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


节气门体汽油喷射系统
单点喷射系统。与上述多点喷射系统不同,单点喷射系统只用一个或两个安装 在节气门体上的喷油器,将汽油喷入节气门前方的进气管内,并与吸入的空气混合 形成混合气,再通过进气支管分配至各气缸。
节气门体喷射系统有如下的特点: 它是向气流速度较高的大喉管中喷射,喷油压力只有0.1 MPa即可,可采用使用 寿命较长的叶片式汽油泵,所以降低了对燃油系统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从而降低了 成本;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在小、中、大排量的汽油机中广泛使 用;节气门体的热负荷小,喷油器不易污堵(碳化物、铅化物),故障率低,维修周期 长;在性能上优于电控化油器,而不及多点喷射系统。 典型的单点喷射系统有通用汽车公司的TBI系统,福特公司的CFI系统,三菱公 司的ECI系统和波许公司的Mono-叶特朗尼克系统
1—空气滤清器 2—空气流 量计 3—节气门 4—补充 空气阀 5—动力腔 6—进 气支管
1.进气管
加长进气管;动力腔、谐振腔。 气流惯性效应:进气管内高速流过的气流具有一定的惯性。 气流压力波效应:利用进气过程具有间歇性、周期性导致进气管内产生一定 气流压力波在管道内反射形成的共振后的压力波提高进气量。
3.卡门旋涡式空气流量计
2.空气流量计
一、功用:将吸入的空气量转换为电信号送给发动机ECU,是发动机ECU 确定发动机基本喷油量的重要信号之一。
二、分类: 1.翼片式空气流量计:结构及工作原理。 2.热线式空气流量计:结构及工作原理。 3.卡门旋涡式空量计
组成: 1-金属防护网; 2-测 试管; 3-铂热线; 4温度补偿电阻 ;5-控 制电路板 ;6-电源插 座 ;7-壳体
美国GM公司的DEFI系统;Ford公司的EEC—Ⅲ 系统;日本日产公司的 ECCS系统;丰田公司的TCCS系统等。
一、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优点: 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如图
一、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的优点
1.计量准确、均匀点喷、随机修正,使空燃比经常保持在14.7最佳区内; 2.“三无”带来“三好” 无喉管阻力和进气预热的影响;无流动损失和调头换向和抢气的影响;无雾 化不良、分配不均的影响。因而,充气效率好、燃烧条件好、热效率好。 获 得动力性、经济性、净化性“三丰收” 发动机功率提高了15%~20%;油耗 率降低了1%~5%;排放污染值明显的减少(CO<1%;HC<100X10‾。 3.改善了使用性能 冷起动性能、热起动性能、过渡性能、急减速防污染 性能、负荷自调性能、防止不熄火性能等。 4.改善了汽油机对地理及气候环境的适应性 气候和环境变化时无需调整都能保持良好的综合性能
二、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
1.按燃油喷射位置分类: 2.按喷油器安装部位分: 3.按汽油喷射方式分: 4.按空气量的检测方式分:
三、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组成:空气供给装置;供油装置;控制装置 。 2.各种典型的汽油喷射系统: 博世L型;博世D型;博世LH型;博世M型;节气门体汽油喷射系统。 3.工作原理: 4.电喷系统发展情况:
5.扩大了控制功能,增加了自诊功能
因用计算机(ECU)控制,可以覆盖点火、喷油、自动变速器、防抱死制 动系统、巡航系统、空调系统、车身高度自调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由于 有存储、记忆能力,具备了自诊功能。
6.降低了汽油机油路和电路的故障率 其关键部件是“电脑”,10万km的故障率仅为1/1000;又因电控件多, 而磨损件少,故障率明显减少。
德国大众公司的1600型、奔驰250CE、奔驰280SE,日本丰田公司的 HIACE、CROWN等轿车均采用D型汽油喷射系统。
如图1;图2。
第二节: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一、空气供给装置主要零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图1;图2 1.进气管;2.空气流量计;3.进气管压力传感器;4.补充空气阀;5.怠速控 制阀;6.节气门体。 二、燃油供给装置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图1;图2;图3 1.电动汽油泵;2.喷油器;3.燃油压力调节器;4.冷起动喷油器及热时间开 关;5.燃油压力脉动阻尼器。 三、电子控制装置主要零部件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传感器;2.电控单元
D型
D型汽油喷射系统是最早应用在汽车发动机上的电子控制多点间歇式汽油 喷射系统,其基本特点是以进气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作为基本控制参数,用 来控制喷油器的基本喷油量。
D型汽油喷油系统: 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控制精度稍差,当大气状态有 较大变化时,汽车车速反应不良。
现代汽车发动机上所使用的D型汽油喷射系统都是经过改进的,如采用运 算速度快、内存容量大的微机,完善控制功能等。
3.工作原理
电控单元首先读取进气支管真空度(进气量)发动机转速、水温传感器、 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传感器输入的信息,将这些信息贮存在ROM 存贮器中的预置好的信息进行比较,进而确定这种状态下发动机所需的油量 和点火提前时间。预先贮存在ROM存贮器内的信息是由发动机优化实验数据 获得的。
一般,进气支管真空度(或进气量)和发动机转速是主参数,由它们可以 确定在一般工况下的基本燃油供给量和基本的点火时刻。其它几个参数对基 本量起修正作用,如:冷却水温度修正、进气温度修正、蓄电池电压修正、 节气门瞬变(加速)修正、排气含氧量修正及暖机修正等。
第五章: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的燃料供给系统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重点: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学会电控汽油 喷射系统总成部件的拆装
难点:各种传感器的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目的:掌握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思考题:课后题
第一节:概述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始于1967年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并应用的DJeronic系统,此后经历了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简单控制到计算机控制,单 一(喷油)控制到综合控制(空燃比、点火时刻、怠速转速和废气再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