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资源公报————————————————————————————————作者:————————————————————————————————日期:2003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综述为了满足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按国家颁定的水资源分区进行水资源计算。
本市分属北三河山区,面积727平方公里;北四河下游平原,面积6059.2平方公里;大清河淀东平原5133.5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2003年我市降水为平水年,年平均降水量586.0毫米,比上年度增加61.80%,比多年平均值增加1.93%。
200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0.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1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32.43%;地下水资源量4.8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30.62%;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4.45亿立方米。
200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8.5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18亿立方米。
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普遍上升。
2003年全市总供用水量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5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3.37亿立方米,包含引滦水量4.50亿立方米,引黄水量1.5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7.14亿立方米;海水淡化量0.02亿立方米。
按用水项目划分,生产用水量17.3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2.8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30亿立方米。
全市用水消耗量10.94亿立方米,耗水率53%。
2003年全市废污水排放量5.49亿吨。
2003年对我市供水河道引滦沿线、引黄济津、海河,以及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北京排污河、子牙河、独流减河、南运河等进行水质监测,其各河道监测结果:为城市供水达III类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河道污染严重均劣V类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3年为解决天津市用水危机进行了第八次引黄济津。
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水的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城市,实施了《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
按照张立昌同志提出的装扮美化海河、让海河旧貌换新颜的指示,启动了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
一.来水分析1.降水2003年天津市平均降水量586.0毫米,折合水量69.8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61.8%,比多年平均值68.53亿立方米(1956—2000年)偏多1.93%,属于平水年份。
北三河山区、北四河下游平原、大清淀东平原降水量分别为608.7毫米、557.6毫米、616.2毫米。
与上年比较分别偏多62.27%、56.51%、67.80%;与多年平均比较,北三河山区少15.13%,北四河下游平原少3.51%,大清淀东平原多11.81%。
图1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全市13个行政分区降水量均比上年偏多,幅度在42.39%-106.82%。
于多年平均比较幅度在-19.63%~22.54%。
其中塘沽区降水量最大为676.7毫米,市区最小为499.1毫米。
图2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从代表站资料分析,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约占60%。
2003年降水最显著的特点是多次出现笼罩面积很小的局部暴雨,年内最大范围降水出现在汛后的10月10~11日,10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20%。
图3 2003年天津市代表站月降深图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高值区出现在北三河山区北部,北四河平原中部和大清河淀东平原的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实测最大点雨量为宁车沽站800.6毫米,低值区出现在北四河平原北部和市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实测最小点雨量为宝坻站的413.0毫米。
图一图2从年降水量距平图看,全市范围内年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变化幅度相差很大,在-30%~50%之间。
2.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天然年径流量,不包括入境水量。
2003年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 6.15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多232.43%,比多年平均少42.25%。
各行政分区的地表水资源量除大港区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外,其它都比多年平均值小。
图4 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图流域分区中,北三河山区0.5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37.50%,比多年平均少69.61%;北四河下游平原2.4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282.81%,比多年平均少47.54%;淀东清南平原3.1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288.89%,比多年平均少24.46%。
图5 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比较图入境水量2003年我市入境水量18.26亿立方米,包含引滦、引黄水量,比上年增加6.21亿立方米。
其中:北三河山区4.55亿立方米,北四河下游平原8.22亿立方米,淀东清南平原5.49亿立方米。
出境、入海水量天津市的出境水量除蓟运河山区句河流入北京市外,其它均注入渤海。
2003年全市出境入海水量合计为4.99亿立方米。
其中:句河流入北京海子水库的出境水量为0.02亿立方米;入海水量4.97亿立方米。
3.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水体(含水层重力水)的动态水量,用补给量或排泄量作为定量的依据,只考虑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浅层地下水作为水资源量。
2003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 4.8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30.62%。
