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法课件
3.70年代中后期发展了高效薄层色谱。80年 代以后发展了薄层色谱光密度扫描仪,和各 步操作的仪器化,并实现了计算机化。
2020/2/9
2
4.薄层色谱与高效液相色谱的差别(特点)
? 固定相和流动相
?TLC——流动相流动靠毛细作用力, 流动相选择较少受限制,固定相不用 再生。而 HPLC是在封闭的系统内, 流动相流量靠泵控制,溶剂选择受检 测器限制,固定相需再生。
? 样品处理
?TLC要求没有HPLC严格。
2020/2/9
3
? 色谱分离 TLC可同时分离多个样品 ,并可采用相同或 不同溶剂进行同向或双相 多次展开,通常采 用正相色谱,色谱后 衍生化方便 。
? HPLC一次只能分离一个样品,通常采用 反相色谱,色谱后衍生化受限制。
? 对污染物抗受力强
?TLC——颗粒物质、腐蚀性物质、不 可逆吸附物质均无影响。
W1 ? W2
W
4 Rf
2020/2/9
9
R ? 2L0? Rf ? L0? Rf ? n ? Rf
W1 ? W2
W
4 Rf
R 1.00 0.75 0.5 0.25 0
0.1 0.3
Rf=0.3,R 最高 Rf在0.2-0.5,R 变化不大 Rf﹤0.1或﹥ 0.7,R下降
0.5 0.7 0.9 Rf
?含有荧光指示剂的商品吸附剂以“F”表示,
并以下标注明其激发光波长。例 硅胶
HF254
2020/2/9
14
4.薄层板涂铺要求:均匀、平整、无气泡引起 的凹坑和龟裂。例:
? 硅胶板(粒度10~40um)
?硅胶G—将硅胶置研钵中,加入少量水, 研磨均匀,至无结块和气泡,再加入比 例量的水(一般为1份固定相与3份水), 迅速研磨均匀,立即涂铺。
两峰顶距离
两个斑点宽度的平均值 两峰底宽度的平均值
? 2d ? 2(LS2 ? LS1 ) ? 2L0? Rf
W1 ? W2
W1 ? W2
W1 ? W2
2020/2/9
8
假定W1 ? W2 ? W
则R ? 2L0? Rf ? L0? Rf
W1 ? W2
W
另有n=16[Ls/W] 2
则R ? 2L0? Rf ? L0? Rf ? n ? Rf
7.薄 层 色 谱 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
2020/2/9
1
7.1 概 述
1.1938 年俄国人首先实现了在氧化铝薄层上分离一 种天然药物。 1965年德国化学家出版了“薄层色 谱法”一书,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
2.因TLC法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分离效率 高,结果直观,很快被用作定性和半定量的 方法。
2.分离效能参数
?理论塔板数 n=16[Ls/W] 2 ,考虑静 态扩散引起的起始斑点半峰宽的影 响引入真实塔板数(n真实 )
?n真实 =5.54[Ls/(b0.5 - b0 )] 2
? b0.5为样品斑点半峰宽, b0样品起始斑点 半峰宽。
? 塔板高度h真实= Ls/ n真实
2020/2/9
7
3. 容量因子(K')
2020/2/9
10
7.3 薄层色谱系统及其操作技术
一. 薄层色谱系统组成 1. 薄层板
(1)未改性固定相 ? 硅胶—为使用最广泛的薄层材料 ? 氧化铝—有碱性、中性、酸性 ? 硅藻土—为化学中性吸附剂 ? 纤维素—天然多糖类 ? 聚酰胺—为特殊类型有机薄层材料,对能 形成氢键的物质有特别的选择性。
2020/2/9
11
(2)表面改性固定相
?疏水改性硅胶——化学键合烷基
?亲水改性硅胶——引入氨基、氰基、二 羟基等,薄层板极性介于极性吸附剂和 疏水改性剂之间(极性次序:硅胶﹥氨 基﹥氰基﹥二羟基﹥ 反相)。
?表面改性纤维素——乙酰化纤维素
(3)药典收载的固定相有:硅胶类、硅藻土 类、氧化铝类、微晶纤维素类等。颗粒直 径一般要求10 – 40 um。
容量因子: 分配达到平衡后,组分在固定相的量(WS) 与流动相中的量(Wm)之比。
K' = WS / Wm = (cS / cm )(Vs/ Vm) =K(Vs/ Vm)
其中K = cS / cm ,表示分配系数,即分离达到平衡时,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的浓度之比。
4.分离度
R ? 两个斑点中心距离 ?
?HPLC—— 颗粒物质、腐蚀性物质、 不可逆吸附物质均有大的影响。
2020/2/9
4
7.2 薄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 1.保留参数( Rf值)
? 用来表征斑点位置的基本参数是保留因子,
通常称作 比移值 ,用 Rf表示。
? Rf=Ls/L。,
L。
样品
Lr
原
W
点
原 点
参 比
前 沿
RS
Ls
2020/2/9
2020/2/9
13
(2)有机黏结剂——羧甲基纤维素钠 (CMC)、淀粉、聚乙烯醇、高分子聚合 物等。其特点是薄层强度高、使用方便, 但不能用浓硫酸作显色剂。
(3)荧光黏结剂——在吸附剂中添加某种荧光 指示剂,常用的荧光 素、硫化镉、阴极绿等。
?在366nm有荧光的指示剂如彩蓝等。
5
? 注意:
a.同一物质在不同展开方式中得到的比移 值是不相同的。
b.在同样溶剂的重复n次的多次展开后的 比移值(Rf)n=1-(1-Rf)n 。
? 相对比移值(Rx) ? Rf测量中一个重要的误差来源是难以确 定溶剂前沿的位置,因此,引入相对比 移值(Rx)。 Rx=Ls/Lr
2020/2/9
6
2020/2/9
12
2.载板——玻璃板,放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 浸泡数小时,除去玻璃表面的油污。然后 充分漂洗干净,干燥,置干燥器中备用。 要求光滑、平整、洗净后不附水珠。
3.黏结剂
(1)无机黏结剂——石膏(硫酸钙),添加 石膏的吸附剂以字母“G”表示。没有黏 结剂的吸附剂以字母“H”表示。无机黏 结剂的优点是:耐高温,耐酸碱,但涂 铺薄板动作要快,否则匀浆易凝固。薄 层强度差。
?硅胶或硅胶G ——以CMC为黏合剂。配 制0.2% ~ 0.7% CMC水溶液,放置过夜, 使悬浮的纤维沉降,取上层用来配制吸附 剂匀浆。
2020/2/9
15
? 反相薄层板制备——以不同链长的正构烷 烃为固定液, 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如5%
硅酮油乙醚溶液),浸渍硅胶板。
5.薄层板活化
? 涂布后的薄层先在室温下阴干,在使用前 置适当温度烘烤一定时间进行活化,然后 置干燥器中备用。不同薄层活化条件略有 不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