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案(必修3)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案(必修3)

(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第七章人类与环境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教案(必修3)第17课时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学考要求知识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 b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 a a课时要求(1)关注温室效应、臭氧减少、酸雨、水体污染、物种灭绝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2)概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

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影响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1)根本原因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温室气体(主要是CO2)排放增多。

(2)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二氧化碳分子能俘获地面辐射的热量,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地球变暖。

(3)气候变暖的危害①全球性的影响a.使南极的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人类的栖息地将会被淹没,更多人受到海潮和水灾的威胁。

b.引起大气环流气团向两极推移,改变全球降雨格局,影响农业生产。

②对我国的影响a.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

b.北方干燥地区干旱加剧。

c.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

d.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

e.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基础设施破坏。

(4)防治措施①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②植树种草。

2.臭氧减少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1)臭氧层的作用吸收对人体和生物有致癌和杀伤作用的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免受短波辐射的伤害。

(2)臭氧减少的原因人类使用的氟利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量减少。

(3)臭氧层空洞的危害①使人类皮肤癌患病率上升,免疫功能将明显减退。

②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减少。

(4)防治措施召开国际会议,制定相应的协议书,限制氟利昂的生产和消费。

3.全球各地普降酸雨(1)酸雨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随雨雪回降到地表就形成酸雨。

所含的酸性产物主要是硫酸和硝酸,pH<5.6。

(2)危害①水体酸化,杀死水生生物,破坏水体生态平衡。

②伤害陆地植物、农作物和各种树木,使树木生长缓慢、易染病害。

③破坏土壤肥力。

④腐蚀金属、建筑物和历史古迹。

⑤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利。

(3)防治措施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或者从燃料中把这些物质去掉。

4.水体污染(1)种类: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土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

(2)危害①使江、河、湖、海的水质恶化,饮用水的质量下降。

②化学肥料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存。

③海洋污染日益严重,给海洋生物带来灾难。

(3)水污染的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源、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工业用水封闭化、采用无水造纸法、无水印染法和建立污水处理厂等。

探究1——归纳概括连线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探究2——理性思维(1)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与治理措施①CO2浓度低时,地球吸收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平衡,地球温度恒定。

②CO2浓度升高,地球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不变,由于CO2俘获地表辐射的热量增多,导致地球散失的热量减少,影响地球的热平衡,使地球变暖。

③防治措施a.减少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b.植树种草、绿色出行。

(2)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答案①原因:N、P等元素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必需元素,水体中N、P含量过多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

②危害:藻类大量繁殖,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等动物死亡,死鱼腐烂后又加剧了水中氧气的减少,正反馈导致水中氧气越来越少,生物大量死亡。

(3)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案臭氧层破坏。

例1(2017·浙江4月学考)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B.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答案 D解析酸雨落入水域,会污染水体,A项正确;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B项正确;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资源短缺,C项正确;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臭氧层破坏后,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将增加,D项错误。

例2(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下列有关人类对全球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B.防治酸雨最有效的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的排放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湿地D.来自电厂的废热不属于水体污染物答案 A二、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下降1.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1)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人类活动。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①野生生物作为食物、衣料、药品、工业原料、遗传资源等,这是生物多样性在实用方面的价值。

②野生生物可作为实验材料,这是生物多样性在科学方面的价值。

③大自然的美景和多姿多彩的野生生物给人类增添了极大的美感和乐趣,并已成为一种娱乐和旅游资源,这是生物多样性在美学方面的价值。

(2)生态价值对保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3)潜在价值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是独一无二的基因库,其特性决不会同其他任何生物重复,现在认为是毫无用处的物种,将来很可能成为极有利用价值的生物。

3.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待野生生物的态度。

例3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范畴的是( )A.遗传多样性B.细胞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 B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故选B。

例4下列措施中,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A.为美化城市环境,可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答案 C解析引入物种不当会造成物种入侵,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所以A、D错误;草原黄鼠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也有作用,不可全部杀灭。

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下列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光化学污染④潮汐⑤臭氧层空洞⑥水俣病⑦酸雨⑧大脖子病A.①⑥B.①⑤⑧C.②③⑦D.④⑧答案 D解析潮汐是海水规律性的涨落现象,属于正常自然现象。

大脖子病是由于缺乏碘元素,而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所致。

水俣病是因为环境中汞这一重金属含量过高所致。

赤潮是海洋被污染而导致缺氧,鱼、虾等生物死亡。

光化学污染是指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一种复杂的光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污染物——光化学烟雾。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C.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D.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答案 C3.(2015·浙江10月学考)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A.泥石流频发B.臭氧减少C.酸雨普降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答案 D解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二氧化碳的全球平衡受到了严重干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

4.(2016·浙江4月学考)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多开汽车B.火力发电C.植树造林D.燃煤取暖答案 C解析多开汽车、火力发电、燃煤取暖会增加空气中CO2浓度,加剧温室效应;植树造林可降低CO2浓度,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5.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大气中CO2增多B.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C.树木的大量砍伐D.海洋石油的开采答案 B解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含有N、P等元素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赤潮发生。

题组一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1.(2017·绍兴模拟)下列关于温室效应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永冻土融化B.植物的分布区发生变化C.农业生产力下降D.北方干燥地区变湿润答案 D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永冻土融化,海平面升高,A项正确;温室效应会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植物的分布将发生变化,B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农业生产能力下降,C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导致北方干燥地区变湿润,D项错误。

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的大量燃烧既可加剧温室效应,又可产生酸雨B.人造含氟制冷剂是造成臭氧层空洞扩大的主要原因C.开发新能源能缓解温室效应,但解决不了酸雨问题D.种植大量吸收SO2的植物,可缓解酸雨问题答案 C解析煤、石油、天然气中含有C和S元素,在燃烧过程中可以产生CO2和SO2,既可以加剧温室效应,又可产生酸雨。

因此,若开发的新能源中不含有C和S元素,既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又可以减少酸雨的发生。

3.(2016·浙江稽阳高三10月)下列现象不会造成酸雨的是( )A.增加核电站数量B.汽车逐渐普及C.推广使用天然气D.早期大量使用蒸汽机答案 A解析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所产生的硫和氮的氧化物,与大气中的水结合而形成的酸性产物,而核电站的核辐射属物理辐射,不会产生酸性气体,不会造成酸雨,故选A。

4.(2017·浙江余姚模拟)下列关于大气中臭氧层减少对地球上生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免疫功能减退B.物种灭绝速度减缓C.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D.农作物减产答案 B解析臭氧层破坏和臭氧层空洞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危害包括:人类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等,A、C项正确;臭氧层能有效地滤去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层减少,物种灭绝速度加快,B项错误;臭氧层破坏,保护地球生物能力降低,农作物将减产,D项正确。

5.雾霾问题已经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

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加重雾霾的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