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财政概念
概念要点4
• 财政参与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凭借的 权力源于政治权力与财产权力。
财政概念
“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政治 权力及财产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 或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所进行的一系 列经济活动,包括组织收支活动,调节 控制活动和监管管理活动等,从而达到 优化资源配置、公平收入分配以及经济 稳定和发展等目标。”(教材16页)
二、财政的产生
1、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 2、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二、财政的产生
• 补充材料:《赛缪尔记》公元前1030年犹太部
落
• 人的社会性(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动物; 霍布 斯的丛林法则;洛克、卢梭的契约论;黑格尔的理 性国家论;马克思的阶级矛盾论等)导致氏族存在 ---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国家;人的社会性 导致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如国防、治安、司法、监 狱、行政、治水等,公共产品的特点---非排他性、 非竞争性、非独占性,即享用的公共性,又决定了 财政的产生。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多读、多思、多疑、多实践
讲课方式
• 1)以书的框架为纲,但不拘泥于书; • 2)以“三基”和热点问题为重点; • 3)注重互动式,提问、引导、讨论。
参考书
• 1)马斯格雷夫《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 中国财经出版社;
• 2)阿特金森、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 三联书店;
(2)财政支出 ①军事支出 ②王室和官俸支出 ③巩固国防、便利交通和兴修水利支出(秦修 长城、都江堰等)【公共投资】 (3)国家预算 日益成熟,在欧洲封建社会末期,王室必须向 议会提交财政收支报告,经过议会同意才能实 施。这奠定了西方国家预算的雏形。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
(1)重商主义时期(15-18世纪中叶):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积极财政; (2)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年度热门词学发展观、储备、金融危机
• 教师的工资――事业单位经费 • 毕业实践经费――事业单位经费 • 国防支出――行政单位经费 • 环城路建设、公交车、铁路网、水利工程――
公共投资
• 企业和个人缴税及购物――税收 • 国库券、地方债券――国债 • 营业执照费――规费收入 • 政府预算——收支计划 • 分税制――政府间收支关系
• 医疗卫生改革、义务教育、退休人员的养老保 险、下岗人员的再就业工程等等都是财政现象。
财政几乎覆盖 了各个领域, 且范围不断扩展
• 2、“财政”的概念
工资、毕业实践经费、公共投资
――政府支出
税收、公债、收费 ――政府收入
政府预算
――收支计划
分税制
――政府间收支关系
政府的 某种收 支(分 配)活
• 3)哈维·罗森《财政学》,人大出版社,第 七版;
• 4)历年财政、税收统计年鉴、中国 财经报、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 5)中经网、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网 站有关文章、资料。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重点: • •
本章内容
财政概念 财政本质 财政与经济关系(自习)
财政的概念与本质 财政学的发展脉络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 2、封建制国家财政 (1)财政收入:
1)领主封建时期: 主要来自农民的无偿劳动。如西周开始打破公 私田界限,公私田都必须向国家缴纳实物地租。 2)地主封建时期: ①田赋 ②办专卖 财政收入形式由实物向货币转化 ③征关市 ④纳贡、捐输、贡献及发行货币 ⑤公债(清朝)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国家调节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经营管理功能日益强化,积极 财政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4、中国现代国家财政
(1)计划经济时期 “全能政府”,生产建设型财政;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有限、法制、民主的政府”,公共财政。
四、财政的公共性
(一)什么是公共财政? 综合张馨、王绍光等的公共财政理解,当下背 景下的公共财政包含下述内容: a.有限财政,作用于市场失灵之处; b.追求“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发展目 的,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财政; c.约束政府,促进政府行为优化(参见王绍 光《美国进步时代的启示》一文); d.强调法制。
第一节 财政概念与特征
触觉检测: 你的学科敏感度?
•
请谈谈你所认识的财政?
大家眼中的财政
• 财政学无疑是对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
高深的讨论。没有比财政学更好的学校 教育了。
•
——瓦克拉维·克劳斯
• 对于公共政策要形成明智的意见,不仅
需要一种政治哲学,而且还要了解政府 在干什么。
•
——哈维·罗森
一、从财政现象到概念
概念要点2
• 财政体现的是一种分配关系,但又不仅仅停止 于分配,它同时影响生产、交换以及消费,影 响着宏观、微观和中观层面。
• 既包括社会产品分配,更具有生产要素分配含 义,资源配置功能越来越强
概念要点3
• 财政关联着经济、社会、政治、军事、 外交、文化、生态、国内与国际的协调 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财政是 一种经济活动,但是它的作用不仅仅止 于经济领域。
动
概念要点1
(1)财政首先是以政府为主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它是与家庭、个人、企业主体经济行为相区别的, 是“庶政之母”。 强调政府主体的原因: ①是理解财政活动的权力来源的基础。财政是 人们用于概括政府分配之类活动的专门概念与术 语。 ②是判定一种经济行为是否属于财政范畴的直 接依据。比如:公交车经营
历史范畴
经济范畴
政治范畴
三、财政的历史脉络
1、奴隶制国家财政 (1)国家财政收入:
①奴隶无偿劳动所生产的产品(实物形式); ②井田制下的助耕收入(劳役地租); ③战争的掠夺物和属地、属国的纳贡。 (2)国家的财政支出: ①战争与祭祀; ②王室费用; ③兴办一些水利灌溉事业。 (3)财政收支计划 国家预算的雏形出现 周代的九赋(经常收入)九式(经常支出),专款 专用,由太府掌管。
“廉价政府”观念 消极财政。(支出下降,税收减轻) 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捐税;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开拓世界市场和对外掠夺。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 积极财政,基本趋势就是财政收支不断增长。 财政收入:捐税总类增多,税率提高,出现了所得税、消费税、遗产 税等新税种。
财政支出:军事支出;行政费用;科学、社会福利和发展经济等支出。 (4)现代资本主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