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报关与海关概述
海关检查权的行使
注:“两区”指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
检查对象 进出境运输工具
检查区域 “两区”内 “两区”外 “两区”内
授权限制 海关有关部门可直接行使 海关有关部门可直接行使 须经海关关长批准,方可由海关有 关部门行使 海关有关部门可直接行使 须经海关关长批准,方可由海关有 关部门行使;行使检查时,当事人 应在场;当事人未在场时,须有见 证人在场;不能检查公民的住所。 海关有关部门可直接行使
通关的概念
通关的含义比报关的含义广。 比如,在进出境活动中,有些进出口货物不仅要接受 海关管理,还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接受其他 进出口管理部门的管理,向进出口检验、检疫等有关 部门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和 其他检验、检疫手续。此外,受许可制度管理的进出 口货物还应先向有关部门办理许可证件,然后再到海 关办理报关手续,海关凭许可证件验放。
2006年9月25日,张某向北京海关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并附带行政赔偿请求。 张某提出,其未携带任何违禁物品或者应当向海关申 报的物品正常通关,却遭到海关违法实施人身扣留长 达近10个小时,给其精神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化验的 结果也证明机场海关对其实施的扣留是没有任何事实 根据、极其错误的,因此,张某请求复议机关确认机 场海关对其实施的扣留行为违法,并责令机场海关赔 损失费1万元整。
审批权限! 行政许可权 税费征收权 行政监督检 查权 海关权利 内容 扣留权 检查权 滞报、滞纳征收权 查验权 提取货样、施加封志权 查阅、复制 权 查问权 行政强制权 查询权 佩带使用武 器权 行政处罚权 其他行政处 理权 稽查权 强制扣缴和变卖抵缴关税权 税收保全 抵缴、变价抵缴罚款权 连续追缉权 其他特殊行政强权 提取货物变卖、先行变卖权
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 “两区”外 “两区”内 有藏匿走私嫌疑货物、 物品的场所 “两区”外
走私嫌疑人
பைடு நூலகம்“两区”内
扣留权
海关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行使扣留权: 海关在下列情况下可以行使扣留权:
① 违反《海关法》或者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进 出境运输工具、 货物和物品以及与之有关的合同、 发票、账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录音 录像制品和其他资料,可以扣留;
海关的性质
立法权 1.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直属机构) 司法权 行政管理权 性质 海关 范围:进出关境及与 之有关的活动; 2.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 对象:运输工具、货 物、物品。 3.海关的监管活动是国家的行政执法活动。 (依据《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
国境与关境
注意:进出境通常 指进出关境 关境:是各国海关 统一的概念,指适 用于同一海关法或 同一海关管理制度 的领域。 国境:指一国行使 主权的领土(含领 空、领海)范围的 境界。
扣留权( 扣留权(续)
② 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对有 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 经直属海关关长或者其授权的隶属海关关长批准,可 以扣留;对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时间不得超过24小 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48小时; ③ 在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以外, 对其中有证据证明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货物、物 品,可以扣留。
4旅客带300余本《圣经》入境 海关依法处理 旅客带300余本《圣经》 300余本
2008年8月17日昆明海关在对4名美籍旅客携带入境物品查验 时,发现其携带315本中文版《圣经》未向海关申报。鉴于上 述数量明显超出自用合理数量范围,且当事人又无法出示批 准进境有关证明,海关对超出自用合理数量的宗教印刷品进 行代保管处理,要求其取得相关批准证明后再行办理海关通 关手续,或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物品的退运手续。 我国海关对个人携带、邮寄进境的宗教印刷品及音像制品在 自用、合理数量范围内的,准予进境。根据国家宗教事务局 发布的《宗教事务方面部分行政许可项目实施细则》第四项 “外国人携带用于宗教文化学术交流(超出自用数量)的宗 教用品入境审批”第六条规定,“自用数量的范围指每种1至 3个基本单位(本、册、盒等)。”4名旅客携带的《圣经》 已经明显超过了规定的数量。
海关有权实施人身扣留吗? 海关有权实施人身扣留吗?
