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王朝之曹雪芹与《红楼梦》
清代是中国文化史上名家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就是其中最光彩夺目的篇章。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在思想和艺术性上,都达到古典小说的艺术顶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曹雪芹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小说大师,为我国古典文化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曹雪芹,名沾,字芹圃,雪琴是他的号,他还有“梦阮”“芹溪”两个号,意在表明自己不拘世俗,无意功禄。
曹雪芹是汉人,却有着皇家家奴出身,他的祖上是内务府包衣旗下左领人,负责管理皇家的各种事务。
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奶妈,与皇家有哺乳之恩,康熙主政天下以后,曹家逐渐腾达。
康熙二年,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被派往南京出任江宁织造,常往南京,专门为皇家办理龙衣凤帔之类的日用品。
不久又被赐予正一品衔,江宁织造是个肥缺,油水极足,曹雪芹的的祖父曹寅与康熙是奶兄弟,关系更是非同寻常,不仅继任其父亲职位,还兼任过两淮巡盐御史,后来,由于康熙的一手操办,曹家还将女儿嫁给皇家后代,成了皇家的姻亲,地位极其显赫。
康熙六次南巡,曹家四次接驾,并在曹家下榻小憩,曹雪芹的父亲接任曹寅的职位不久就去世了,曹雪芹是他的遗腹子,孤儿寡母的曹家逐渐衰落。
雍正时期,曹家被抄家罢官,迁居北京,从荣华富贵的童年走出来的曹雪芹,经历了世态炎凉,加深了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与洞察。
到了北京以后,曹雪芹开始读书,结交了一批同病相怜的贵族知识分子,并开始了诗酒村野、书画民间的生活。
根据现有研究表明,
曹雪芹是在极度贫困中写作《红楼梦》的,喝薄粥,披褐衣,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十多年的辛劳凝聚成一部煌煌巨著。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风月宝鉴》,成书时间大致在乾隆当政的前二十年间,《红楼梦》原计划写120回,曹雪芹只写了前80回就去世了,后四十回由高鹗续写而成。
全书以贾家荣宁二府为中心,从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众多人物的活动,具体解剖了贾府由盛而衰的深刻原因。
小说充满了个性解放色彩,对中国18世纪帝国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批判,尤其是在描写轻年女性,对婚姻自由、地位平等的追求方面,达到当时世界前沿水平。
曹雪芹是一个写人物的大师,上至帝王,下至奴婢、优伶,全书共写了5000多人,其中女性的描写与刻画尤见功底。
小说中女性大都不乏才华,却命比纸薄,难逃沦为男性附庸结局,元春随然贵为皇妃,却终日寂寞如海,空耗人生,迎春嫁后整天受气,在悲恨中离开人世,黛玉被逼死,巧姐被拐卖,至于尤二姐、尤三姐、香菱、思棋等等成为男性社会的牺牲品,小说就是这样,通过女性形象塑造,对男尊女卑的等级制度,封建伦常进行了文化抨击,表达了一种类似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人本主义的诉求。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是我国精英文化的典范之作,小说结构严谨、语言洗炼,描述情趣盎然,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晴雯等人,是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画廊中闪闪发光的人物,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在人类文化史上永远如
日月高悬,与天地同辉。
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元1763年,曹雪芹因贫困交加,在除夕的炮竹声中,为他才华横溢的一声,画上了一个凄凉的句号,年仅47岁。
备忘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