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统计学基础》品质数据的整理的教案
《统计学基础》品质数据的整理的教案
7.课堂练习——练习册P15-16
(二)品质顺序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的收集
2.统计数据的整理
(1)频数与频数分布
对于品质顺序数据,除了可使用上面介绍的分类数据的整理和表示方法外,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百分比)。
向上累计频数分布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的组依次累计频数。向下累计频数分布是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的组依次累计频数
回忆数据类型,帮助提醒记忆,帮助学生更快进入新内容
时间分配
品质顺序数据的整理概念15’
教学设 计(环节、内容、教法、学法)
举例:民族、行业类别、移动客服满意度调查、身高、体重分别属于哪些类型
2、三个数据类型中,哪些成为品质数据
3、在整理数据时首先应列出所分的类别;然后,计算出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或比例、比率,形成一张数据频数分布表;最后,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图形进行展示,以便对数据及其特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统计数据的分析
(1)确定众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叫众数(Mode),用M表示
根据分组资料确定
例如:某制鞋厂要了解消费者最需要哪种型号的男皮鞋,调查了某百货商场某季度男皮鞋的销售情况,得到资料如下表:
根据柱形图确定众数
例2:根据图表找出众数
备 注
(设想、提示等)
让学生区分哪个是柱形图,哪个是条形图
学生独立完成
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思考边听课,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累计频数?
原因:
向上累计频数能够表示上限以下的频数和频率总共多少
向上累计频数能够表示下限以上的频数和频率总共多少
举例:课本P22和P23
时间分配
讲解课本例题与小结15’
教学设 计(环节、内容、教法、学法)
(2)寻找中位数(Median)
中位数是是指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一个数列,居于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据。中位数用Me表示
一、导入
(一)复习提问:
1、统计整理的步骤
2、统计分组的关键
3、分布数列的分类
4、分别举出例子说明品质数列和变量数列
二、授新课
四、品质数据的整理
(一) 品质型分类数据的整理
1、回忆数据有哪些类型:
(1).分类数据、
(2).顺序数据、
(3).数值型数据
备 注
(设想、提示等)
复习上节课重点内容,巩固记忆
统计学基础教案(详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法
讲练结合法、举例法
使用教具
PPT
课题名称
品质数据的整理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了解品质数据的整理的概念及意义,掌握品质数据整理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重点
频数与频数分布的操作
教学难点
品质数据整理的方法
时间分配
导入5’
品质型分类数据的整理15’
教学设 计(环节、内容、教法、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频数:
(1).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为频数
(2).频数也称“次数”,对总数据按某种标准进行分组,统计出各个组内含个体的个数。
(3).而频率则是每个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
5、统计数据的收集
回忆数据收集的方式
6、统计数据的整理
(1)频数与频数分布的操作
(2)图形描述(条形图或柱形图)
备 注
(设想、提示等)
举例:课本P22\P23
三、小结
归纳数列的要素和编制品质分布数列的过程
备 注
(设想、提示等)
讲解课本例题加深记忆
作业布置:无
教学后记:
思考:调查100,清明节回家方式,自驾回家有60人,占60%,那个是频数,哪个是频率
PPT列示《宋词中词语出现的频率》的分布数列,吸引学生注意力。讲解该统计工作的大概过程,增进学生对分类数据整理的理解
PPT展示条形图和柱形图实例,使学生有个理性认识
时间分配
讲解统计数据的分析35’
教学设 计(环节、内容、教法、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