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振垫道床施工方案

减振垫道床施工方案

深圳地铁7号线轨道工程7310标减振垫道床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地铁7号线轨道工程7310标段项目经理部2015年4月24日目录1 编制依据、原则 (1)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2.1工程概况 (1)2.2主要工程数量 (3)2.3采用标准及规范 (4)2.4工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4)3减振垫道床施工工艺及方法 (5)3.1施工工艺 (5)3.2施工工艺及方法 (5)3.2.1圆形隧道减振垫道床施工 (5)3.2.2矩形隧道线路及道岔减振垫道床施工 (11)3.3减振垫道床施工要点 (15)4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4.1管理措施 (16)4.2技术保证措施 (17)5安全保证措施 (21)5.1思想保证措施 (21)5.2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21)5.3施工机械的安全管理措施 (22)5.4轨道车运输作业安全措施 (22)5.5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23)6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3)7环境保护技术保证措施 (23)7.1环境保护目标 (23)7.2组织保证措施 (23)8节能减排实施保证措施 (24)1 编制依据、原则1.1编制依据(1)现行有效的国家及广东省、深圳市有关地下工程设计、施工规范和规程等;(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7号线BT项目轨道工程7310标项目减振垫道床施工图纸;(3)在以往的地下线减振垫整体道床施工中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和成熟的施工工艺;(4)深圳地铁7号线轨道工程7310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5)现有的施工机械设备及施工技术力量;(6)现场踏勘、调查取得的资料。

1.2编制原则根据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采用先进、科学、成熟的施工方法以及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手段,以满足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为准则,高质量、高标准按期完成地下段减振垫道床的施工内容。

针对减振垫道床的特点、施工重点、难点,安排具有同类施工经验的优秀人员进场组织施工。

以保证减振垫道床施工工期为核心,合理安排质量、安全和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施工。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地下线减振垫道床施工长度共计3925m,另有10组高等减振60-9单开道岔以及2组高等减振60-9交叉渡线。

具体铺设里程见表2.1-1。

表2.1-1 减振垫道床里程表矩形隧道及马蹄形隧道地段减振垫整体道床轨道结构高度为750mm,圆形隧道减振垫道床轨道结构高度为840mm,扣件为弹性分开式扣件,轨枕为钢筋桁架式轨枕。

道床采用C40钢筋混凝土,减振垫道床采用结构钢筋作为杂散电流收集网,在伸缩缝处引出排流端子。

2.2主要工程数量由于全线减振垫道床长度较多,工期较为紧张,因此需根据施工计划合理配置人员及机械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工程数量、机械及劳动力配置详见表2.2-1、2.2-2、2.2-3。

表2.2-1主要工程数量表表2.2-2劳动力配置表表2.2.3机械配置表2.3采用标准及规范《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 10425-9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CJJ49-9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所有材料和工程质量均符合招标时已颁布的现行国家、铁道行业和广东省标准与规范的相应规定和要求。

2.4工程重难点及应对措施1)目前场地交付时间晚,施工工期十分紧张。

针对此情况现场采用如下措施:(1)组织有丰富床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2)提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及时组织减振垫道床施工的材料、施工机具进场;(3)加强现场测量的复核力度,准确控制减振垫道床基底的标高及平整度,避免出现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

(4)合理组织施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及计划。

2)减振垫道床垫施工工艺不成熟,且对基底平整度要求高;隧道内先施工侧墙,后施工垫层,最后施工整体道床,施工工艺较为复杂。

针对减振垫道床施工难点采用如下措施:(1)加大管理组织的力度,提前安排作业面所需的各种轨料的进场;(2)基底及侧墙施工是减振垫道床施工的前提,应及早完成施工,为减振垫道床施工创造条件;(3)减振垫道床施工过程,项目组织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指导。

在施工垫层或侧墙时,技术人员必须全程旁站,确保道床基底的标高及平整度。

3减振垫道床施工工艺及方法3.1施工工艺圆形隧道减振垫道床分两步施工,第一步为道床基底混凝土施工,第二步为减振垫道床施工。

道床结构见图3.1-1。

矩形隧道减振垫道床分三步施工,第一步为侧墙施工,第二步为垫层施工,第三步为浮置减振垫道床施工。

道床结构见图3.1-2(见下页)。

图3.1-1圆形隧道断面示意图3.2施工工艺及方法3.2.1圆形隧道减振垫道床施工1)圆形隧道减振垫道床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2-1。

施工准备基标测设基底施工减振垫铺设铺设水沟盖板切割减振垫铺设减振垫减振垫二次密封密封条安装轨排架设及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生图3.1-2 矩形隧道断面示意图图3.2-1 圆形隧道减振垫道床施工工艺流程图2)圆形隧道减振垫道床工序及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根据施工计划及施工要求,提前安排人员进场,进行技术交底、安全培训等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基标测设:道床混凝土施工前,先将底板清洗干净,设置控制基标,测设加密基标。

基底处理完经监理确认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3)基底施工道床垫基底采用平基底,在施工前有项目技术人员测设标高控制桩(见图 3.2-2),确定基底浇筑高度,浇筑后的基底(见图3.2-3)应满足以下要求:①基底表面平整光滑不能有明显的尖锐凸起及坑洼。

