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1.2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分析1.2


1)压差粘附

所谓压差粘附是由于钻井液和地层压力 差较大而吸附电缆或仪器造成的遇卡, 多数是吸附电缆造成仪器遇卡。这种情 况一般发生在钻井使用了密度较高的钻 井液或钻井过程中发生钻井液漏失,而 测井时电缆在井中静止时间过长。在进 行地层测试或井壁取心作业过程中, 如果操作人员对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了 解不够,未能按照规定下放电缆,极易 造成电缆吸附 (图9-1)。

地质需要 地面条件限制 成本限制 钻井方为了节约成本,压缩钻 井过程中必要的资金投人,降低了钻井 液的性能,井下情况的复杂性增加。
1、井况(井筒不畅)

在这类井中进行施工,为防止仪器遇卡 等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要随时汇总电 缆张力变化情况和其他测井信息,进行 全面分析,正确判断遇阻、遇卡原因, 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2)井眼不稳定造成的遇阻、遇卡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地层膨胀超压造成 缩径,或是由于钻井液中岩屑沉积而在 井中形成沙桥造成仪器遇卡。这种情况 多发生在页岩膨胀超压、钻屑中有大块 泥岩碎屑、起下钻时拉力异常或起下钻 不畅、井下仪器下放有困难的井(图92)。
2)井眼不稳定造成的遇阻、遇卡
图9-2 井眼缩径或沙桥
3)键槽遇卡

在斜井或井眼弯曲的井中进行测井施工, 电缆一直沿一个轨迹运动,就很容易在 井壁上勒出键槽,由于鱼雷或仪器比电 缆直径大不能进入键槽而造成遇卡。这 种情况多发生在斜井的造斜点及狗腿井 段(图9-3)。
3)键槽遇卡
图9-3 键槽遇卡示意图
3)键槽遇卡

遇阻、遇卡原因:由于某种原因(定向 井、狗腿子井段、大、小井眼)仪器、 电缆摩擦井壁力度增大,且在同一井段 反复摩擦形成键槽,导致井下仪器无法 通过造成遇阻、遇卡。这种情况一般发 生在斜井拐弯处和大小井眼交替处,可 查看井眼轨迹图和井径曲线。

5)井壁垮塌、碎块

测量过程中,下落的碎块等掉在仪器 的上部而卡住仪器或井壁跨塌埋住仪 器造成遇卡(图9-7)。
6)井底沉沙

由于井底沉沙过多,仪器快速冲至 井底陷入沉沙中,造成遇卡(图98)。
图9-6井下仪器损坏示意图
图9-7 井壁垮塌、碎块示意图
图9-8井底沉沙示意图
7)侧钻开窗井的窗口处遇卡
测井现场常见问题和典 型案例分析
引言

本章案例由各油田的各位编委提供,各 编委从长期的测井实践中提取出有代表 性的典型案例,由于属于非正式出版物 而无法在参考文献中引列,本章编者在 此特予说明并致谢意。
引言

第一节 遇阻、遇卡原因分析 第二节 案例分析 第三节 常见工程事故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
第一节 遇阻、遇卡原因分析



常见事故按如下情况进行分类: (1)井况(井筒不畅) (2)违章操作 (3)设计有问题 (4)监督不到位(如虚假资料等) (5)其它(管理不力或管理制度不完善 等)。 事故分类主要参考了中石化测井监督培 训教材。
一、测井常见事故分类
1、井况(井筒不畅)
(1)仪器落井

测井仪在井中运行时,仪器头Fra bibliotek点拉断、 电缆拉断或仪器串断裂,致使测井仪掉 人井内,无法正常起出,称为仪器落井。
1)由于仪器遇卡,上提拉 力超过最大安全拉力,将仪 器弱点拉断,造成仪器落井

这种事故主要是在测井仪器遇卡时,未 计算好最大安全拉力、张力指示存在问 题或其他原因等导致上提拉力超过最大 安全拉力,致使仪器从弱点处(拉力棒) 拉断,造成仪器落井。
3)键槽遇卡
遇卡特征:电缆只能下放不能上提,且下 放张力接近或等于正常悬重。当仪器卡死 时,电缆不能下放(如:狗腿子井段)张 力成遇阻显示。

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在固井过程中套 管有损伤变形或是套管口形成裂口, 电缆或仪器卡在裂口处,多发生在套 管故障或是固井时出现问题(图94)。
1)压差粘附
图9-1 压差粘附示意图
1)压差粘附

遇卡原因:钻井过程中用泥浆平衡井眼和 地层间的压力,并在井壁上形成泥饼。当 仪器或电缆切入泥饼,在压差(泥浆压力 大于地层压力)的作用下迫使仪器或电缆 压靠井壁,如果泥饼粘度和压差产生的力 大于电缆的安全拉伸张力就会产生粘附卡。
1)压差粘附

遇卡特征:利用电缆伸长法判断遇卡 深度浅于仪器深度,且电缆张力小于 正常值,则可基本判定电缆产生压差 造成粘附。电缆粘附一般产生在渗透 层,可参照地质录井记录核实遇卡层 位。(有张力短接的组合更容易判断 压差粘附)
2)井眼不稳定造成的遇阻、遇卡
遇阻、遇卡原因:是由于地层膨胀造成井 眼缩径,地层疏松引起井壁掉块、垮塌造 成井眼不畅通,引发遇阻、遇卡。

2)井眼不稳定造成的遇阻、遇卡

遇卡特征:当砂桥位于仪器上部时,电 缆可以下放但不能上提,此时电缆悬重 接近正常值;当仪器本体被卡在砂桥部 位时,电缆不能下放。此时电缆悬重小 于正常值,卡点深度与仪器深度一致。 可参照地质录井记录核实遇卡井段岩性, 做出进一步
8)仪器损坏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测井施工人员不严 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极易造成测井仪 的损坏。如某测井队在进行水平井测井 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水平井施工要求在 井口留人监督下钻,造成在下钻过程中 遇阻时井队未及时停钻,将双感应仪器 压裂。
2、违章操作

由于对施工方案、操作规程了解不深入或 是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施 工,往往会发生各类意想不到的事故。经 验表明,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测井施工造成 工程事故的占80%。

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
图9-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示意图
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

遇卡原因:在钻井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可 能使套管受到损坏,套管鞋是最脆弱、最 容易的部位。一旦套管鞋受到损坏,极易 造成井下仪器遇卡事故,甚至可能发生拉 掉仪器的严重事故事故。
4)套管损坏或套管鞋开裂
遇卡特征:遇卡深度与套管鞋深度一 致,且仪器又在套管鞋以下,则电缆 或仪器头可能卡在套管鞋处。

对老井进行侧钻,通过在套管上开 窗打斜井,测井时仪器经常在开窗 处遇卡。
7)侧钻开窗井的窗口处遇卡


大致分两种情况: 套管口钻穿过程中形成齿状裂口,不是 标准的椭圆形,电缆或仪器易卡在裂口 处; 开窗周围水泥环震动坍塌,加上钻井液 冲蚀井眼扩大,在窗口处形成台阶(图 9-9)
图9-9开窗侧钻井的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