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启示

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启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林美学号:2009822081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与启示林美(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9822081)摘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

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有意识地主动进行价值观念全球化的推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主动研究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其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青少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借鉴、思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成功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成败。

青少年时期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和发展,而且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实施方法灵活、地位和作用鲜明,由不同的角度体现出它们的特点。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有其自身的特点。

例如,美国的教育、英国的宗教教育、日本的尊皇爱国意识教育等,都包含着自己的特色内容,并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地方。

一、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明特色(一)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教育的内容具有序列性注意教育内容的序列性,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许多国家的共同特色。

英国的价值观教育协会的一项调查认为,小学生喜欢谈论课本上涉及的价值问题,而中学生和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政治和思想方面的抽象的价值观教育。

例如小学低年级儿童开始发展起自己的是非善恶观念,其发展的特点一般是从个别事实推论一般原则,并且刻板地依规则行事。

由此思想道德教育就应该以个别的、具体的事例为主要材料,而避免空洞、抽象的大道理。

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能够从各种生活实例的讨论归纳推演出一般性思想道德原则,此时如果简单地提出思想道德律令让其遵守而不探究这些规则后面隐含的“道德关系”和价值,那么很可能引来他们的反感和非理性抗拒。

英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生命线》分为三部分,其内容就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的身心特征按照由简单情境材料到复杂情境材料的顺序排列。

在新加坡小学开设《好公民》课,课程内容主题鲜明,针对性强,逐级递进。

小学一年级以“个人”为核心,二年级以“家庭”为主要内容,三年级围绕“学校”展开教育,四年级以“邻居”为中心内容,五年级则是“国家”,六年级扩展到“世界”。

这样序列性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很大成效。

(二)教育观念由教育型向教育服务型发展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由教育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标志是:教育由注重“文化化”转变到“社会化”再到“社会化”加“文化化”。

在教育内容方面,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变务虚为主为虚实结合,以实为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由单一的教育向“教育”和“服务”并重的方向转变,为公民提供人生指南。

比如在美国,各种各样的咨询机构和服务项目成为其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途径。

许多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都参与这项工作。

由专业的人员提供涉及个人隐私与思想问题的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及生活中的思想问题。

这些机构的服务人员不仅有较强的业务素质,而且有较高的思想要求。

这些机构的设立能够及时的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得思想品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

美国的学校教育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顾客至上”原则在学校管理方面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一方面推动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开发教育对象自我发展的可能性,着眼于品德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社会性许多国家都注意通过多样的、社会性和隐蔽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机构共同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他们认为:“孩子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场所,都是政治社会化的潜在机构”。

这些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级群体”,主要有家庭和伙伴群体;一类是“次级群体”,主要包括学校、政党和政府、大众传媒、工会等。

初级群体具有复杂多样性、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和明确的意识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向难以控制等特点。

而次级群体则具有组织的严密性、内容的系统性、形式的多样性、过程的易控性等特点,便于统治阶级通过严密的组织、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公民进行系统的政治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成为统治阶级所期望和需要的人。

日本非常重视通过家庭和社区机构的合作对公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家长教师联合会”、“妈妈读书会”等团体就是通过社区机构对家长进行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传播,提高她们对孩子的教育充分发挥间接渗透性和隐蔽性途径的作用,通过建立纪念馆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许多国家共同的做法在。

澳大利亚,几乎每个城市都建有纪念馆、纪念碑,免费让中小学生参观,以此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在意大利,考古、艺术、民俗博物馆等向10岁以下的中小学生全部开放。

(四)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来看,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

仅仅在书本上课堂上形成的思想、道德、政治观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途径是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使之得到更大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日益增长,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各国一方面反思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的失误,一方面不断采取措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以美国为例。

冷战中,苏联卫星率先上天,美国朝野震动,很快便颁布了一部《国防教育法》,加强了科学、数学、外语等“新三艺”课程,压缩了历史、地理、公民教育等思想教育科目。

而片面重视智育轻视德育的结果是教育质量连年下降,学生道德状况及学校风纪恶化,以致1983年美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交的报告使用了《国家在危急中》这样的标题。

美国政府认识到,必须加大德育在教育中的比重以改变美国日益恶化的道德状况。

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的全美教育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和《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都把对学生进行个人良好品德教育突出为国家教育目标之一。

二,国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一)在教育的内容上要有序列性和时代性前面我们提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序列性,循序渐进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许多国家的共同特色,这样就能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其效果和实效性也是有目共睹的。

而我国近几年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对小学生进行的是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的是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

这种顺序颠倒的教育内容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注意层次性和序列性,按照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及其思维发展水平,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开展教育,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解决青少年思想发展的层次性问题。

应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层次要求,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应摒弃那种小学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生进行宿舍文明教育的“倒金字塔”型的德育工作方式。

应实事求是地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来实施,不能一刀切,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用一种要求、一种规格标准来教育塑造人。

并且在教育的内容上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方向和时代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以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在观念上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服务意识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其社会的价值,要求个人无条件的服从社会的需求,服务意识较差,忽视受教育者的政治及心理的需求,使个人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离人之远。

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代表受教育者的利益,维护受教育者的利益,在方法上既要解决好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到既讲理论又务实,才会收到真实的、持久的效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竞争、就业竞争压力加大,使得学生思想压力增大,疑虑重重。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者能从青少年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解决他们的各种实际问题,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就能用事实教育他们,让他们理性的面对现实中的问题,在明理时受益,在受益中明理。

因此,思想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了解受青少年当前的心理和政治需求,实事求是的面对分析这些问题,从而增加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

其次,准确把握青少年政治上与心理上的需要,体会他们所关心的热点和难点及个人的人生前途问题,从而增强他们的接受效果。

再次,要力所能及采取各种措施来满足受教育者需要。

只有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才能使受教育者感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的教育而非对“神”的教育,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性与服务性。

(三)在教育方式上既要要重视显性教育,更要重隐性教育和社会性教育显性教育的效果显而易见,但由于是纯粹的灌输教育,在时效性上往往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骨子里的反抗意识会让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这一点上我们要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更多的采用隐形教育方法。

如采取适合人的心理特点的灌输式,注意道德教育的层次性,以便易于受教育者理解接受。

美国人发现给孩子讲述一个林肯走三英里路去还别人六分钱的故事远比口干舌燥的讲诚实守信的道理要有效的多。

新加坡也认为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挂图、浅显易懂的教材、绘声绘色的录像带、幻灯片对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再有就是通过学科、各专业教育渗透其道德教育内容。

国外的学校除了设有道德教育课程外,也十分重视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教育之中,起到逐渐的渗透作用。

如美国、德国要求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进行学习。

在我国,我们已经明确认识到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学校的工作,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但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尚未真正形成,多样性和社会性的教育途径的开发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

目前,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形式多样,包括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代表的社会实践等等。

但是,总的来讲,侧重于正面的、直接的、正规的教育方法,亦即灌输与认知的方法,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影响教育效果,而西方国家重视建设“隐蔽课程”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四)在教育的方法上要重视教育的实践性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喜欢“满堂灌”,以至于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总会使人与“讲”联系起来,很少与“做”相挂钩。

工作做了不少,但时效性不强。

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我们仅仅是在进行‘教室德育’‘书本德育’和传递—接受式的教育,而缺少在儿童生活的过程中,在儿童与他人的交往中进行德育的环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