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展望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展望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展望班级:08经济2班姓名:龚沙学号:2008011084摘要:本文主要从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出发,介绍了中国创造的中国奇迹,阐述了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

本文通过搜集大量强有说服力的数据来说明美国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而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美国;金融;中国;经济;影响2008 U.S.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s economy and outlook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the U.S.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starting the background, introduced China to create China's miracle, described the 2008 U.S.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ese economy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spects. In this paper, to collect a large number of strong convincing data to show the U.S. financial crisis and China's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road.Key words:United States;Financial;China;Economic;Affect中国创造了“中国奇迹”目前,世界经济由美国、欧盟和日本构成三足鼎立的格局,然而中国经济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个世界经济大格局。

1、改革开放30年GDP平均增长率超过9%1978年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30年的平均增长率超过9%;2007年中国的国际贸易额超过了2万亿美元,达到21 738亿美元,30年增长了105倍;从1978年占世界出口量不到1%到2008年占超过世界6%以上的出口量;19997年以来一直保持着物价和汇率的稳定,FDI超过了50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外汇储备超过了2万亿美元(2009年);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 000美元,达到2 461美元,成功举办2008的北京奥运会,并获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权等。

这些无不表明,中国社会经济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并取得引人瞩目的成就。

我们不妨将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进行比较。

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也是强劲的,其经济增长比欧洲和日本都快很多。

不过,同中国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增长率更高。

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早期的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更快,原因之一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技术迅速的迎头赶上。

虽然中国的增长速度也有一些波动,但还是非常惊人的,这已是所有经济体中一个奇迹。

2、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彩电和显示器的生产者,三者的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35%、40%、55%。

20005年中国的制造业位于世界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

2008年前后,中国的公司生产全球55%的照相机,33%的电视机,40%-50%的家用电器。

如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来比较中国与七大工业国的经济规模,美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个地位。

如果把欧盟、欧元区放在一起,则欧盟是第一大经济体。

如果按国家来分,2005年则日本排在第二位,德国排在第三位,第四大经济体是英国。

2008年中国GDP总量达到4.222万亿美元,仅落后于美国和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起因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是有次贷危机引起。

美国过去十多年被称为“黄金十年”,国际资金大量流入美国;同时,美国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美国人形成了“贷款消费,寅吃卯粮”的生活方式。

房价大幅上涨让许多人有一种错觉,房价会持续上涨;即使房价下跌,也能及时高价卖出房屋偿还贷款还有赚。

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贷款购房,次级按揭贷款(简称“次贷”)增多。

投资银行将这些按揭贷款再次组合打包,转化为新的金融产品“次级债券”等。

次贷经过衍生产品规模被放大,信用被放大,风险被放大并且扩散到整个金融体系。

2004年,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联邦储备银行利率由1%至2.3%提高到4.3%至5.3%。

到2006年,房屋供大于求,房价下跌,次贷还款违约率上升、“断供”。

如多米诺骨牌,第一张骨牌次贷倒下以后,交易链条上的其他骨牌开始陆续倒下。

一年前的9月15日,创建于1850年已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由于股价下跌近95%,严重资不抵债,即找不到收购对象,美国政府又拒绝救援,不得不宣布破产。

随后,美另一大投资银行美林集团也不得不在走投无路之下“委身”美国银行,美国两大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也不能幸免于难,被美国政府接管。

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金融危机。

一个月后,金融危机冲击全球实体经济,自1929年以来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爆发。

随即,从美欧日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量大幅度减少,许多出口企业因为出口量锐减不得不缩减生产量,有的被迫停产。

失业大军不断壮大,贫困现象加剧。

一些国家甚至出现社会危机,导致30多个国家出现游行、骚乱、政权更迭。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当前,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投资者的资产损失。

中国金融机构、企业,包括个人在美国持有一定规模的证券资产,其中多数是机构和公司债券、股票等。

比如雷曼公司债券是全球主要固定收益产品之一,根据已披露的信息,至少有7家中资银行持有雷曼债券或对雷曼的贷款债权。

雷曼公司破产导致其股权价值近乎化为乌有,据有关测算,雷曼高级债券可能的损失为票面价值的20%-40%,次级债券将高达96.5%。

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受害者,持有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余额也仅有 1.518亿美元(其中高级债券1.39亿美元)。

这一数字相当于工行资产总额万分之一,或工行债券投资规模的万分之三,或工行上半年税后利润95亿美元的1.6%。

由此看来,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将是十分有限的。

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次贷危机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全球金融海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之为“自20世界30年代以来世界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

2008年—20009年金融海啸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缓。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持续了8年的快速增长后,出现了缓慢下行趋势。

2008年—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首先,危机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是对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流动性、资本充足率、利润等方面产生了不利影响;二是危机的持续加深给中国各类金融投资机构带来损失;三是股市起伏不定,股民利益受损;四是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

其次,危机使我国出口锐减及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进而对GDP、财政收入、就业以及市场信心等将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1、对产业结构及GDP的影响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们知道,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00 670亿元,比2007年增长9.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值34 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 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 487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2007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

分季度来看,第一、二、三、四季度GDP增长率分别是10.6%、10.1%、9、0%、6.8%。

2、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目前的贸易,加工贸易超过50%,主要是抵挡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打击会比较大。

至少在2008—2009年,对中国的贸易增长会有较大不利的影响。

在2008年,中国的进出口在总量和增幅上,特别是加工类贸易方面都有下行的趋势。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特别是东部地区有出口任务的企业受到了较大影响,经济在第四季度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大。

虽然进出口全年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但是四季度增速回落较多。

2008年进出口总额25 616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17.8%。

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大幅下跌等因素的影响,四季度进口同比下降8.8%,出口同比只增长了4.3%。

3、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美国出现的这场经济危机不只将通过金融体系传导。

而且正通过市场需求的紧缩直接传导到中国的实体经济。

目前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60%,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企业的订单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

一旦这一市场出现问题,导致订单大量减少,将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生存,以致工人的收入和就业。

由此对中小出口企业,包括港澳台和周边地区东亚生产体系的这些中小企业打击是比较大的。

4、对就业的影响在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都受到这次外需下降的影响。

中小企业倒闭,事业人数增多。

广东、江苏、浙江等东南城市受此次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

5、贸易摩擦不断在美、日、欧经济不好的情况下,贸易摩擦呈上升趋势,而现在的摩擦不同于过去的摩擦,过去是反倾销,而现在更多的是反补贴,如美国加大了对中国国有企业,包括银行利率的定价机制等方面的调查工作。

因此,总体上看,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自2007年开始于美国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在2008年特别是第四季度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国东南沿海等城市的中小型企业在此次经济危机中遭受了相当大的创伤。

同时,对中国的金融、房地产等相关行业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中国2008、2009年经济发展受到冲击。

中国经济发展的展望值得重视的是,美国金融危机可能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累及世界经济,使得我国宏观经济的外部环境更显严峻,这种对我国经济的间接影响不可小窥。

因为这场危机不仅直接加剧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动荡,还必将波及实质经济部门,加剧信贷紧缩,给世界经济复苏投下更多、更浓重的阴影。

由于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我国经济增长到目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出口,美国又是我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引发国内出口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