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及糖尿。
持续的高血糖会导致许多并发症的产生,如视网膜、肾脏、神经系统及血管并发症。
1型DM的研究方向是开发给药方便、有效的胰岛素制剂及代用品。
2型DM应以改善胰岛素抵抗(IR)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为主,除胰岛素外临床用药物有双胍类、磺酰脲类、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
近年一,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的深入和分子生物的进展,人们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研发了众多新型糖尿病药物,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治疗;心理Diabetes careSummary:Diabetes is a chronic progressive disease, mainly for high blood sugar and diabetes. Sustained hyperglycemia can cause many complications arising, retina, kidneys, nervous system, and vascular complications. Type 1 DM research dire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nient administration of insulin formulations and effective substitutes. Type 2 DM should aim at improving insulin resistance (IR) and protect the islet β-cell function-based, clinical use of drugs other than insulin have biguanides, sulfonylureas, column Chennai, thiazoles TZDs, 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agent. In recent years one,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basic theory of diabetes and molecular biology advances,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peopl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ed a number of new diabetes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with more choices. Keywords:Diabetes; diet; treatment,;psychological目录.1临床资料 (1).2护理体会 (1). 2.1饮食护理 (1). 2.1.1热量分布三餐分配 (1). 2.1.2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配 (2). 2.2运动锻炼 (2). 2.2.1运动锻炼人方式 (2). 2.3运动原则 (2). 2.22禁忌证 (2). 2.2运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2)2.21适应证 (2). 2.22禁忌证 (2). 2.3运动原则 (2). 2.4休息 (2). 3.药物治疗 (2)3.1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 (2)3.11口服降糖药的方法 (2). 3.2.1胰岛素注射的方法 (2). 3.2使用胰岛素治疗 (2). 3.2.1胰岛素注射的方法 (3). 3.2.2注意事项 (3). 4.局部护理 (3). 4.1皮肤护理 (3). 4.2呼吸道、口鼻腔的护理 (3). 4.3足部护 (3). 4.31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 (3). 4.32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 (3). 5.潜在并发症 (4). 5.1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4)5.2低血糖 (4).6心理护理 (4).7健康指导 (5)糖尿病患者的护理2011韶大护理本科60号邓利萍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加,其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长远高于1型糖尿病。
据现有资料分析,世界不同地区1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差异甚大,以北欧国有最高,而东南亚国有相对较低。
我国是世界的1型糖尿病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故1型糖尿病病人的绝对数并不少。
近年来,世界各地2型糖尿病病人的激增是造成全世界糖尿病病人总数剧增的主要原因。
WHO报道,目前全世界约有糖尿病病人1.75亿,预测到2025年将上升到3亿。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估计现有糖尿病病人约有3千多万,居世界第2位。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
1 临床资料对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病人进行分析和总结如下:均经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确诊。
其中1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30例,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为25~80岁,平均年龄58岁,发病1~2日入院,有不同程度的四肢无力、口喝、多饮多尿,接受具体的治疗及护理后,血糖均得到控制。
回顾性分析:2008年我科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1型糖尿病16例,2型糖尿病34例,男38例,女12例,年龄为26~81岁,平均56岁,接受治疗及护理后,30例血糖得到控制,20例血糖反反复复得不到控制。
通过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11年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得到控制率明显升高。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护理体会2.1饮食护理2.1.1热量分布三餐分配将上述热量换算成食谱,三餐分配一般为早餐1/5,中餐2/5,晚餐2/5,或1/3、1/3、1/3,或分成四餐为1/7、2/7、2/7、2/7,三餐或四餐饮食内容要搭配均匀,每餐均有谷类、肉类、油类,且要定时定量,这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
一段时间以后,若血糖仍然不降,则饮食应作调整。
