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研发及应用

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研发及应用

PPI CPI-5ຫໍສະໝຸດ 101520
25
I II
GDP增长率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III
13
2007年
6.9
5.9
2008年
IV
9.6
-5.4
2009年
20
9.1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两高一低”
-0.7
-50 10 30 50 70 90 %
-3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RL 7.38 6.39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5.31
13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CQMM预测




2010年中国GDP可增长9.8%,2011年将回落到 9%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预计为2.7%, 2011年略降至2.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2010年、2011年分别将为 3.0%、1.3% GDP平减指数将分别为3.2%和2.3%
15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从支出法GDP的构成变化看



进入2011年,进口增速将比出口增速出现更大滑落, 贸易顺差增长率将上升至12.4%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可能回落至9.6%,固定资 产投资增长也可能回落至19.3% 居民消费总额增速将上升至7.6%,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速将下降至19.9%
6
一、CQMM简介


CQMM在2006年研发成功后,是国内目前少 有的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坚持维护、开发并投 入运行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CQMM模型是一个开放条件下总需求导向的 结构式模型

基于GDP支出法核算 模型包括消费模块、投资模块、对外贸易模块、工 资价格模块以及货币与财政政策模块等部分
3
一、CQMM简介

围绕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理论与 实证两个方面的研究,向社会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 析》季度报告八份,公开出版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报告――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共四册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6):经济增长:需求拉动还是供给调 整》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7):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流动性过剩》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8):扩大内需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 转变》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9):增长追求与民生需要》
17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国外需求急剧下 降造成的经济萎缩,宏观经济决策当局启动了以国有 投资扩张为主要手段的扩大内需政策,一方面实现了 年初提出的经济增长目标,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既有 的国民经济结构失衡,提高了通胀的风险 尽管2010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基本符合政策预期,但 是,接下来将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在结构调整方面, 我国长期依赖于“投资驱动、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 方式并未发生实质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 济结构依然任重道远
16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总体而言,今明两年GDP增速能够保持高位 平稳,通胀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宏观经济政策 依然应该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方面加大力度 2011年GDP增速的回落可能主要是投资增速 下降的结果;尽管在净出口和居民消费增长的 拉动下,GDP依然还能够维持9%的水平,但 是,净出口、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将有所 减弱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 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
-10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两高一低”
21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两高一低”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最终消费率 资本形成率 净出口所占比例

1998年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比为 3.17:1,2008年下降到2.66:1。
24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低消费”


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生产/收入/价格国 际比较研究中心”编制的购买力平价GDP国 际比较数据,2007年,世界196个国家按消费 率从高到低排列,中国位于第166位。 2007年中国人均实际GDP为8510.6美元(购 买力平价,2005年价格),接近巴西的人均 实际GDP水平(9644美元)。当年巴西消费 率为64%,而中国只有36.51%。我国居民消 费率在同期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 中是比较低的。
18
三、中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问题

问题提出

中国经济“低消费”的原因分析

政策效应模拟

财政支出的总量与结构效应 调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政策效应模拟
19
-10 0 % 5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5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低消费”
26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低消费”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60 最终消费贡献率 40.6
39.7
%
45.7 19.7
45.1
52.5
92.3
55.3
36.7
9.2
8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1978-2008年 平均
11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增速

下半年M2增速预计为18.1%;2011年,随着控制信贷以 及保持金融稳定的新措施出台,M2增速将进一步回落至 17%左右
% 35 30 25 20 15 10 2009 2009 2009 2009 2010 2010 2010 2010 2011 2011 2011 2011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Q1 Q2 Q3 Q4
59.2 59 59.6 61.1 62.3 61.4 59.6 56.8 54.3 51.8 49.9 48.8 48.6 38.8 36.7 36.2 36.2 35.3 36.5 37.9 41 43.2 42.7 42.6 42.3 43.5
2
4.3
4.2
2.7
2.4
2.1
2.5
2.2
2.5
23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低消费”

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急剧下降。


其中城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2007年为26.4%, 比2000年下降了4.7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仅为9.1%,比2000年 下降了6.2个百分点。

虽然政府消费占GDP的比例也在下降,但是, 在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所占的比例却在上升。

不确定性:美国高攀的失业率,欧元区内希腊等经 济体面临的财政危机等
10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主要汇率水平


2010年欧元兑美元汇率将持续走弱的局面,到年底下降 将至1.24的水平;2011年,随着美联储升息预期上升, 欧元兑美元将维持走弱趋势,预计贬值至1.2的水平 2010年下半年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0.78%,2011年全年 将升值0.6%
14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从支出法GDP的构成变化看



2010年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进口增速预计将超过 出口增速,全年贸易顺差以美元、按现价计算预计 将只能增长4.0% 按不变价计算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将为14.7%; 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为24.6%,同比 下降14个百分点 按不变价计算的居民消费总额将增长5.2%,按当 年价格计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24.3%, 同比提高近10个百分点
货币政策
固定资产形成(按资金来源分)
财政政策
图 1 CQMM模型结构
8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2010-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预测
9
二、基于CQMM的短期宏观经济预测

模型外生变量假设

美国及欧元区经济增长率 IMF(2010年7月8日)

美国2010年和2011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2.9%和2.7% 欧元区分别为1.4%和1.3%


年度模型,难以进行短期政策效应分析和短期经济预报;而且,几乎 全部都已停止运行 何新华等(2005):一个非结构式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

数据生成过程的稳定性以及经济结构的长期均衡关系 模型的非结构式特点也使其不能有效进行政策分析(Diebold, 1998) 高铁梅等(2007),已停止维护
5.5
7.5
8.9
7.9
22
1.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失衡:“两高一低”



从2000年到2008年,消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 13.7个百分点;同期资本形成率提高了8.2个百分点, 净出口比重提高了5.5个百分点。 2007年,我国净出口占GDP的比重高达8.9%,这意 味着我国国民当年实际使用的GDP仅为全年生产的 GDP的90%多一点,近10%的GDP本国无法消费, 以净出口的形式贷给了其他国家。 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平均每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 最终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居民消费下降导致的。 2008年,政府消费占GDP的比例为13.3%,比2000 年下降2.6个百分点;而同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 为35.3%,却比2000年下降了11.1个百分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