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大学生物化学第九章课件p

天津大学生物化学第九章课件p


一、与非生物氧化或燃烧化学本质相同
表现为:1.都是脱氧、 表现为:1.都是脱氧、失电子或与氧直 都是脱氧 接化合的过程。 接化合的过程。 释放出相等的能量。 2. 释放出相等的能量。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场所:在细胞内进行。 (1)场所:在细胞内进行。 条件:在体温和近于中性pH pH及有水的环 (2)条件:在体温和近于中性pH及有水的环 境中进行。 境中进行。 催化剂:在一系列酶、 (3)催化剂:在一系列酶、辅酶和某些传 递体的作用下进行。 递体的作用下进行。 能量:是逐步释放的, (4)能量:是逐步释放的,氧化过程所释放 的能量通常先贮存在一些特殊的高能化合物 ATP) (如ATP)中。
三、生物氧化进行的场所1 生物氧化进行的场所1
真核 生物细 胞是在 线粒体 内进行。 内进行。
参与生物氧化的各种酶类(如脱氢酶、 参与生物氧化的各种酶类(如脱氢酶、电子传 递体系、偶联磷酸化酶等) 递体系、偶联磷酸化酶等)都分布在线粒体内膜 和嵴上。 和嵴上。
三、生物氧化进行的场所2 生物氧化进行的场所2
水是生物氧化的产物之一。 水是生物氧化的产物之一。 生成机制: 生成机制:代谢物被各种脱氢酶催化 脱氢, 脱氢,脱下的氢再经过一系列传递体的 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 传递,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
生物氧化的一般原理1 第二节 生物氧化的一般原理1
呼吸链: 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 经一系列的传递体, 后,经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 分子,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做呼吸链, 分子,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做呼吸链,也叫电子 传递体系或电子传递链。 传递体系或电子传递链。 传递体系有多种,有的是传氢体,如脱氢辅酶I 传递体系有多种,有的是传氢体,如脱氢辅酶I NAD)、II(NADP)、黄酶(FAD,FMN)、 )、II )、黄酶 )、辅 (NAD)、II(NADP)、黄酶(FAD,FMN)、辅 酶Q等;有的是传电子体如:细胞色素酶系b、c1、 有的是传电子体如:细胞色素酶系b c、aa3等。
三、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4(1) 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4
4.最直接的是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吸收光谱的 4.最直接的是用分光光度法通过吸收光谱的 变化测定完整线粒体中呼吸链的各个电子传 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 递体的氧化-还原状态。 结果表明:在呼吸链的NAD 一端, 结果表明:在呼吸链的NAD+一端,电子传 递体的还原性最强。而在靠近氧一端, 递体的还原性最强。而在靠近氧一端,电子 传递体(细胞色素aa 传递体(细胞色素aa3)几乎全部处于氧化状 态。在呼吸链中间的电子传递体,按照从底 在呼吸链中间的电子传递体, 物到氧的方向,氧化程度逐渐升高, 物到氧的方向,氧化程度逐渐升高,这说明 电子是沿着底物到氧的方向传递。 电子是沿着底物到氧的方向传递。
五、生物氧化的方式
1.脱氢:包括失电子、加氧和脱氢反应。 脱氢:包括失电子、加氧和脱氢反应。 2.脱羧:直接和氧化脱羧。 脱羧:直接和氧化脱羧。 3.生成水:代谢物被各种脱氢酶催化脱 生成水: 脱下的氢再经过一系列传递体的传递, 氢,脱下的氢再经过一系列传递体的传递, 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可见, 最后与氧结合生成水。可见,生物氧化是 需氧的过程。 需氧的过程。
O
α-酮酸脱羧酶
H
Mg2+,TPP
CH3 -C -COOH
CH3 -C + CO2
O 丙酮酸 乙醛
直接脱羧) 2.脱羧2(β-直接脱羧) 脱羧2
COOH
α
COOH
草酰乙酸脱羧酶
C=O CH2 COOH
C=O + CO2 CH3
β
草酰乙酸
丙酮酸
氧化脱羧) 2.脱羧3(α-氧化脱羧) 脱羧3
O
CH3 -C -COOH + CoASH + NAD+ 丙酮酸 辅酶A 辅酶
是一种脂 溶性的醌类化 合物, 合物,其分子 中的苯醌结构 能可逆地加氢 还原而形成对 苯二酚衍生物, 苯二酚衍生物, 故属于递氢体。 故属于递氢体。
5.细胞色素1 细胞色素1
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 是一类以铁卟啉为辅基的蛋白质,在 呼吸链中, 呼吸链中,也是依靠铁的化合价的变化来 传递电子。目前发现的细胞色素有多种, 传递电子。目前发现的细胞色素有多种, 包括aa 包括aa3、b、c、c1。不同种类的细胞色素 的辅基结构及与蛋白质连接的方式是不同 的。
原核生物细胞, 原核生物细胞,是在细胞膜上进行

