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湖北省安陆市王义贞镇初级中学
安陆市王义贞镇初级中学,位于湖北省安陆市的西北山区,与钱冲银杏国家森林公园相邻。
革命的热土(新五师旧址)培育了勇于奋进的王义贞人。
目前王义贞镇初级中学的办学质量在安陆市、孝感市可圈可点。
中考综合排名连续11年位居安陆市前列,养成教育成果丰硕,总务后勤工作走在了湖北省的前列,阳光体育运动受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表彰。
近五年来,王义贞镇初级中学获得安陆市级表彰十九项,获得孝感市级表彰九项,获得湖北省级表彰四项,获得国家级表彰一项。
优秀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学校每学期总要接待好多外地学校前来交流经验或观摩学习。
现在的王义贞镇初级中学,办学质量每年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在“生态质量”建设的引领下,沿着“和谐稳定求发展、创造特色求发展、全面提升追求发、追求卓越求发展”四步走战略,稳步前行,成为孝感市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
一、美的校园环境,闪亮您的双眸
红梅映日笑,校园百花闹。
大山深处的王义贞镇初级中学更似一座大花园,茶花树吐绿,红叶石兰叠翠,月季花飘红……这样的景象归结于我校生态校园的打造。
学校坚持“整体规划、立体设计、细处
雕琢”的生态校园工作思路,整体规划了绿化带,不再是填鸭式“缝缝补补”;引进了许多珍贵的绿化品种,不再是点缀式的“随随便便”;启动了师生认养制,不再是管理中的“松松垮垮”,极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誓将学校打造成为师生生活中美丽的花园,温馨的家园、学习的乐园!目前学校共斥资二十三万多元购买花草树苗(有南京红、红梅、樱花、茶花、紫薇、月季、牡丹、桂花、红叶石兰等十几个品种。
),打造花圃1200多平方、植树1500余株。
在校园绿化上,基本上做到全年有绿色,四季有花香。
常绿树与落叶树相间,四季鲜花与绿草映衬。
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浸染着绿色生态教育。
我校在注重生态校园打造同时,也注重文化校园的打造。
学校按照“理念先进、内容新颖、形式丰富、特色突出、效果显著、师生认同”的思路,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整个学校在物质性文化建设中始终高举“积极向上,崇尚真美”的旗帜来进行,不搞花架子,不唱高调子。
在注重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我校也积极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如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专门开辟了两块重要阵地,一块是党员示范岗,主张用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引领其他教师的成长;一块是名师墙,提倡教师用爱心撒播智慧,用奉献成就辉煌。
为了加强学风建设,我们务实开展了星级学生评比活动,成立“校星”联盟,提倡刻苦攻读,反对虚度光阴。
提倡锐意进取,反对不求上进。
学校将评选出来的各级别各类星级学生予以公示表彰,星级学生评选栏定期进行更换。
为突出校园的温暖,寝室的温馨,我校将创建“寝室特
色文化”作为我校寝室管理的突破口,使学校在寝室内务管理中凸显亮点,张扬学生个性。
二、美的教育品质,扣住您的心弦
大山深处的王义贞镇初级中学,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规范办学,提高效率;坚持培养素质,打好基础……在清晰的办学思路、有效的课程管理的推动下,学校在生态质量建设的道路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
1、培养素质,开阔视野。
学校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观念,以生动活泼的德育活动激发人,以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人,强化德育管理,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不断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把思想教育渗透于课堂,溶解于平时各环节之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班队课、思品课、板报、图片展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今年我校的“经典诵读照亮人生”读书活动和体育艺术节更是精彩纷呈。
我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追求生态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学校坚决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
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实施严格的常态化管理。
学校通过严格限制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使教师主动想办法去提高课堂效率,这样的规定更给了学生充足的课外活动时间。
自2012年以来,学校每学期的体育艺术节,师生持续展示的时间都在一个月以上。
学校曾经派运动队参加安陆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和篮球运动会,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第二名的
好成绩。
安陆教育局在安陆二中举办的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中华魂演讲比赛活动中,我校的张小赛同学勇夺初中组第一名,随后代表安陆市参加孝感教育局组织的中华魂演讲比赛获得第二名。
