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制度的革新

隋唐制度的革新


立法
司法
请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回复下面的贴子: 隋唐形成并最终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这是一种
比较行之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它优化了政府结构, 提高了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正确性,在当时,可以说是 世界上最优越的政府管理形式。然而它较之西方的三 权分立有何不同?为什么这么一个互相监督,乃至对 王权的限制的机构,没有继而形成更“民主”的机构, 相反走向了它的反面,而且越走越远,反观西方却与 我们恰恰相反呢?
积 (4)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稳定; 极 (5)促进文化发展,尤其是唐诗发展;
(6)影响深远:科举制度为后代历朝所沿用, 为日本、朝鲜等国所采用,为中外文化交流作 出贡献;
(7)有利于公平、公正,有一定的合理性。
(1)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应付考试,忽 视了实用性的学问; 消 极 (2)同年登科的进士易结成“朋党”,’ 朋党之争”成为唐朝后期政治黑暗的重 要因素,加剧唐朝的走向衰亡.
——摘自陕西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西岳论坛
1、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 本质性的区别? 是否君主专制
2、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体制得以确立的深层 社会原因是什么?推翻君主专制或者没有经历过专制社会
3、比较唐朝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有何异同。
相同点: 都是通过权利的分散达到中央政府部门互相制 约与平衡,防止集权。
九品中正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 选官制度,选官注重门第
4、特点:
(1)不再以家世名望为选官标准,而是通 过考试选拔官员;
(2)把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士族地主途的局面,抑制士族 门阀势力的发展;
(2)扩大了官吏来源,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3)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六部
例: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
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的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有利于选择人才,保证政治清明
C、加强了皇权
D、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与制约,提 高工作效率
二、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选官制度
1、含义:
科,是考试科目;举,是选拔人才;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思维拓展:汉代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其后又 是如何演变的?汉、唐选官制度有何不同? 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
演变
(1)汉代察举制(举孝廉)和皇帝征召制度;
(2)最初重德才,到东汉中后期重视门第声望, 其后逐步发展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注重门第声望);
(2)唐代实行科举制;
三大选官制度比较
时期 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隋唐时期
2、科举制开创的原因:
(1)历史发展的客观潮流: 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壮大 ②政治上:士族门阀衰落,庶族地主兴起,他们要求 参与政权.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维持。
(2)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 ①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②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3、隋唐科举制创立和完善的过程
隋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 朝 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
创 立
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贞观)—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
唐 士、明经两科为主;
朝 武则天—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殿试 完 和武举;
善 唐玄宗(开元)—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
科举考试地位,后成为定制
思考:隋唐的科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相 比有何特点?
LOGO
5、特点:
(1)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 制和监督;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 三,且三省的长官大都品级较低;
注:加强中央集权制有了新发展,从由集 权方式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发展到用分 权的方式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6、作用:
(1)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 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 治力量;
(2)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中 央官制基本定型,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 种制度,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完善)
思维拓展:
1、秦初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 两大基本矛盾:
(1)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 ——主要通过收权和监察来解决。
思维拓展:依据上述分析,你对科举制的 创立和完善有何看法?(结合经济、政治角 度分析)
①科举制的实行是封建经济发展和庶族地 主阶级地位上升的产物,适应了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是历史的进步;
②科举制实行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巩 固国家统一,扩大统治基础;
③科举制虽扩大了官吏的标准,但仍是代 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根本上是服 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
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拔 途径
自下而上推荐
自下而上推荐 中央采用考试方 式选拔
西汉至东汉前期根
选拔 据才能和品德; 依据门第族望 标准 东汉后期依据门第
主要依据考试 成绩(才能)
族望
实质:把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 集权.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例:隋唐以来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以科 举考试选拔官员,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A、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 B、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人才 C、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D、有利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巩固
(2)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主要通过分散宰相权力解决。
2、从秦汉到隋唐时期,中央官制的变 化趋势是什么?
宰相的权力因不断分散而削弱,皇帝 的权力不断加强。
观察下面示意图,说说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
总统内阁 行政
三权分立,权力互相
制约与平衡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
参众两院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联邦法院
不同点: 唐朝的三省是封建权力机关,主要是政令与行 政权力的分散,最终有利于皇帝集权(专制)。 美国的三权分立是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利的 分散,是为了防止集权,确保资本主义自由、民 主的实行。
例:贞观年间,唐朝中央政府 三省的运作机制是 ( ) A、尚书——中书——门下 B、尚书——门下——中书 C、中书——门下——尚书 D、门下——中书——尚书
例:唐太宗在谈到中央某机构的职权 时说:“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这个机构应是
A.中书省和门下省 B.尚书省和中书省 C.尚书省和门下省 D.礼部和吏部
例:隋唐时期开创的三省六部 制的特点不包括 ( ) A、限制专制 B、分工明确 C、相互牵制 D、相互配合
例:唐朝政权中,处于行政节制中心 重要位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