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巴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1

巴西教学设计与反思 1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巴西—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教材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三)本节是20分钟微型课,主要内容是第一个标题“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学习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能读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

2.能说出巴西种族的构成特征及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世界政区图和巴西的地形图、气候图等,直观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自然环境特点。

2.利用录像、图片和相关资料,认识巴西是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对地理环境的审美情趣。

2.尊重世界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认识巴西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

2.了解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

(二)教学难点
1.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2.利用资料说明巴西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

五、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展示图片巴西足球队员,通过图片说明巴西队是世界一流的球队。

说说看,你还知道有关巴西的哪些事情?
(学生纷纷用一句话概括巴西的世界之最和趣闻)
如: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巴西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巴西的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二长河;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铁矿石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巴西人种复杂,被称为“世界人种博物馆”;巴西狂欢节是世界上最大的狂欢节,巴西是世界足球大国……
教师:同学们喜欢不喜欢巴西?好,让我们怀着希望,背着行囊,乘上国际民航,飞过太平洋,来到西半球的拉丁美洲领略这个古老国家的风土人情。

2.教学新课
探究活动一:
出示世界地图,提问:从地图上你看到了哪些信息?
(巴西所属半球的位置,所属地区,濒临大洋并与哪些地区隔洋相望。


(一)巴西的海陆位置
出示拉丁美洲政区图
1、读课本图,观察拉丁美洲国家中面积最大的国家,它在拉丁美洲的位置、邻国。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出示课件答案)
2、知识回顾:我们以前学过,世界面积和人口排在前十位的国家?请同学们回忆巴西分别位于前几位?——第五位
3、哪位同学能根据前面所学,归纳一下巴西的特点:
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国之一。

(二)巴西的纬度位置
出示巴西的纬度位置图,回答问题:
1、有哪些特殊纬线穿过巴西?
2、主要位于南北半球那个半球?
3、大部分位于那个温度带?
(三)出示巴西地形图
1、巴西主要为什么地形?各占比例,其地形在世界上的面积大小如何?最长的河流是哪条?其流量、流域面积如何?
巴西的主要地形: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占面积的 1/3
巴西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占面积的2/3
亚马孙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2、从巴西所处纬度地带来看,巴西大部分位于什么温度带?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教师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这个国家的开发历史。

探究活动二: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的有关文字,讨论分析并回答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看课本P89第二、三自然段和P90-P91阅读材料,讨论分析并回答几个问题。

1、当地的土著居民是什么人?玛雅文明有何成就?
(没有金属工具在石头上雕镂是谜;一年的时间精确到与现在只相差27秒……)
2、侵入拉丁美洲的殖民者是谁?到达了什么地方?
为什么要掳掠、贩卖黑人奴隶?黑人奴隶从哪里来的?
(2)通过卞卡一家,了解巴西人的特点:拥有大量的混血种人。

出示巴西人种构成扇形图,让学生说出巴西为什么有多种人种及大量的混血种人。

小结: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拉丁美洲文化。

学生观察课件:巴西足球、狂欢节和桑巴舞的图片和补充资料并结合课本A、B、C三个文字资料,解释这些资料说明的问题。

教师举例: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
六、归纳总结,达标测试
①“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让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

②针对目标和重难点,分层设计达标测试题,5个单项选择题,一个综合题,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板书设计
第二节巴西
一、民族大熔炉的缩影
1.国土广大的热带国家
2.具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历史
3.种族复杂,有大量混血种人
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与反思。

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思考,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不断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

我对这节课作了细致、深刻的总结反思。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一提到巴西,同学们首先想到的是巴西足球,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我以巴西足球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进入学习状态。

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巴西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巴西的人种构成特点。

在教
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多留一些思维空间,沿着学生思路走,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地理联系。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从上完课的效果来看,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1、课堂引入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中设计了自学、讨论、探究、归纳、练习、拓展等多种学习活动。

通过读图、对比分析出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通过填图,进行图文转换,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反馈矫正贯穿课堂始终。

3、改变学生单一的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像欣赏、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阐述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4、本节课是20分钟的微型课,不敢大胆放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

5、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自然环境部分涉及内容过多,人种构成部分就显得有些仓促,所设计的检测内容完成得有些匆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