内容表达;5、情感表达;6、自我开放;7、影响性概述;8、非言语行为的运用25、面质的定义及咨询中常见的矛盾?面质: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面对现实等。

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

矛盾主要有:1、言行不一致;2、理想与现实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咨访意见不一致;26、使用面质技术要注意?1、要有事实根据;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27、阻抗怕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沉默、语、言;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理论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提问题等;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心理外归因,健忘,顺从,控制话题和最终暴露等。

;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最突出的表现有不认真履行心理咨询的安排,诱惑咨询师以及请客、送礼等。

28、阻抗产生的原因?1、阻力来自成长中的痛苦:a.开始新的行为的问题,b.结束或消除旧的行为的问题;2、阻力来自功能性的行为失调:a.阻力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填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b阻力的产生源于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来掩盖更深一层的心理矛盾和冲突。

;3、阻力来自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a.阻力来自求助者只是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b.阻力来自求助者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也无能为力的动机;c.阻力的自求助者并无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29、沉默的类型?1、怀疑型;2、茫然型;3、情绪型;4、思考型;5、内向型;6、反抗型30、多话状态与咨询师有关的原因?1、角色的定位;2、咨询内容的难易;3、咨询时间的多少;31、多话状态与求助者有关的原因?1、宣泄型;2、倾吐型;3、癔症型;4、表现型;5、表白型;6、掩饰型;7、外向型;32、阳性强化法的原理?1、行为主义理论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习得行为如果要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

2、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3、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这种方法叫做阳性强化法。

33、阳性强化法的步骤?1、明确治疗的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的行为结果;3、实施强化。

34、合理情绪疗法的工作程序?1、心理诊断阶段;2、领悟阶段;3、修通阶段;4、再教育阶段;35、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36、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评定。

37、心理咨询各种方法有效的共同因素?1、咨询师与求助者这间建立的和谐、信任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特点;2、求助者求治的强烈动机、积极态度;3、有一套双方都可以相信的理论和方法;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5、促进求助者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

38、心理咨询的效果常通过哪些机制起作用?1、宣泄书疏导求助者的感情而缓解情绪压力;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3、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5、通过学习与训练建立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

39、适宜的求助者应具备条件?1、智力正常;2、年龄适宜;3、内容合适;4、人格正常;5、动机正确;6、信任度高;7、行动自觉;8、匹配性好;40、求助者不适合咨询师的不相适宜的情况?1、欠缺型;2、忌讳型;3、冲突型41、如何转介?1、当咨询师发现求助者与自己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进行转介。

2、事先征得求助者同意,并说明理由或原因;3、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情况;4、向新咨询师介绍求助者的情况,但不宜泄露隐秘;4、不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5、不宜在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评头论足,更不能指责。

42、系统脱敏法的原理?让一个原可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最终由放松代替焦虑,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