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

《奇妙的对联》课堂实录一、谜语导入:请学生齐读“了解对联”。

三、对联特点: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副对联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4年),距离现在已经有1044年了。

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对联有什么基本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请在座的各位当回医生,给下面这幅对联号号脉,看它对仗是否工整?上联: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下联:冰消雪化梅花万朵扑鼻有什么问题,怎么改?刚才这几位同学指出了这幅对联的两个问题,也提出了两条修改意见。

第一是下联少了一个字,最好是添加一个“香”字;第二是下联的“梅花万朵”与上联的“千条杨柳”是数量词对名词,名词对数量词,对仗不工整,要调整为“万朵梅花”。

这样,数量词“万朵”对“千条”,名词“梅花”对“杨柳”。

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对联的两个特点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板书)。

就是上联有几个字,下联也要有几个字。

大家记下来,对联基本要求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这个要求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违反这个规则就不成对联了。

我们可以得出的对联的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对,就是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要相同(板书)。

我们将我们自己修改好的对联齐读一遍: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

我们再看这幅对联字数是否相等,词性是否相同?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红满门如何改?(学生讨论后小结)“红”是形容词,而“娘”是名词,要把形容词“红”改为名词“福”或者“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词性才相同。

我们再看,改为同样是名词的“爹”,行不行?上联:天增岁月娘增寿下联:春满乾坤爹满门不行。

所以我们在追求词性相同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联的意境。

“娘增寿”可以,“爹满门”就不行。

大家看这幅对联有没有什么缺陷,如果有,你能迅速的找出来吗?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水果下联:牡丹杜鹃芍药,皆是江北名花这副对联表达了什么意思,谁来说说。

小结:上联是说荔枝呀,龙眼呀,木瓜呀,都是水果,而且出自岭南;下联是说,牡丹呀,杜鹃呀,芍药呀,都是有名的花,而且都产自长江以北。

有什么缺陷,怎么改?小结:上下联第七第八个字都是“皆是”,读起来没有味道。

最好是把下联的“皆是”改为“同为”或者“全是”。

所以我们就得出了对联的第三个特点,“用字不重复”(板书),当然这是指在上下联相同位置用字不重复。

如果上下联用字可以重复的话,那天下就没有我对不出的联了,你出个什么“福如东海”,我也对个“福如东海”,能行吗?不行。

以上这三个特点是对联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

那么,对联在音律方面又有什么要求呢?请看: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李商隐《无题》里的名句。

古代的音律比较复杂,现代汉语的音律相对比较简单。

现代汉语的音律可以分为平和仄,大家还记得吗?其中“平”声就是哪两个调?阴平和阳平,也就是第一声和第二声。

“仄”呢?就是上声和去声,也就是第三声和第四声。

这里,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中,“春”是平声,“蚕”也是平声,“到”是仄声,“死”也是仄声,“丝”是平声,“方”也是平声,“尽”是仄声;也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蜡”是仄声,“炬”也是仄声,“成”是平声,“灰”也是平声,“泪”是仄声,“始”也是仄声,“干”是平声,也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记住,平对仄,仄对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平仄相对”(板书)就是对联的第四个特点。

比如:“云”是平声,对――雨,“雪”是仄声,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是《声律启蒙》中的一小段。

我们一起齐读一遍。

一副对联在音律上做到了平仄相对的话,读起来就琅琅上口,韵味十足。

问一下同学们,过年的时候,大家都贴过春联没有?贴错过对联没有?大家是怎么分辨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的?我经过高三年级的某个班级,门上贴着这样的一副对联,大家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上联:男儿立身当自强下联:先生抱才终大用横联:天不负人假如要你张贴,你该怎么改?调换为上联:先生抱才终大用下联:男儿立身当自强为什么这样改?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遵循对联的第五个要求“仄起平收”(板书)。

也就是说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仄”声,而下联最后一个字一定要是“平”声。

上联在看联者的右边,下联在左边。

农村房舍的神坛前有一副这样的对联:上联:祖德流芳远,下联:宗功庆泽长。

上联最后一个字“远”就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长”就是平声。

我们再来看一下对联在内容上还有什么要求呢?请看下面这幅对联:上联:反对侵略下联:学习下棋它有没有问题,错在哪里啊?错在上下联内容上没有必然的联系。

“内容相关”(板书),这就是对联的第六个特点。

如果改为:上联:反对侵略下联:学习射击这样,上下联就有了目的关系。

要“反对侵略”,就要“学习射击”;“学习射击”的目的是为了“反对侵略”。

内容在逻辑上就有必然的关联了。

到现在,我们就了解了对联的六个基本特点。

给大家一分钟时间,能记住这六个基本特点吗?我们一起齐背一遍。

“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字不重复,平仄相对,仄起平收,内容相关。

”四、大显身手1、读对联:从前有个贪财的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就出了三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

有个秀才去应征。

财主说:“你写的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人丁兴旺,店里还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大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

下联是:酿酒多似水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财主很高兴,连声说道“好对联,好对联,吉利、吉利!”。

请问:财主是怎样断句的?上联是:养猪大如山,老鼠只只死;下联是: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批是:人多,病少,财富。

这时候,财主的老婆出来了,一看对联,大骂道,“什么鬼对联,晦气、晦气!”。

请问:财主的老婆又是是怎样断句的?上联: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下联:酿酒硬是好陈醋,坛坛酸。