②表面平整度要求3mm/1m。

③隧道内应保持整洁、基底无明显积水、无淤泥及裸露钢筋头等杂物。

基标基标图3.2-2基底断面示意图图3.2-3浇筑完成后的基底(4)铺设减振垫减振垫铺设分四步:①减振垫的切割:减振垫切割前应按照减振垫铺设范围(要求在盾构边墙用墨线标记道床高度),准确计算道床横向底面面积,要求切割完的减振垫边角平直,以保证铺设后整体美观。

②减振垫铺设:减振垫铺设采用横铺方式(垂直与线路方向铺设),减振垫间衔接的缝隙宽度小于等于10mm,在遇截面改变时,减振垫切割成相应的形状,采用重叠条覆盖减振垫缝隙,然后用三排铆钉固定减振垫。

③减振垫二次密封措施:减振垫铺设就位后,在安装Z字型密封条之前,将道床两侧减振垫外围采用尼龙布加以包裹,这样长时间运营条件下,及时密封条局部破坏,尼龙布也可阻止泥沙进入减振垫下部。

④安装Z字型密封条及观察筒。

在厂家指导下完成Z字型密封条后,在基底水沟上方每12.5m设置一处检查孔及盖板(即每块道床板中部),该位置减振垫留孔,检查孔应放置在减震垫上方,不得穿透减振垫,以免形成刚性接触,影响减振垫功能的实现。

图3.2-4减振垫切割图3.2-5 减振垫的铺设图3.2-6 减振垫连接图3.2-7 减振垫连接图3.2-8 减振垫边缘包裹图3.2-9 铺设减振垫后的基底(3)轨排安装西丽湖站前后双线SXDK0+160~SXDK0+720段轨排在隧道内组装,其余减振垫道床轨排于安托山战后铺轨基地处进行组装。

基地处轨排组装技术要点:一是配轨,事先丈量钢轨,将长度误差标注在钢轨上,并进行统计,配轨时合理选择左右股钢轨,消除误差影响,曲线地段根据曲线设计要素选取合理的标准缩短,保证钢轨接头符合规范要求。

二是控制钢轨接头与轨枕的位置关系。

根据线路的要素选择合适的缩短轨与标准轨配合,保证钢轨接头符合规范要求。

三是轨距和扣件扭紧力矩。

在组装轨排时控制好轨距是关键,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调整轨距,保证轨距的正确。

扭紧力矩关系到线路成型后的状态,要确保扭紧力矩符合设计要求。

四是轨枕和钢轨的垂度,避免轨枕的歪斜。

五是在摆放轨枕时,要清理螺旋套管内的杂质和积水。

吊装轨枕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轨枕。

隧道内散铺法轨排组装主要控制轨枕的方正,扣件安装扭矩力必须达到要求,扣件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

(4)铺设道床底层钢筋轨排架设后铺设道床底层钢筋网片,采用在底板边面弹墨线,以控制钢筋位置,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进行绑扎或搭接焊接。

控制要点:保证钢筋焊接质量和焊缝长度、焊缝高度、钢筋搭接长度。

(5)轨排几何状态调整轨排安装架设后,用接头夹板将钢轨与前一段钢轨联接,安装钢轨支撑架,在钢轨支撑架的丝杠外圆套上PVC管,PVC管须高于道床面,在轨排架设时,为防止钢轨支撑架立柱下部减振垫形成局部受力现象,在立柱位置的减振垫采用钻孔的方法,将立柱直接落于基底上。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対支架孔进行及时封堵,封堵时先用海绵或土工布填充支架孔底部,填充厚度为5-8cm,然后浇筑混凝土。

(6)绑扎道床钢筋及防迷流焊接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进行绑扎或搭接焊接;上层纵向钢筋要穿过轨枕预留孔,轨排就位后进行纵向钢筋焊接。

所有的纵向钢筋的搭接采用单面焊,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10倍,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并根据设计要求设立伸缩缝位置并进行防迷流钢筋焊接,具体要求:①每隔5米选上下层各一根横向钢筋与所交叉的所有纵向钢筋焊接②在每条线路垂直轨道下方分别选二根纵向钢筋与所有横向钢筋焊接。

道床每隔12.5m、小半径及大坡度地段(R≤500m,i≥20‰)每6m设一道伸缩缝,伸缩缝处设置埋入式端子,将其与道床最外侧纵向钢筋和箍筋焊接。

(5)立模道床端模采用木模,立完后的模板需平直。

(6)混凝土浇筑设置在减振垫铺设范围内的加密基标,在混凝土浇筑前需全部拔出,并将减振垫破损处用搭接条或胶带密封,以免影响减振功能的实现。

在混凝土浇筑前采用轨检小车精调轨道。

施工时采用泵送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施工,采用插入式混凝土振捣器振捣,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特别是轨枕处加强振捣。

整个浇筑过程中不得碰撞钢轨支撑架,并随时检查,以确保钢轨位置准确。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进行养护,并及时清理钢轨支撑架、钢轨、扣件上的混凝土残渣。

3.2.2矩形隧道线路及道岔减振垫道床施工1)工艺流程图(见图3.2-9)图3.2-10工艺流程图2)矩形隧道减振垫道床工序及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同圆形隧道,不再赘述。

(2)基标测设:基标测设与圆形隧道相同,不再赘述。

(3)两侧挡墙施工:矩形隧道减振垫整体道床结构,在道床两侧设计有两侧挡墙,在铺设减振垫前,首先进行两侧挡墙施工,然后在挡墙与基础弯角处做成75mm×75mm倒角,以保证减振垫铺设时与基底面密实,如遇结构腋角影响,则直接采用结构腋角作为斜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