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道床施工
一、整体道床施工准备工作
1、仰拱表面进行凿毛。
使用风镐对仰拱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凿毛深度在10~20mm,有利于道床板与仰拱面的咬合。
凿毛后用罐车运水对仰拱表面进行清洗干净。
2、道床板钢筋的弯制。
由于王家岭隧道为单线隧道,洞内施工面狭窄,计划道床板钢筋的弯制在洞外进行。
每块道床板钢筋采用φ16mm螺纹钢筋,下层有纵向钢筋16根,上层有纵向钢筋9根,每根长度为6281mm;横向钢筋下层有31根,上层有11根,长度2883mm。
钢筋的弯制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
钢筋表面不得有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3、龙门吊的组装和钢轨的铺设
每一组轨排长度为6250mm,一般10组轨排为一个循环。
现有轨排22组,为进行循环作业,计划单侧使用钢轨200米,使轨排有3个循环的作业长度。
使用道木600块,道钉600根。
4、测量人员测量。
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放线,直轨面线和法线每6.25米一组,有利
于轨排的粗调。
测量完成后进行技术交底,交现场领工员,监督现场施工人员按技术交底进行施工。
轨排粗调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精调工作。
二、整体道床主要施工工艺
1、轨枕的运输及安装
轨枕运输采用平板车运到洞内工作面。
装轨枕时采用挖掘机吊装。
轨枕运输水平放置,每两层轨枕间用两根垫木分开放置,要求垫木上、下对齐,支点位置在轨下正中。
在洞内卸轨枕时使用龙门吊。
轨枕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严禁碰、撞、摔,严禁吊运轨枕中部。
安装轨枕前应检查轨排固定架和横梁,保证其状态良好。
检查轨枕,保证各个接触面清洁,不得有杂物。
轨枕安装时使用龙门吊将轨枕吊装到工作平台上,轨枕间距基本符合轨排间距要求。
轨枕吊装到工作平台后,使用龙门吊将轨排吊到工作平台上部,使轨排悬空,调整到与工作平台上轨枕相符合,将龙门吊落下。
用小撬棍调整轨枕,使轨排螺栓能插到轨枕的套管内,使用风动扳手紧固螺栓,扭距控制在200N.m±20 N.m。
2、道床板下层钢筋的铺设绑扎
凿毛后的仰拱面要求用水冲洗,浮砟、碎片、油脂应清除干净,且无积水。
下层钢筋纵向间距为200mm,横向间距为170mm,横向钢筋在下部。
所有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之间采用绝缘卡绑扎,做
好绝缘处理,绝缘性能应满足相互间的电阻大于2MΩ。
钢筋下部采用80mm×80mm×50mm的混凝土垫块支撑,使下层钢筋悬空。
钢筋铺设前,将钢筋表面油污、浮土、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
3、轨排的调运及粗调
使用龙门吊将固定有轨枕的轨排吊运到铺设好下层钢筋的道床板上方,根据技术交底的轨面线和法线的要求,将轨排放下。
轨排间的钢轨轨缝留6-10mm。
将轨排上的每根丝杠拧出,确保钢轨在轨面线的高度时每根丝杠都能接触到地面。
将对轨排进行横向调节的丝杆套在进行上下调节的丝杠上,利用技术交底进行对轨排的粗调。
粗调完成后用鱼尾板与其他轨排固定连接。
绑扎道床板上层钢筋,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采用绝缘卡绑扎,横向与纵向接地钢筋除外。
4、轨排的精调
轨排精调所需仪器设备:精密水准仪、铟瓦尺、轨道尺、测量小车、全站仪、手持微型测量电脑、配套棱镜8个。
全站仪设站
在距离需要测量的单元前15米左右架设全站仪,将棱镜插入CPIII,全站仪前后各4个棱镜,观测一个测回,以保证所有后视CPIII 点的坐标残差在1mm之
内,并保存观测值。
若超限需要增加测回数或查找原因后重测,直到符合要求。
利用全站仪以放样方式检测一个CPIII点,如该CPIII 点测量值与设计值三维坐标差小于1mm,即可对测量小车进行测量。
用轨道尺对该循环第一组丝杠处钢轨进行测量,将测量数据输入手持微型测量电脑。
用精密水准仪测量上循环最后一组丝杠处和该循环第一组丝杠处的高程,将测量数据与测量小车测量数据以及设计高程的数据进行对比,确认无误后方可用测量小车进行测量。
测量小车第一遍精调采用跟踪程序,对每一处丝杠进行高程和中线的调整,高程和中线与设计偏差均控制在0.5mm内,精度达标后,索定该处丝杠和丝杆。
第一遍测量完成后,要对该循环再次进行一次跟踪测量,第二遍跟踪测量完成后,要进行第三遍定点测量,保存测量数据,该数据用于整体道床内业资料。
5、立设模板
道床板的厚度为300mm。
立设边模板和施工缝,边模板采用300mm高度的槽钢。
混凝土施工模板应内侧面平整,模板间接缝严密,模板和支撑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
6、其他
每块道床板有2个不锈钢接地端子,按技术交底要求进行焊接。
纵向接地钢筋与横向接地钢筋的焊接。
对悬空的丝杠拧紧。
对丝杠
涂抹黄油。
专职人员对道床板上层钢筋和下层钢筋的绝缘性能进行检查,如果绝缘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需要检查该块道床板内的绝缘卡,及时补救。
7、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前要对轨枕的表面和钢轨进行保护,建议保护轨枕使用木盒子将轨枕上部盖住,使用风筒布或者防水板将钢轨进行掩盖。
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水泥、砂、碎石经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发生变化时,必须重新选定配合比。
混凝土的拌制严格按照施工配料单施工,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坍落度。
混凝土的运送应与施工进度相适应,并确保混凝土在运送过程中不产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以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的发生。
混凝土的运输、浇筑、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混凝土的浇注使用混凝土罐车,将混凝土放进料斗内,使用龙门吊吊动料斗浇注混凝土。
配备2台振动棒振捣混凝土,振捣时要注意不要振掉绝缘卡等。
在混凝土浇注1小时左右,在水泥浆体硬化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
消除前面振捣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下沉与钢筋脱离而产生的空洞和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均匀性和抗渗性。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人工用木抹子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初次抹面,混凝土初凝前人工用铁抹子进行二次抹面和压光,表面应按技术交底要求设置横向排水坡。
8、混凝土养生、拆模
混凝土浇注后,应避免与流水相接触,并在12小时内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期不少于7天。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才能拆模。
道床板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后,才能拆除轨排和丝杠,拆除轨枕螺栓后要及时将轨枕螺栓孔盖上,丝杠拆除后遗留下的螺栓孔采用高强度无收缩砂浆封堵。
拆除后的丝杠、模板等要及时清洗,并涂黄油保存,检查出的受损部件要及时更换。
人工用钢抹清除轨枕上的残留的灰浆,用扫帚及时打扫干净,用小推车推出。
对道床板上不平整部分使用打磨机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