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 综合课件

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 综合课件

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1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评审稿前言《昌江黎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于20XX年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根据当前发展形势的需要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20XX年11月委托我单位编制《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主要内容为对20XX年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本次总体规划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领导和昌江黎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大力配合下多次向省、县有关部门作阶段性汇报并在20XX年12月10日昌江县召开的“纲要汇报会”上获得通过。

以《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深度要求》中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和双方所签定的合同为依据提供总体规划的全部图纸和文字资料以供评审。

在本次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单位得到有关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XX年12月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2 项目名称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委托方甲方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承担方乙方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资质证书证号建设部建城规编第081149号证书等级甲级编制时间年11月——20XX年12月规划编制工作人员海南巨方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祥龙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总规划师: 陈玮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项目负责人: 刘业日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主要工作人员: 卢传晓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规划师、工程师肖清华城市规划师杜娜副教授王平城市规划师何锦助理规划师朱明霞助理规划师文芳英助理规划师王萌助理规划师安志远助理工程师李敏助理工程师陈元灯助理工程师王孝煌助理工程师昌江黎族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庄运龙副局长邢立峰工作人员云川林诗群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3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目录总则第一部分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第一章城乡发展目标第二章县域空间发展规划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县域产业体系规划第五章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第六章县域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第七章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空间管制规划第八章村庄建设规划第二部分城区总体规划第九章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策略第十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第一节城市发展方向和布局结构第二节工业、仓储用地规划第三节居住用地规划第四节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十一章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第一节交通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第二节对外交通规划第三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第四节城市静态交通规划第五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与景观规划第一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二节城市景观规划第十三章城市市政工程设施规划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第六节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第一节消防规划第二节防洪工程规划第三节防震规划第四节人防规划第五节城市环卫设施规划第十五章城市郊区规划第十六章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七章规划实施建议第十八章附则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4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总则第1条本规划是指导和调控昌江县城乡发展和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自本规划批准实施之日起县域内各乡镇总体规划必须符合“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其它非农建设活动必须符合“城区总体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2条文本条文中带号的内容为强制性规定采用??禁止、必须、严格限制、严格控制、严格按照、严格执行、严禁、不得??用词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

第3条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省城乡总体规划》、《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加快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昌江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计划草案》、《昌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

第4条本规划年限为20XX年至2030年。

其中近期至20XX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

第5条规划范围与城市规划区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及“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为昌江县行政辖区范围陆域面积为1596.0平方公里。

城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石碌镇和叉河镇行政辖区范围面积为316.5平方公里。

第6条本规划自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由昌江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一部分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第一章城乡发展目标第7条城乡发展总目标合理利用昌江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及其独特的山海相连的地理格局按照“山海互动、蓝绿辉映工旅结合、城乡和谐”的城乡总体发展策略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使昌江县的经济发展逐步从资源型工业转型为循环经济产业不断加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创造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工业城市发展转型的新模式把昌江县建设成为海南新型工业基地和新型能源基地、山海互动特色旅游目的地和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

按照“强县富民、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第8条县域城乡发展目标指标体系由城乡经济统筹、城乡社会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统筹、城乡资源环境统筹等四大领域指标构成详见附表1。

第9条县域城镇化发展目标规划预测近期20XX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的县域常住人口将分别达到28.5万人、30.5万人、34.0万人县域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58.5、64.5、城镇人口将分别达到16.7万人、19.7万人、26.0万人。

第10条县域旅游发展目标规划预测近期20XX年、中期2020年、远期2030年的全县年旅游接待规模将分别达到58.0万人次、134.0万人次、312.0万人次。

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5 第二章县域空间发展规划第11条规划县域城乡发展的空间结构为“四区一廊道”。

第12条“四区”分别为滨海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县城发展区和山地生态发展区。

滨海发展区规划区域公里海岸线及其腹地主要为昌化镇和海尾镇。

发展定位海南金色西岸多元功能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海湾、区域旅游服务中心和海南新型能源基地。

建设引导严格按照已批准实施的棋子湾总规和控规进行建设在严格保护湿地、红树林等结构性生态资源保障生态本底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度假目的地触媒类、长期停留的物业类、度假衍生产品类、延伸消费诱导类等产业。