2.1.2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配。
碳水化合物约占食物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2%~15%,按成人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0.8~1.2g计算,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者可增加至1.5~2.0g,脂肪占总热量的30%~35%左右。
2.2运动锻炼2.2.1运动锻炼人方式: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其中步行活动安全,容易支持,可作为首选的锻炼方式。
2.2运动的适应证与禁忌证2.21适应证:II型糖尿病肥胖者和血糖11.1~16.7mmol/L(200~300mg/dl)以下者,以及I型糖尿病稳定期病人。
2.22禁忌证:并发急性感染,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严重急慢性并发症病人,如心、肾并发症,酮症素酸中毒者;严重糖尿病病人。
2.3运动原则运动不宜在空腹时进行,防止低血糖发生,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胰岛素治疗及饮食治疗等情况决定,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量,持之以恒,切记随意中断。
运动中需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当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头晕及四肢无力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食用。
身体出现不适感时应暂停运动。
运动时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卡上写有本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和病情以备急需。
2.4休息当血糖≥14mmol/L、虚弱的病人应增加卧床时间,同时可指导病人进行床上肢体活动,促进病人肢体血液循环。
3.药物治疗3.1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3.11口服降糖药的方法磺脲类药D860、优降糖、达美康等药物宜在餐前半小时口服。
双胍类药物宜在饭前或进餐时间用。
副作用:磺脲类副作用主要为低血糖反应,肝肾功能损坏,皮肤搔痒、肠道反应、血小板减少等。
双胍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呕吐,口干苦,金属味,腹泻等。
严重时发生乳酸血证。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第一口饭同服,服后常有腹部胀气等症状。
3.2使用胰岛素治疗3.2.1胰岛素注射的方法(1)静滴:静脉输入小剂量胰岛素,通常以每小时每公斤体重0.1U的速度静滴,以降低血糖。
(2)皮下注射:选择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前臂外侧、大腿外侧方、腹部、后背,一般用1ml注射器抽取药液以保证剂量准确,首先抽好药液,用碘伏消毒后与皮肤呈45°角皮下注射,推完药液停留10s,使针栓内药液全部注入,注射完毕后用干棉签按压半分钟,防止液体溢出,降低药效。
3.2.2注意事项:(1)剂量必须准确。
(2)普通胰岛素应在饭前1/2h皮下注射,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应在早餐前注射,注射完毕后,必须进餐,以防低血糖。
(3)短效和长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短效,再抽长效,不可颠倒,以免长效混入短效内,影响疗效。
(4)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注射部位产生硬结,吸收不良,影响疗效。
(5)胰岛素应放在4℃冰箱内保存,避免剧烈晃动。
(6)对于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注射的病人,应教会病人如何使用。
(7)注射胰岛素的过程中,应监测血糖的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4.局部护理4.1皮肤护理鼓励病人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皮肤化脓感染;指导病人选择质地柔软、宽松的衣服,避免使用松紧带和各种束带;4.2呼吸道、口鼻腔的护理指导病人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做到睡前、早起后刷牙,饭后要漱口;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如肺炎、感冒、肺结核等;4.3足部护理4.31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冬天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或潮湿环境;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经常按摩足部,按摩方向由趾端往上;积极戒烟;4.32保持足部清洁,避免感染每天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洁足部,水温与体温相近即可,脚趾缝之间要洗干净,洗净后应以清洁、柔软的毛巾轻轻檫干;指甲不要剪的太短,应与脚趾齐平。
4.33预防外伤教育病人不赤脚走路,以防刺伤。
冬天使用电毯或烤灯时谨防烫伤。
5.潜在并发症5.1 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5.11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大小和反应,24小时液体出入量的变化。
5.12监测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无口渴、多饮、多尿、饮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昏迷等,发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师处理及配合抢救。
5.13监测并记录尿糖、血糖和血、尿酮水平。
遵医嘱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监测血钾水平,注意有无低血钾症状,如意识障碍、震颤、虚弱、出汗等,根据病人症状遵医嘱给予步钾处理。
5.1.3一旦发生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病人,则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准确执行医嘱,确保液体和胰岛素的输入。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
加强生活护理,应特别注意皮肤、口腔护理。
5.2低血糖:一般血糖低于2.8mmol/L时出现低血糖症状5.2.1低血糖反应较轻,神志清醒的病人,可就食手头的含糖食物,或喝些含糖饮料,一般白糖或红糖25克~50克,馒头、面包或饼干25克或水果1个~2个,十几分钟后反应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