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 第五章 计划

管理学 第五章 计划


四、 计划工作的程序
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计划离不开资源的分 编制计划中的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评价各种 配,资源的分配是用预算来体现的。预算一方面 方案、选择方案,几个步骤完成后,就进入了 是对各部门所要使用的资金的统筹规划;另一方 制定派生计划阶段。指总计划下的制定各个部 面又是衡量计划完成程度的标准。 门的计划。如服装公司的总计划完成之后,就 2确定组织目标 要制定生产计划、原材料采购计划、库存计划、 1机会分析人力资源计划和财务计划等等。这些分计划是 完成总计划的保证。
保证了长期计划的指导作用,使得各期计
够基本保持一致;也保证了计划应具有 弹性,特别是在环境剧烈变化的今天, 提高组织有应变能力。 缺点:在于加大了计划的工作量。
划能
的基本 有助于
(三)网络计划技术法
1、含义:是利用网络理论,制订计划,并对计 划进行评审的技术方法,最适用于复杂工作 项目的管理。
2、基本原理:首先应用网络图的形 式来表达一项计划中各项工作(任 又称为关键路线法、统筹法 务、活动、工序等)的先后顺序和 计划评审术 相互关系;其次,通过计算找出计 划中关键工序和关键路线;然后通 过不断改善网络图选择最优方案, 并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控 制监督,保证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例:某厂主要生产纸杯和纸饭盒两种产品,其售价分

别为每只2元和每个3元.生产一只纸杯或一个纸饭 盒各需要1单位硬板纸,现已购得4000单位硬板纸, 根据调查市场上最多需要2000只纸杯.企业应如何 安排生产. 解:设生产纸杯X1个 ,纸饭盒X2个,则有目标: Z=2X1+3X2 最大 企业受到的约束是: X1+X2 小于或等于 4000 X1小于或等于 2000 X1,X2大于或等于 0

该方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对实现目标的多种 可行方案进行选择,以使某项既定的目标达到最优化。不过,这种计划 方法要求有关变量间必须具有线性的关系,否则,在非线性关系的情况 之下,就需要借助非线性规划来解决相应问题。
例:
假设A公司在三个地点P1、P2、P3组装某 型号的家用空调机供应M1、M2、M3三地 市场,从各产地到各市场之间的运输可采用 不同的路线,如空运、水运、铁路、公路等, 每种路线运输的费用不同.如果产地P的产量 和市场所在地M的需求量已知,则线性规划 问题就是在尽可能保证产销平衡的前提(又 称约束条件)下,求得一组调运方案,以使总运 通过建立线性规划模 输费达到最小,也就是说使成本目标最优化。 型,来求解最优方案。
(四)按表现形式分
目的 或使命
目标
战略 政策:主要的和次要的 程序和规则
方案:主要的、次要的、支持的
预算:数字或金额的计划
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具体成果。是宗旨的 具体体现。这个成果可以定量的。如:某企业的计划目
标是在所底实现销售收入5000万元;某企业的目标是某 类产品3年内达到本市30%的市场份额。其成果也可以定 性的;如,让消费者买到满意的商品,让学生的德、智、 体全面发展等等。 政策:是管理者决策时考虑问题的指南。政策的制定是计 划的指导方针,是指导和沟通决策的思想指南,给出了 决策的范围或方向,或者说给出了决策者在一定范围的 自主权。

狭 义
定 计 划
(2)狭义的计 划工作是指管 理者事先对未 来应采取的行 动所作的谋划 和安排。
(二)计划工作的内容
内容
WHAT
WHY WHO WHEN
HOW
WHERE
二、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
目 的 性
主 导 性
普 遍 性
效 率 性
1、目的性
计划的性质决定着计划必须设定一个目标,必须在管 理工作中居于领先地位。 目的性,是生物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一种性质。 例如生物的进化,就显出一种目的性,而在人类社会 中,目的性则表现为人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多年以 前,美国 一家名叫麦凯--希尔兹协会的经济咨询公 司在向美国休斯敦航空公司的政策委员会提供建议时 就指出,企业计划的发展,与技术革命一样,也是一 场革命运动。计划的性质决定着,计划必须设定一个 目标,必须在管理工作中居于领先地位。
4、效率性

效率性是指从组织目标所作贡献中扣除制定和执行计 划所需要费用及其他因素后的总额。指在资源一定的 情况下,如何使方案产生最大的效益。 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效率是指计划的成本收益比率。 计划的编制和实施是要支付成本或费用的,如果其收 益大于成本,就可以称之为有效率的,反之,就是没 有效率的或效率低的。对于非营利性组织,计划的结 果取决于决策者的价值标准。
2、主导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什么样的 组织结构
需要什么样 的职工, 何时需要
组织 人事 领导 控制
计划目标 和如何 实现目标
解决 怎样最有效的 指导 和领导职工
提供控制标准
3、普遍性