乡村发展区规划区域滨海发展区以东至海榆西线公路主要为乌烈镇和十月田镇。

发展定位海南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发展基地现代乡村生活示范区。

建设引导通过土地综合整理发展现代化农业统筹考虑项目的类型和布局采取适合本地的经营模式以“农业基地”的模式发展旅游为旅游区、城镇和工业区供应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建立旅游惠及民生的政策途径结合重大基础设施布局按照《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昌江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具体要求对乡村居民点体系重构集约用地从而避免无序的蔓延式发展积极推进公共设施的均等化布局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生活圈。

县城发展区规划区域石碌镇和叉河镇。

发展定位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资源型产业升级转型的主要载体、县域综合服务中心。

建设引导在空间上实现主城区和产业区的协调布局主城区重点完善各类设施提升城市居住环境品质逐步发展成以行政与公共服务职能为主重点服务本地居民的宜居生活城产业区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承载地重点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山地生态发展区规划区域县城以南区域主要为七叉镇、王下乡和霸王岭自然保护区。

发展定位以生态保护、热带雨林观光和民族风情体验为主适当发展高端型度假旅游和生态经济。

建设引导严格按照已批准实施的自然保护区规划进行建设在严格保护山地、热带雨林等结构性生态资源保障生态本底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可以适度发展高端主题酒店、特色山地小镇、民俗风情园、健康养生、体育休闲、特色旅游等活动类型。

第13条“一廊道”为海榆西线公路、西线高速公路、粤海铁路西环线、西环快速铁路形成的交通廊道。

建设引导对为全省服务的永久性交通廊道必须进行提前管控预留出足够的建设空间确保国际旅游岛的基本交通设施能够良好运行。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14条县域城镇等级结构由“县城区、中心镇、一般镇”三级组成。

县城区——由石碌镇和叉河镇组成。

中心镇——昌化镇。

一般镇——海尾镇、乌烈镇、十月田镇、七叉镇、王下乡和霸王岭林业局驻地。

第15条城镇规模结构规划县域城镇形成三个规模级别。

一级城镇人口规模大于20万达到中等城市规模。

二级城镇人口规模大于1万。

三级城镇人口规模小于1万。

昌江黎族自治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 文本 6 规划期内?赜虺W∪丝诜植家焕辣?现状20XX年近期20XX年远期2030年序号乡镇名称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万人石碌镇 9.95 7.82 12.50 10.53 17.50 16.00 2叉河镇 1.45 0.45 3.50 1.50 6.00 4.00 3 十月田镇 2.03 0.34 1.80 0.40 1.50 0.50 4 乌烈镇3.21 0.96 2.92 0.97 2.50 1.00 5 昌化镇 2.90 0.64 2.80 1.50 2.50 2.00 6 海尾镇 3.11 1.17 2.90 1.10 2.35 1.00 7 七叉镇 1.66 0.30 1.45 0.45 1.00 0.80 8 王下乡 0.32 0.03 0.31 0.04 0.40 0.35 9 霸王岭林业局 0.35 0.12 0.32 0.21 0.25 0.25 合计 24.97 11.82 28.50 16.70 34.00 26.00 注石碌镇中含红林农场和红田农场。

第16条城镇职能结构规划县域城镇形成五种职能类型。

综合型县城区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循环经济产业的主要载体县域旅游服务中心。

港口--海岸观光休闲型海尾镇县域渔业生产基地滨海旅游服务基地新能源产业基地。

滨海度假˙景区配套型昌化镇旅游风情小镇、滨海区旅游服务中心。

农产品物流--观光休闲农业型乌烈镇、十月田镇、七叉镇和王下乡县域热带农业基地观光农业基地。

山地旅游--特色观光型霸王岭林业局驻地县域生态旅游接待中心特色山地旅游小镇。

第四章县域产业体系规划第17条产业布局结构一带四区”。

“一带”是以昌化为中心的棋子湾滨海旅游带“四区”分别为以县城中心为依托的冶炼、建材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以海尾为基地的新能源产业区以乌烈、十月田等为服务基地的乡村农业观光区以七叉、霸王岭林业局驻地为服务基地的霸王岭山地休闲度假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