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豪斯

包豪斯

包豪斯
是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这所由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格罗佩斯所建的学院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大成的中心,他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已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

格罗佩斯早期是想建立一种类似工艺美术运动的行会,组织创造一个具有团队精神,和平等事项的理想化环境,但工业化的进程改变了格罗佩斯的办学观念,学校开始走向理性主义。

包豪斯建立的社会背景
1.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2.大工业的发展,亟须建立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机构,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面临重建的任务。

包豪斯发展的三个阶段
1919到1925 魏玛时期格罗佩斯理想主义双轨制教学
1925到1932 德朝时期汉斯迈耶共产主义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1932到1933 柏林时期密斯凡德罗实用主义以建筑为中心
第一阶段魏玛时期:初创期探索格罗佩斯任校长抱着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思想,担负起培养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使命,他广纳贤能,形式导师和工作室导师,共同授课,并开设实习工厂,形成艺术教育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由于政府干涉。

1925年3月底包豪斯被迫关闭。

第二阶段得招试题:成熟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绩。

1928年,格罗佩斯辞去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迈耶接任,这位共产党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被称为泛政治时期。

从而使包豪斯面临极大的政治压力,最后蔓延,本人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

第三阶段柏林时期:密斯继任后在纳粹统治下,渴望争得一线生机的时期,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但是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党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政府,密斯终于回天无力,1933年关闭,结束了14年的艰难发展历程。

包豪斯宣言
1.强调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的协作,共同建立艺术殿堂,
2.纯艺术应当转向应用艺术,
3.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作,
包豪斯的设计思想
○1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2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3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包豪斯的教学
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格罗佩斯的主张建立起来的,他坚决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主张艺术家建筑将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包豪斯的教学体系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即魏玛时期和德朝时期。

魏玛时期,双轨制教育体制,是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初见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制度,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位造型教师、形式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工作室导师共同教授,是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受工艺和材料学内容。

德绍时期,导师制,包豪斯在德国的赵成建,共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就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格罗佩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斯曼也继任这位共产党。

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基金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麦烨等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思之利刃,有密室继任接任的,密室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得多招后,被迫迁往柏林1933年,迫于纳粹包豪斯被迫关闭。

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思想,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将手工艺技术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的人才,将教学同社会生产相结合,使教学成果付诸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