我校不仅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还十分重视学生思维创新、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校学生郭成获得共青团省委、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二届“湖北省中学生文华科技品学奖”。
我们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绝大多数学生,与城市同龄孩子相比,每天获得的时事信息比较贫乏,综合素养也偏低。
这种情况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王义贞中学开发了《新闻联播》课程。
学生看完之后,用15分钟的时间写感言,学生感言由本班语文老师批阅。
学校政教处、团总支负责每天监督考核。
每学期组织感言评比,评选出优秀班级和年级的“新闻星”学生。
还以年级为单位,把评选出来的精彩新闻评论,以简报的形式集中印发给学生。
实践证明,这一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帮助是很大的。
另外还立足于农村孩子的成长实情,开发心理校本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2、立足现实,做好课改。
学校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利用校本培训,学习洋思中学、衡水中学办学思想,专门组织较大的团队远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
历经艰辛探索,形成了符合校情的“五步教学模式”:“学生预习----点拨引导----分层运用----交流展示----小结提高”。
实践的效果显示,这样的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参
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教学面向全体的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2015年,我校198名学生参加中考,孝感高中正式录取12人,安陆一中正式录取62人,重点高中升学率达37.4%。
孝感市教育局授予我校2015年中考文化成绩合格率“先进学校”。
3、面对问题,做好研究。
作为农村偏远地区寄宿制学校,我校半数以上的是留守孩,相当多的学生生活、学习缺乏良好的习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学校成立了《农村中学生生活、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组。
他们按照预定的时间,全员走访和摸底。
他们不但了解了本校学生生活、学习习惯的现状,还找到了学生各类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
找到具体问题后,课题组积极研究,实践、反思、总结。
随后,王义贞镇初级中学学生生活、学习所有的习惯要求、常规考核、评价细则全部出台。
五年来,“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得到了全体师生的认同。
针对山区学生阅读面、阅读量都很狭小的实际,结合学校制定的学生学习习惯要求,2011年我校完成了《百科知识阅读与初中生学习态度的研究》省级课题研究,使我校的语文学科的教学,走在了安陆市乃至孝感市的前列。
随着学校进一步发展,201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余凯教授的指导下,学校正在进行《农村中学探索生态质量建设的几点体会——以王义贞中学为例》的课题研究。
从学科到学校,这样一系列的课题研究,调动了教师们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内涵。
三、美的学校团队,走进您的心田
我校在2010年就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工作目标。
为了打造和谐团队,学校团队建设首先从校委会成员抓起,要求管理人员以身作则,对管理人员品德的要求重于能力的要求,要求所有管理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力弘扬团结和谐的校风,坚决遏制了不利于团结和谐的一切因素。
“其身正不令则行”。
性格朴实而勤奋的镇中人,看到学校管理人员团结敬业地工作时,他们也自觉地融入了这样的氛围。
年龄偏大、身体有恙的老师,他们不甘落后,挥洒汗水,为了学校持续发展贡献余力;学校绝大部分的中年老师,稳健地肩负着学校美好的梦想,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每年来到我校的年轻老师,总能快速的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目前教职工们,讲团结、比奉献蔚然成风。
在“构建和谐校园”建设的氛围中,我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团结奋进。
曾经有一个来访的团队客人感慨地说:“像王义贞镇初级中学这样的教师队伍,恐怕难得找出第二所这样的学校……”
大山深处的安陆市王义贞镇初级中学,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遵循教育规律,更新办学理念。
在“和谐稳定求发展、创造特色求发展、全面提升求发展、追求卓越求发展”四步走的道路上,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各项管理更加精致,课程管理更加有效,团队文化越来越好。
有了这样的局面,王义贞镇初级中学,在生态质量建设的道路上,一定会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一定会成为更加美丽璀璨的教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