2006年9月20日,旅客张某乘坐晚班飞机由泰国飞抵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她选择走无申报通道过关。 当班海关关员将其截停,询问其是否有需要申报的物 品。张某表示自己去泰国是旅游,未携带任何需要申 报的物品进境。旅检关员随即对其行李物品进行了检 查,发现一瓶洋酒,且性状可疑:酒液中混杂着其他 物质并呈分离状态。
货物与物品的区别: 货物与物品的区别:
1.贸易性与非贸易性 1.贸易性与非贸易性 2.是否存在协议 2.是否存在协议 3.管理办法不同 3.管理办法不同 货物---进出口税则 物品---入境旅客行李物品与个人邮递物品进口税税 率表
代理报关
根据代理报关法律行为责任承担者的不同,代理报关 又分为直接代理报关和间接代理报关。 直接代理报关 ——是指报关企业接受委托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 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 间接代理报关 ——是指报关企业接受委托人的委托以报关企业自身的 名义向海关办理报关业务的行为。
张某情绪激动,表示了极大的不满,拒绝在《扣留决 定书》上签字。缉私局有关工作人员在注明这一情况 后,将其送入扣留室,并通知了张某家属。 次日上午9时许,北京市公安局毒品检测中心检测排除 了酒液中含有可卡因的可能。 得到这一检则结果,首都机场海关立即于当日9时20分 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解除扣留走私犯罪嫌疑人 决定书》,解除了对张某的扣留。
进出境物品报关的基本内容
不超过免税限 额(自用合理 数量原则)
绿色通道 行李物品 红色通道 物品 邮递物品 报税单+绿 色标签
不适合在绿色通 道的物品,需要 填写《进出境旅 客行李物品申报 单》
进境旅客申报: 进境旅客申报:
(一)动、植物及其产品,微生物、生物制品、人体组织、 血液制品; (二)居民旅客在境外获取的总值超过人民币5000元(含 5000元,下同)的自用物品; (三)非居民旅客拟留在中国境内的总值超过2000元的物品; (四)酒精饮料超过1500毫升(酒精含量12度以上),或香 烟超过400支,或雪茄超过100支,或烟丝超过500克; (五)人民币现钞超过20000元,或外币现钞折合超过5000 美元; (六)分离运输行李,货物、货样、广告品; (七)其它需要向海关申报的物品。
二、海关的管理体系与机构
国务院 海关总署 直属海关 集中统一的垂直 体系:统一管理 全国海关机构和 人员编制、财务 及其业务。
隶属海关
海关的设关原则
《海关法》:“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口岸和海关监管业 务集中的地点设立海关。 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
三、海关权利特点与内容
1、一般行政权利(单方性、强制性、无偿性) 2、特定性(只实用与进出关境监督管理领域) 海关权利的特点 3、独立性(只对上级海关负责,不受行政区划 影响。) 4、效力先定性(一经作出,就推定其合法。) 5、优益性(表现为行政优先权、行政受益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境印刷品及音像制品监管 办法》第十条规定,超出个人自用、合理数量进境或以其 他方式进口的宗教类印刷品及音像制品,海关凭国家宗教 事务局、其委托的省级政府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 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予以征税验放。无相关证明 的,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 第二十条规定,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 进出境,未向海关申报但没有以藏匿、伪装等方式逃避海 关监管的,予以没收,或者责令退回,或者在海关监管下 予以销毁或者进行处理。 昆明海关依法对当事人作出解释说明,但4名旅客仍拒绝在 “海关代保管物品凭单”上签字,并拒绝离开海关监管现 场。经过海关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与劝说,8月18 日17时 50分,该4名旅客按照海关有关规定办理了通关手续,离开 海关监管现场。
第二节 报关
一、报关的概念
报关 ——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 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 理货物、物品、或者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 事务的过程。
通关的概念
通关与报关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同:两者都是对运输工具、货物、物品的进出境 相同 而言。 区别:报关仅指向海关办理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手续, 区别 而通关不仅包括海关管理相对人向海关办理有关手 续,还包括海关对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依 法进行监督管理,核准其进出境的管理过程。
2003年10月28日,某海关对该公司立案调查,并根据 《海关法》第六条的有关规定,于同日扣留了涉案货 物。 案件调查期间,因在扣大豆不宜长期保存,某海关于 2004年2月26日委托拍卖机构将该批货物先行变卖, 同时制发《先行变卖通知书》,告知当事人对涉案货 物先行变卖的有关情况。 某公司不服上述处理决定,向海关总署申请行政复议。
直接代理
我国报关企业大都采取该形式。
法律后果直接作用于 A公司自己承担,报 关企业也要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
委托 A进出口公司 B代理报关
我为A公司 报关
海关
间接代理
法律后果直接作 用于代理人—— 报关企业
委托 A进出 口公司 B代理 报关
B代理报关公 司名义
海关
只适用于经营快件业务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 只适用于经营快件业务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
先行变卖行为违法? 先行变卖行为违法?
某公司认为,该公司进口申报行为是否违法尚在调查 之中,根据《海关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无论涉案 行为是否违法,在正式作出处罚决定前,海关无权处 理进口货物。 某海关在未查明有关事实的情况下,提前变卖扣留货 物,且变卖所得远低于货物实际价值,该海关上述行 政行为违反了《海关法》的有关规定,使其遭受了重 大经济损失,严重侵犯其合法权益。该公司请求复议 机关依法确认某海关先行变卖行为违法,并责令该海 关赔偿其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