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陆与香港地区贸易的引力模型分析 田贞余[内容摘要]利用引力模型将中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香港地区出口的实际值与模型估计值进行比较,发现参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地区贸易联系密切,从一个侧面说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
[关键词]引力模型;转口贸易;板面数据 作者简介:田贞余,男,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深圳518060 我国香港地区具有优良的港口,位居亚太地区要冲,背靠中国大陆,又是自由贸易港,香港地区利用这些条件向世界各国发展转口贸易,成为转口贸易大港。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提供的数据计算,2003年,香港地区进口商品18058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消费4946亿港元,转口16207亿港元;转口商品占进口商品的比例达到7216%。
在香港地区的转口贸易伙伴中,我国大陆无论从转口货物来源地还是转口目的地来看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香港地区与我国大陆的转口贸易额远远超过香港地区与其它国家(地区)的转口贸易额,可见我国大陆对于香港地区成为一个转口贸易大港起着重要作用(见表1)。
我国大陆生产的商品通过香港地区转口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产品也经过香港地区转口到我国大陆。
香港地区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的桥梁。
表12003年香港地区的主要转口贸易伙伴位次按转口目的地按转口货物来源地国家(地区)贸易额(百万港元)国家(地区)贸易额(百万港元)1中国大陆705,787中国大陆967,104 2美国285,084日本161,231 3日本91,154台湾107,144 4德国51,369美国63,158 5英国49,625韩国57,000 6台湾38,616马来西亚33,933 7韩国34,336德国26,583 数据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责任编辑:潘德平 收稿日期:20051411一、模型与数据(一)模型说明引力模型起源于物理学的引力定律:F=G M1M2/R2,这个定律表明了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和距离的关系。
引力定律蕴含的深刻原理启发了经济学家。
丁伯根(T in2 bergen)1962开始利用引力定律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建立了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
他利用该模型对国际贸易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与这两国(地区)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这两国(地区)的距离成反比。
之后,经济学家们进一步对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和完善,在引力模型中增加了人口、区域贸易集团、贸易壁垒、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有共同国界等变量,利用引力模型来分析贸易流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应、贸易壁垒及其它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
这些分析表明;引力模型对经验数据的拟合度相当高,能够较好地解释现实问题。
国内学者利用引力模型来分析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也得到了好的拟合结果(盛斌、廖明中,2004)。
以自然对数形式表述的引力模型为:lnX ij=α0+α1lnY i+α2lnY j+α3lnd ij+εij(1)该模型直接由物理学的引力定律引申而来。
其中:X ij为两国贸易流量,Y i、Y j分别为两国的国内生产总值,d ij为两国的距离,α0、α1、α2、α3为回归参数,εij为随机误差。
由于这个模型中的变量较少,后来经济学家对这个模型进行了扩展,增加了其它变量,由此衍生出多种形式的引力模型。
在模型中加入了人口变量后,就成为以下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 lnX ij=α0+α1lnY i+α2ln(Y i/P i)+α3lnd ij+α4lnY j+α5ln(Y j/P j)+εij(2)其中P i、P j分别为两国的总人口数。
在实证研究中,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还可以在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中加入区域贸易集团、贸易壁垒、是否有共同语言、是否有共同国界等其它变量。
本文的研究以这个模型为基础。
(二)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的数据为板面数据(panel data),既包括2001、2002、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又包括每一年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地区贸易的截面数据。
计量经济学研究表明,采用板面数据可以克服样本数量少的缺陷,又可以增加估计的无偏性和有效性。
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地区的贸易额数据来自于商务部主持编写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后改名为《中国商务年鉴》),其中2001、2002年的贸易额数据分别来自于《200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和《2003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3年的贸易额数据来自于《2004中国商务年鉴》,但是该丛书的数据不够全,没有全部大陆各地与香港地区的进出口数据。
最后获得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香港地区出口额数据90个,从香港地区进口额数据53个。
2001、2002、2003年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地区的G DP 和人均G DP数据来自于各年《中国统计年鉴》。