横幅:人多病,少财富。

你看,一副对联,却可以读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境,你说对联“奇妙”不“奇妙”!2、对对子下面让我们先易后难地创作简单的对联。

“失败”对――“成功”,“失败者”对――“成功人”,“昨日失败者”对“今朝成功人”,“没有昨日失败者”对――“哪来今日成功人”。

大家思维敏捷,真是信手拈来,水到渠成。

提醒注意避免上下联相同的位置出现相同的字。

3、对联寻亲上联:霍去病,下联:高渐离下联:李太白下联:辛弃疾最恰当的应该是辛弃疾。

这样字数相等,词性相同,仄起平收,最符合对联的要求。

4、尝试创作这里有三幅上联,请你和前后座商量讨论,给它对个下联。

每四个同学一组,讨论有结果之后,请推荐一个同学,将你们用心对出的下联写在黑板上。

东风吹柳绿,()祖国江山好,()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东风吹柳绿”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

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

一是“春雨润花红”,一是“明月映湖清”。

“祖国江山好”有同学对出的下联是:。

别的班级也有人对了两个,大家欣赏欣赏。

一是“民族气象新”,一是“百姓衣食丰”。

“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有的同学对为“乡文明,村文明,乡村文明”,有的对为“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还有的对为“人有福,民有福,人民有福”,都是不错的好下联。

五、课后拓展:古人留有一上联,至今仍没有征得最好的下联,你想试试吗?上联为: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提示:这副对联很奇妙,妙就妙在在“梅花”“竹叶”既是“霜桥”的风景,又是“鸡”“犬”的脚印;妙就妙在在“鸡”“犬”俗到了极点,而“梅花”“竹叶”又雅到了顶峰。

七、结束语:对联,是汉语言文字特有的一种形式。

它同中国的古典诗、词、歌、赋一样,有的写景咏物,有的借景说理,有的叙情抒怀,有的评人论史。

它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字字珠玑,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

因此,希望大家平时多积累,多欣赏,多写作,让我们“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泛游联海竞逐群雄高中湘南状元。

”趣味对联上联:我爱的人名花有主下联:爱我的人惨不忍睹横批:命苦上联:情已欠费爱已停机缘分不在服务区下联:思无应答想也占线感情不能再充电横批:心若移动如何联通上联:假名假姓假地址下联:骗吃骗喝骗感情横批:愿者上钩上联:风在刮,雨在下,我在等你回电话下联:为你生,为你死,为你守候一辈子横批:发错人了上联:爱国爱家爱师妹下联:防火防盗防师兄横批:恋爱自由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下联:转过头吓退百万雄师横批:我的妈呀!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上联:忆往昔,红米饭,南瓜汤,老婆一个,小孩一帮下联:看今朝,白米饭,王八汤,小孩一个,老婆一帮横批:与时俱进上联:为你痴为你累为你受尽所有罪下联:为你死为你狂为你咣咣撞大墙横批:为爱疯狂上联:爱与被爱都艰难下联:有情有缘要时间横批:情义无价某大龄男子于公园中遇一大龄女子男出上联:空有一身牛劲,无地可耕女对下联:枉闲二亩良田,等人来犁横批:浪费可耻上联:爱已停牌,情也斩仓,缘分滑到跌停板下联:思正牛市,想无熊市,感情无法投长线横批:赶紧补仓上联:男生,女生,穷书生,生生不息下联:初恋,热恋,婚外恋,恋恋不舍横批:生无可恋解缙斗智——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解缙(1369-1415)字大绅,江西吉水人。

少有神童之称。

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以磨豆腐为生,不过解缙家还真住在高档住宅区,他家对面就是曹尚书府。

曹尚书家住的是高级别墅,园林景观设计得不错,院内种有大片绿竹林,一年春节,解缙借尚书家的景写了副对联贴在自家的破门上: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对子很快就引得路人围观赞叹不已,曹尚书听下人禀报说有人拿他院里的竹子说事,心想这小子也太狂了!我当朝尚书都不敢说家藏万卷书,你一个做豆腐的敢如此张狂!家藏万颗豆还差不多!曹尚书喜欢较劲,使的还是损人不利己的怪招,他马上吩咐下人:“去,组织一个班的人,把竹子全给我削短了,短到外面看不到为止!”一帮家人大呼小叫,拿着镰刀斧头忙活了半天把竹子全砍了头,削下的竹子头顺手乱七八糟全扔到墙外面去了。

解缙这时候正在门口玩,一看竹子头扔了一地,自己蹦着高也看不到尚书府里一片竹叶,一想知道是自己的对联惹事了。

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解缙心说你曹尚书心胸也太狭窄了吧!你不是爱砍竹子玩吗?好,待会让你连根刨!解缙转身进屋告诉父母说对门的曹尚书怕咱家明天做豆腐没柴烧,把自家院中种的竹子削下来了,你们快点去拾回来吧,要是不够,待会儿尚书还会把竹子连根刨了送出来。

解缙的父母一听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脑子是不是有毛病?人家那么好的竹子会给你当柴烧?万没想到出门一看,尚书家院门外真的扔了一地,全是竹子头,鲜嫩嫩绿油油的!两个人喜出望外地推车去拣竹子了,解缙这时候取了笔墨出来在对联上加了两个字,对联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写完了看了看,解缙把笔一放,忙着去帮父母捡柴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