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平衡常数专题

化学平衡常数专题

化学平衡常数专题勒沙特列原理是平衡移动的重要理论,但只能定性地判断,新课标改革后化学平衡常数的引入,使各类动态平衡可以进行量的衡量,是考查考生思维严密性的好素材,因此化学平衡常数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试卷的“亮点”。

比较项目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平衡特征逆、动、等、定、变v(正)=v(逆)v(电离)=v(结合)v(水解)=v(中和)v(沉淀)=v(溶解)举例N2(g)+3H2(g)2NH3(g)CH3COOH CH3COO-+H+CO32-+H2O OH-+HCO3-AgCl(s)Ag+(aq)+Cl-(aq)存在条件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条件下弱盐的水溶液一定条件下微或难溶盐的饱和溶液影响因素①温度②浓度③压强①温度②浓度③同离子酸、碱、盐和化学反应①温度②浓度③外加电解质和化学反应①温度②浓度③酸、碱、盐2.化学平衡常数K(1)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时,固体或纯液体不能写入。

(2)化学平衡常数可用来判断强弱关系:化学平衡常数越小,越难转化;电离平衡常数越小,电离能力越弱(电解质越弱);水解平衡常数越小,水解能力越弱;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代表溶解度越小(化学式相似)。

(3)化学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改变,化学平衡常数改变;其他外界条件可能影响化学平衡状态,使平衡发生移动,但不影响化学平衡常数。

(4)平衡都有向着平衡常数较小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如形成沉淀,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均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时,ksp越小的先形成沉淀,这也是除杂的重要依据。

t/℃7 0 1200【例1】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有:A (g)+B (g)2C (g)+2D (s),其化学平衡常数K 和温度t 的关系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830℃时将2molA 和2molB 两种气体混合于2 L 密闭容器中,平衡时A 的浓度为________。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

A .容器中压强不变 B .混合气体中c(C)不变 C .v(C)正=2v(A)逆 D.c(A)=2C(C)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c)2c=)B(c ·)A(c)某温度下,各物平衡时浓度满足:4(________(5)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定容器内各物有:n(A)=2mol,n(B)=1.5mol, n(C)=2mol ,n(D )=3mol,则下一时刻反应向________(填“正向”或“逆向”)进行。

【练习】在体积为2 L 的密闭容器中,A 与B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A(g)+2B(s)2C (g)。

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__ .(1)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生成物C 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

降低温度,K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 的平均反应速率v(C) =________________。

【例2】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氧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合成氨反应N 2(g)+3H 2(g )2NH 3(g), 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氯气,平衡_________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_________反应的△H(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2)已知:O 2(g)=O 2+(g)+e - △H 1=+1175. 7 kJ/molPtF 6(g)+e-=PtF 6-(g) △H 2=-771.l kJ/molK 0.5 0.9 1.0 1.6 2.5O2+PtF6-(s)=O2+(g)+PtF6-(g) △H3=+482. 2 kJ/mol则反应O2(g) +PtF6(g)=O2+PtF6-(s)的△H=___________kJ/mol(3)在25℃下,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MgCl2和CuC1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25℃时,Ksp[Mg(OH)2] =1.8×10-11 ksp[Cu(OH)2] =2.2×l0-20(4)在25℃下,将a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则溶液显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 b=___________.(2)-77.6 (3)Cu(OH)2;Cu2++ 2NH3·H2O==Cu(OH)2↓+2NH4+(4)【强化训练题】1.碘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易溶于KI溶液,因为发生反应:I2(aq)+I-(aq)-T/℃ 3.8 15.3 25.0 35.0 50.2K 116 0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实验室配制碘水,为增大碘的溶解度可加入少量的KIC.用该反应原理可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 D.向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2.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2NO(g)N2(g)+O2(g)K1=1×10302H2(g)+O2(g)2H2O(g)K2=2×1081 2CO2(g)2CO(g)+O2(g) K3=4×10-9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B.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用0.1mol·L-1 AgNO3溶液分别滴定20.00mL浓度均为 0.1mol·L-1 Cl-、Br-、I-溶液,以滴入的AgNO3溶液体积为横坐标, pX为纵坐标[pX=-lgc(X-),X=Cl-、Br-、I-],可绘得下图滴定曲线。

已知25℃时: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试样中c(Cl-),可滴加0.1mol·L-1 K2CrO4 溶液1~2滴作指示B.a、b、c依次分别表示I-、Br-及Cl-C.向NaCl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当两种沉淀共存时,c (Br-)/c(Cl-)=2.7×10-3 D.若用硝酸银溶液滴定NaI溶液,当pX=13时,溶液中c (Ag+)≈0.64×10-174. 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D.a点对应的K sp大于c点对应的K sp5.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

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Cl-、Br-、CrO42- B.CrO42-、Br-、Cl-C.Br-、Cl-、CrO42- D.Br-、CrO42-、Cl-6.如图,反应在t2时达平衡,在t1时改变了某有可逆反应Fe(s)+CO2(g) FeO(s) + CO(g),已知在温度938K时,平衡常数K=1.5,在1173K时,K=2.2 。

(1)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了 B.c(CO)不变了C.v正(CO2)=v逆(C O) D.c(CO2)=c(CO)(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反应。

(3)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

若起始时把Fe和CO2放入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某温度时达到平衡,此时容器中CO的浓度为1.0 mol/L,则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4)若该反应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改变下列条件,反应混合气体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何变化(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②再通入CO___________。

(5)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序号)__ ___。

A.升温 B.增大CO2浓度答案(1)B 、C (2)吸热 (3)k=c(CO)/c(CO 2)), 1.0 (4)减小 不变 (5)A 弱酸化学式 HSCN COOH 3CH HCN 3CO 2H 电离平衡常数1-1.3×105-1.8×1010-4.9×1011-=5.6×102K 7-=4.3×101K ①同温度下,等pH 值的a .NaHCO 3 b .NaCN 、c .Na 2CO 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填序号).②25℃时,将20mL 0.1mol?L -1CH 3COOH 溶液和20mL 0.1mol?L -1HSCN 溶液分别与20mL 0.1mol?L -1NaHCO 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 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 (SCN -)______c (CH 3COO -)(填“>”、“<”或“=”) ③若保持温度不变,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气,下列量会变小的是______(填序号). a .c (CH 3COO -) b .c (H +) c .K w d .醋酸电离平衡常数 ①a >b >c ;②相同温度下HSCN 比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同浓度时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与NaHCO 3溶液反应快;>; ③b ;8. 印染工业常用亚氯酸钠(NaClO 2)漂白织物,漂白织物时真正起作用的是HClO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