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地区的距离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集》测算,其中各省、自治区与香港地区的距离均为各自治区首府和省会城市到香港地区的距离。
二、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由于出口数据和进口数据不同,本文对出口数据和进口数据分别建立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与香港地区的贸易。
(一)模型选择由于研究的问题与数据不同,在具体应用引力模型时,还需要选择适当的形式。
本文以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2)式为基础来调整、选择最适合的模型形式。
其中Y i、Y j分别为我国大陆各地和香港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P i、P j分别为大陆各地和香港地区的总人口数。
由于进口数据较少,本文将进口额及相应的其它数据代入(2)式中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回归结果来看,香港地区G DP的回归系数α4和香港地区人均G DP的回归系数α的方差扩大因子很大,说明这两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此外,α4和α5的t统计值很5小,表明这两个系数的显著性程度低。
这些情况说明(2)式不是适合的模型形式。
表2进口数据对(2)式的回归结果系 数参数估计标准差t统计值方差扩大因子α01471581500138801295α101783011495126411569α211992012677146211472α3-0192301199-4163711157α4-7213401841533-013921761840α54314191031429014201771232 决定系数R2=01828,自由度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2=01809,德宾-沃森统计DW=11698,F统计值=451170 将(2)式中香港地区的人均G DP去掉,得到(3)式,利用进口数据对(3)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各回归系数的方差扩大因子都很小,说明模型(3)式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但是它的t统计值依然很小,达不到5%的显著性水平,其原因在于2001、2002、2003年香港地区的G DP变化很小,取自然对数后近乎相等,不适宜作为解释变量。
lnX ij=α0+α0lnY i+α2ln(Y i/P i)+α3lnd ij+α4lnY j+εij(3)表3进口数据对(3)式的回归结果系数参数估计标准差t统计值方差扩大因子α0-5418051321850-01413α101782011475130411569α211985012647151511468α3-0192101197-4167011156α4418981410170134911038 决定系数R2=01827,自由度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01813,德宾-沃森统计DW=11698,F统计值=571403 在(3)式中将香港地区的G DP这一变量剔除,得到(4)式,成为本文使用的引力模型的形式。
lnX ij=α0+α0lnY i+α2ln(Y i/P i)+α3lnd ij+εij(4)根据引力模型理论,式(3)中回归系数α1显然应该为正数,α3应该为负数。
α2应该为正数,因为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均G DP越高,与香港地区的人均G DP越接近,贸易流量应该越大。
(二)回归结果11出口数据的回归结果将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香港地区的出口额代入(4)式中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表4所示的回归结果。
决定系数和自由度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均接近于1,F统计值很大;α、α2、α3的t统计值均远大于3,表明这3个系数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德宾-沃森统1计值接近于2,表明不存在序列相关性问题;α1、α2、α3的方差扩大因子接近于1,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模型的自然对数形式消除了异方差问题。
此外,回归系数α1、α2、α3的符号与预期相同。
因此,回归结果表明引力模型(4)式对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向香港地区出口贸易数据的拟合结果很好。
表4出口数据对(4)式的回归结果变量参数估计标准差t统计值方差扩大因子α0-1191211092-11751α1017830106412116811488α2117120111614171311361α3-1134501088-151******** 决定系数R2=01932,自由度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2=01929,德宾-沃森统计DW=11947,F统计值=3911158 21进口数据的回归结果利用引力模型(4)式对我国大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香港地区进口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决定系数和自由度调整后的决定系数均接近于1,F统计值很大,系数α1、α2、α3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不存在序列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问题,这表明引力模型(4)式对进口数据的拟合结果依然很好。
但是与表3比较,进口数据的拟合效果较出口数据差一些。
表5进口数据对(4)式的回归结果变量参数估计标准差t统计值方差扩大因子α0-8139321338-31589α101782011465135011569α211971012597162111432α3-0191901195-4170411155 决定系数R2=01827,自由度调整后的决定系数R2=01816,德宾-沃森统计DW=11699,F统计值=771892 (三)对引力模型回归结果的分析上面的回归结果表明引力模型不仅适用于直接贸易,也适用于转口贸易。
但是转口贸易下的引力来源与直接贸易有所不同。
在直接贸易的情况下,引力的来源之一是地区间的经济总量产生的商品供给和需求能力,也就是说,直接贸易的两地区的经济总量对它们之间的贸易流量具有很大影响。
在转口贸易的情况下,商品的最终生产地区的经济总量产生的商品供给能力、以及商品的最终消费地区的经济总量产生的商品需求能力是贸易引力的最终来源和主要来源,转口地区不是商品的最终生产地区或最终消费地区,因此转口地区的经济总量对转口贸易量没有决定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