其中:北三河山区0.39亿立方米,北四河下游平原3.52亿立方米,大清淀东平原1.04亿立方米,山区与平原重复计算量0.13亿立方米。
图6 2003年天津市地下水资源量和上年比较图4.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200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0.6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93亿立方米,产水系数0.15。
表1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总水资源量表流域分区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不重复计算量总水资源量产水系数北三河山区 4.430.550.390.350.900.2北四河下游平原33.79 2.45 3.52 3.20 5.650.17大清淀东平原31.63 3.15 1.040.90 4.050.13全市69.85 6.15 4.82 4.4510.600.15图7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总水资源量图二蓄水动态分析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天津市共有大中型水库15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2座。
2003年我市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合计6.2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50亿立方米,其中:于桥水库有一小部分产流,大部分为引滦调水。
北大港和团泊洼全部为引黄水。
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合计2.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68亿立方米。
2003年天津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单位:亿立方米年初年末当年水库类型地区蓄水量蓄水量蓄水变量大型水库于桥水库 2.01 1.84-0.17北大港水库0.78 3.45 2.67团泊洼水库011中型水库宝坻0.350.430.08汉沽0.060.070.01武清0.20.240.04宁河0.030.10.07塘沽0.110.550.44东丽0.210.220.01大港000西青0.30.30津南0.270.300.03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03年由于降水量较去年丰沛,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
地下水蓄水变量3.63亿立方米。
2003年上升区(水位上升0.5米以上)面积2193平方公里,平均水位变幅1.99米,蓄水变量3.06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水位变幅在正负0.5米以内)1891平方公里,平均水位变幅0.41米,蓄水变量0.57亿立方米。
图3图82003年天津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3.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003年天津市漏斗统计范围为全市。
第Ⅱ含水组漏斗第Ⅱ含水组漏斗中心在津南区咸水沽,2003年末漏斗中心水位埋深85.57米,比2002年埋深下降了0.39米,埋深低于40米的漏斗面积4437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59平方公里。
第Ⅲ含水组漏斗第Ⅲ含水组漏斗中心在西青区杨柳青,2003年末漏斗中心水位埋深99.3米,比2002年埋深下降了1.80米,埋深低于40米的漏斗面积6226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117平方公里。
2003年天津市平原区水位降落漏斗与上年比较图三.供用水量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供水量,接受水区分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其它水源(指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量)统计。
海水直接利用量另行统计,不计入总供水量。
2003年全市总供水量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多0.5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13.37亿立方米,比上年多1.63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7.14亿立方米,比上年少1.08亿立方米。
海水淡化0.02亿立方米。
图9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供水量组成图在地表水供水中,蓄水工程供水3.28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9.00亿立方米(其中包含引滦水4.50亿立方米,引黄水1.59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1.09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中,浅层地下水1.99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5.15亿立方米。
图102003年天津市供水量组成图用水量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用水量。
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
生产用水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
第一产业用水包括灌溉用水、林牧渔和牲畜用水。
第二产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
第三产业用水包括商品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文教卫生、机关团体等各种服务行业的用水量。
该项用水归并为城镇公共用水中的服务业用水。
生活用水指居民住宅日常生活用水,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统计。
生态环境用水统计人为措施调配的水量,而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水量。
按城镇环境用水(含河湖补水和绿化、清洁用水)和农村生态补水(指对湖泊、洼淀、沼泽的补水)分别统计。
2003年全市总用水量20.53亿立方米,其中生产用水17.3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2.8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30亿立方米。
生产用水中,第一产业用水11.32亿立方米,第二产业用水5.01亿立方米,第三产业用水1.04亿立方米。
生活用水中,城镇居民用水1.82亿立方米,农村居民用水1.04亿立方米。
图112003年天津市用水量组成图图12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用水量组成图城市建成区供水量天津市城市建成区的范围指中心市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面积410.9平方公里。
2003年城市建成区总供用水量6.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2亿立方米,地下水0.69亿立方米,其他水源0.02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