四、生物氧化的类型
1.一酶体系:不需传递体的生物氧化体系。 1.一酶体系:不需传递体的生物氧化体系。 一酶体系 (南大P514图13-2) 南大P514图13- P514 2.二酶及多媒体系: 2.二酶及多媒体系:需要传递体的生物氧化 二酶及多媒体系 体系。(氧化呼吸链) 。(氧化呼吸链 体系。(氧化呼吸链)
在生物氧化中, 在生物氧化中,相伴有磷酸化作用的称为氧 化磷酸化作用。 化磷酸化作用。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需氧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需氧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是主要的能量来源,现已证明线粒体内膜是能 量传递系统的重要部位。 量传递系统的重要部位。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将生物氧化中释放出的自 由能转移而使ADP生成ATP的作用。 ADP生成ATP的作用 由能转移而使ADP生成ATP的作用。
O
丙酮酸氧化 脱羧酶系
CH3 -C ~ SCoA + NADH +H+ + CO2 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
氧化脱羧) 2.脱羧4(β-氧化脱羧) 脱羧4 COOH
α
CHOH CH2 COOH + NADP+
β
苹果酸
COOH
苹果酸酶
CH3- C=O + CO2 + NADPH + H+
丙酮酸
3.生成水
三、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4(2) 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4
(二)呼吸链的顺序
NADH→FMN→CoQ → b → c1 → c → aa3 → O2 Eo -0.32
- 0.03 + 0.1 +0.07 +0.22 +0.25 +0.29 +0.816
FAD
- 0.18
氧化磷酸化作用1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1
5.细胞色素2 细胞色素2
5.细胞色素3 细胞色素3
三、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1(1) 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1
(一)呼吸链中传递体顺序确定的依据
到分子氧, 1.从NAD+到分子氧,每个电子传递体的 氧化-还原电势逐渐增加,实验得氧化- 氧化-还原电势逐渐增加,实验得氧化- 还原电势变化为:氧化-还原电位( ) 还原电势变化为:氧化-还原电位(E0’) 值越低,则该物质丢失电子的倾向越大, 值越低,则该物质丢失电子的倾向越大, 愈易成为还原剂,而在呼吸链的前面。 愈易成为还原剂,而在呼吸链的前面。
生物氧化的一般原理2 第二节 生物氧化的一般原理2
一、呼吸链的类型 二、呼吸链的组成 三、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
一、呼吸链的类型
目前普遍认为生物体有两条典型的呼吸链: 目前普遍认为生物体有两条典型的呼吸链:
1.NADH呼吸链 NADH呼吸链
二酶氧化体系) 2.FADH2(二酶氧化体系)呼吸链
呼吸链1 1.NADH呼吸链1(总) NADH呼吸链
脂肪、 糖、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分解代谢中的脱 氢氧化反应,绝大部分是通过此链。 氢氧化反应,绝大部分是通过此链。 糖的氧化分解中有五次脱氢反应: 如:糖的氧化分解中有五次脱氢反应: 磷酸甘油醛→ ①3-磷酸甘油醛→1,3-二磷酸甘油酸 丙酮酸→乙酰C ②丙酮酸→乙酰COA 异柠檬酸→ ③异柠檬酸→草酰琥珀酸 酮戊二酸→琥珀酰C ④α-酮戊二酸→琥珀酰COA 苹果酸→ ⑤苹果酸→草酰乙酸
1.烟酰胺脱氢酶类
以NAD+或NADP+为辅酶
NAD+或NADP+
NADH+H+或NADPH+H+
2.黄素脱氢酶类
以FMN(黄素单核苷酸) FMN(黄素单核苷酸) FAD( 或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 酸)为辅基
FMN + 2e + 2H+ FAD + 2e + 2H+
FMNH2 FADH2
3.铁硫蛋白类(Fe-S)1 铁硫蛋白类(Fe铁硫蛋白在线粒 体内膜上往往和 其他递氢体或电 子传递体( 子传递体(如黄 素酶或细胞色素) 素酶或细胞色素) 结合成复合物而 存在。 存在。复合物内 的铁硫蛋白称为 铁硫中心。 呼吸链中传递体的顺序1
不同种类的细胞色素在典型的线粒体呼吸 链中其顺序是: 链中其顺序是:
NADH→FMN→CoQ → b → c1 → c → aa3 → O2 Eo -0.32
- 0.03 + 0.1 +0.07 +0.22 +0.25 +0.29 +0.816
生物氧化2 第九章 生物氧化2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特点 第二节 生物氧化的一般原理 第三节 氧化磷酸化作用-ATP的生成 氧化磷酸化作用-ATP的生成
生物氧化的特点1 第一节 生物氧化的特点1
一、与非生物氧化或燃烧的化学本质相同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三、生物氧化进行的场所 四、生物氧化的类型 五、生物氧化的方式
呼吸链1 1.NADH呼吸链1(图示) NADH呼吸链 图示)
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 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
2.FADH2呼吸链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呼吸链)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FADH2呼吸链)的组成
二、呼吸链的组成1(总) 呼吸链的组成1
目前已发现,构成呼吸链的成分有20多种, 目前已发现,构成呼吸链的成分有20多种, 20多种 一般可分五类: 一般可分五类: 1.烟酰胺脱氢酶类 2.黄素脱氢酶类 铁硫蛋白类(Fe3.铁硫蛋白类(Fe-S) 辅酶Q 4.辅酶Q(COQ) 5.细胞色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