制定计划是各级主管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责。 各级管理人员所制定的计划的范围、内容不同 而异。高层管理人员制定组织的总体计划,把 握全局方向和目标;中层管理人员制定部门计 划,诸如财务计划、市场计划、人事计划等, 确定在整体目标实现过程中,各部门自身的具 体目标;而基层管理人员则要制定具体的作业 计划,以配合生产计划的最终实现。
本章主要内容
●计划工作的含义和内容 ●计划工作的种类和特征
●计划工作基本要求和原则
●计划工作的程序
●编制计划的方法
一、计划概述 (一)计划工作的概念(1)
广 义 概 念
制 定 计 划
执 行 计 划
(1)广义的计划工作是 指管理者制定计划、 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 执行情况的过程。
检 查 计 划
(一) 计划工作的概念(2)
(plan),然后按照计划
的规定去执行(do)、检 查(check)和总结 (action)这个过程周而 复始,不断循环前进,并
计划 P A 总结
执行 D C 检查
进一步地提高水平。
2、工作程序:4个阶段8个步骤 ◆制定计划( P ): ➀提出工作设想,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和预 测,确定计划的目标和方针; ②提出各种工作方 案,并选出比较满意和理想的方案; ③编制具体 的计划,并下达执行。 ◆执行计划(D): 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贯彻执行。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C): ➀检查执行情况; ②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总结处理(A): ➀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对这次解决不了的问 题,要转入下一轮工作循环中予以解决。
2天
2a
1天 开始
5a
2天
1
2天
7c
1天
8
3b
1天
4b
4天
6b
1天
2天
2a
1天 开始
5a
2天
1
1天
7c
1天
8
3b
1天
4b
1天
6b
1天
3、优点
①简单易行;
②可迅速确定计划的重点
(四)线性规划法

又是一种现代计划方法。1939年,苏联经济学家康脱诺维奇首先提出 用线性规划的方法进行经济计划工作。后来经许多经济学家的深入研 究,目前它已经成为一种相当成熟的计划方法。在目标已定,资源有 限的情况下,可以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来确定计划 。
其具体做法是用“近细远粗”的办法制定计划。
滚动计划法图示
本期五年计划(2009-20013)
2009 很细 2010 较细 2011 一般 2012 较粗 2013 很粗
2009年实际完成情况
计划与实际的差异
根据环境变化修订计划
新的五年计划(2010-2014)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很细 较细 一般 较粗 很粗
•正因为有变化才需要做 计划; •有了计划才知道有问题; •计划保证我们首先做好 重要的事; •不做计划不知如何利用 时间; •计划用没有用、怎么做, 做了才知道。
为什么要做计划?
这是因为计划可以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指明方向; 通过计划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预见变化,考虑变化
的冲击,以及制定适当的对策,减少变化的冲击; 计划还可以使浪费性和重叠性减至最少; 最后,计划设立目标和标准以利于控制。没有计划, 就没有控制
3、特点
①大循环套中循环,中循环套小循环, 环环相扣,形成一个有机体。 ②每个循环都含有4个阶段。 ③ 循环是螺旋式上升和发展的。 ④循环是综合性的循环。
(二)滚动计划法
1、含义: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是在原计
划的基础上,每经过一段固定时期(称为滚动期),
便根据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情况定期修订计 划,并逐期向前推移,使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 期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长期计划的制定和调整。
第五章
计划工作
●在一个组织中,计划工作是管理的首 要职能,其他工作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 制订了计划以后才能展开,并将围绕着 计划的变化而变化。 ●但在我国的管理实践中,计划工作普 遍不受重视,致使各项工作缺乏明确的 目标,短期行为严重,结果不确定程度 较大。
案例:难道我没有计划吗?
个体户小赵得知近来某高档啤酒销售的差价利润丰 厚,就托关系以预付30%款项的方式从厂家批发 5000箱。同时招一批临时工以每瓶2角回扣的报酬 组织促销队伍,并安排饮食店和宾馆代销。但因促 销不力,2000箱啤酒积压在库房。小赵的爱人骂 他做事没有计划,小赵感到很委屈。你认为小赵有 计划吗?从管理学上来说,如何界定“计划”呢?
3制定计划的前提 5评价各种方案
4制定可供选择的方案 6 选择方案
7制定派生计划
8用预算形式使计划数字化
五、 编制计划的方法

PDCA计划循环法(戴明循环管理法) 滚动计划法 网络计划技术法 线性规划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