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作用的简评:毛泽东对国民政府抗战的评价:1945年5月31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结论》中说:抗战初期“所谓的‘共同领导’,实际上是国民党一党领导‘。
当时中国共产党”说在蒋委员长领导下抗战到底“,这话并“没有错”,“因为要打日本,就要有个头子,当时中国的头子就是蒋介石,他有那么多军队,外国也承认他。
但他后来要反共,这句话我们就少讲了,以至不讲了。
如果说共同领导,那就是你领导你那一堆子,领导中央军;我们领导八路军、新四军,领导广大人民,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毛泽东肯定的指出:“国民党在1937年和1938年内,抗战是比较努力的,同我党的关系也比较好。
”胡锦涛在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而且抗战初期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担负了抗日战争的重要任务,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历史应该客观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让人们真正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英勇的抵御外敌的战争。
国军也是中国人民的子弟兵,包括380万阵亡将士们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
从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起,大陆学术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现和作用越来越走向客观的评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共有党员165万人,其中普通党员52万多人,军队党员101万人,海外党员11万多人。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它第一大党的地位没有改变。
到1945年,有党员806万人。
而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分别是4万人和121万人。
相差极为悬殊。
国民党军队人数1937年是170余万,并有海陆空军,1945是军队440万;而同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分别是5.6万人和100万人。
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然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
特别是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仍然很弱小,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在当时是主要的,正面战场对于打击日本的进攻势头、迟滞日本的进攻速度、实现持久抗战的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许多学者都已论及。
历史应该客观的反映抗日战争的真实情况,让人们真正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英勇的抵御外敌的战争,国民党政府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国军也是中国人民的子弟兵,包括380万阵亡将士们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
从1985年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起,大陆学术界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表现和作用越来越走向客观的评述,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觉得有未尽之义。
实际上,国民党、国民政府、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从整个战争过程来说,国民党始终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党、执政党,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它是否抗战,决定着中国中央政府是否抗战。
而这一点,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首先,政府抗战有着标志和象征的意义。
中国政府存在着并且抗战着,标志这个国家没有亡国。
如果这个政府投降了,成为傀儡政权,标志着这个国家已经不是独立的国家,已经亡国。
第二,就是政府的动员力。
国民政府抗战,就能够动员整个国家的力量进行抗战,这是其它任何党派、团体等组织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的。
政府能够动员全国的武装力量、经济力量进行抗战,也能发动它所控制的全部宣传机器动员全国人民抗战。
[ 转自铁血社区/ ]第三,国民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党,它所控制的军队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实力的军队。
1937年国民党共有党员165万人,其中普通党员52万多人,军队党员101万人,海外党员11万多人。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它第一大党的地位没有改变。
到1945年,有党员806万人。
而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人数分别是4万人和121万人。
相差极为悬殊。
[11]国民党军队人数1937年是170余万,并有海陆空军,1945是军队440万;而同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人数分别是5.6万人和100万人。
[12](第三册,P3;第二册,P30,P111)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表现不佳,但仍然是抗战时期人数最多的军队。
特别是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仍然很弱小,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在当时是主要的,正面战场对于打击日本的进攻势头、迟滞日本的进攻速度、实现持久抗战的战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点,许多学者都已论及。
第四,国民党与国民政府是否抗战,决定着抗战是否合法,而直接影响着其他力量的抗战态度和抗战方式。
九一八事变后到卢沟桥事变前,国民党与国民政府不仅不抗战,而且对抗战活动进行压制和打击,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就是其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范例。
而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压制、打击下,很难形成全民族的抗战局面。
国民党与国民政府如果不抗战,也不可能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这也就决定着中国共产党不能成为合法政党。
其它阶级、阶层和各种力量的抗战态度、抗战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态度的影响。
抗战前,救国会七君子因抗战而被当局逮捕,而卢沟桥事变后,他们被释放并被请上庐山,参与协商抗战大计。
中国共产党和国内其它主要的爱国党派,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纷纷表示拥护蒋介石联共抗日。
国社党领导人张君励(C关山月注:作者误,应为张君劢)、中国青年党领导人左舜生等致函蒋介石表示拥护国民政府抗日,“仅有与国民党共患难一念,此外都非所计”。
战前因进行抗日救国工作而一度遭到国民党逮捕的张申府说:“我曾说,蒋先生只要发动抗战,全国必然景从。
我深幸今日已经完全实现了。
”[6](P13)“各国华侨迅速组织起‘侨抗敌后援会’‘救灾总会‘‘侨筹饷会’团体,捐款、汇款,捐输财力,征集药品、衣物,发行、购买救国公愤,或亲自回国,支援祖国抗战。
”[4](P237)必须指出的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其它各爱国党派、各族各界和全国人民的推动下实现的。
它的抗战态度的及时性、坚定性、彻底性、全面性都不及中国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党派,也不及深刻、全面觉醒了的中华民族的大多数成员。
但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采取了抗战的态度后,它的动员力、号召力又是其它任何党派、团体所不能取代的。
第五,国民政府是中国国家的代表,它代表中国进行抗战外交,在不同的阶段,国民政府根据战争形势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制订了不同的外交政策和策略,确定了战略重点。
这些政策和策略的具体运作与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国际效应和国际影响。
一是政治上的收获。
卢沟事变后,中国政府在不同的国际场合,利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事实,在世界上的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使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中国的抗战是为了保卫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不受侵犯,同时也是在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而战。
为此,中国的抗战先是在国际上获得了众多国家政府及民众在政治上的同情、声援和支持,后来又与美、英、苏等国家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
[ 转自铁血社区/ ]二是经济上,中国先后得到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等许多国家政府的援助和支持,也得到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援助和支持。
据统计,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直接用于战争的消耗近500亿美元。
[13](P174)这是当时中国几乎无法承受的负担。
因此,对外求援就成为国民政府外交的首要任务。
当时中国政府与美、苏、英、法等国来往的函电,蒋介石与外国驻华使节的谈话,国民政府与驻外使节、派出的外交人员相互往还的函电中,几乎有一半以上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而国民政府战时外交的最大收获也是经济上的援助。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获得的外来援助主要来自苏联,总计苏联对华借款为2.5亿美元,实际使用苏联的对华信用借款是1.7亿多美元。
[14](P8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这种援助主要来自美国。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获得的外国贷款共25项,其中美金10多亿美元,英金1亿多英镑,法金10多亿法朗,国币1.2亿元。
董长芝、马东玉:《民国财政经济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22页。
参见《1939年-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英、苏、法、中各国接收美国“租借”统计》、《1942年5亿美元贷款动用表》,任东来:《争吵不休的伙伴——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页、254页、260页。
虽然中国获得的援助无论是与中国投入战争的人力物力比,还是从中国获得的租借援助占美国租借物资总的比重(占3.2%)看,数额都不是很大,但这些援助都是中国抗战急需的物资,因而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三是军事上,卢沟桥事变后,苏联的军事顾问和部分空军来到中国,参加中国对日本的作战或参谋,后来又有陈纳德的“飞虎队”援华。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与美、英等国进行军事合作,进行同盟抗战,结成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是中国抗战胜利的保证,也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了保证。
仅举几个数字,便可说明这些援助对中国抗战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其1是中国空军获得的飞机援助。
抗战时期,中国没有能力生产飞机,空军的飞机全部靠国外的援助。
抗战前,中国仅有飞机600架,可用于作战的飞机305架,而抗战期间,中国从国外补充的飞机共计2351架,全部用于战争使用(包括运输),是中国原有飞机的7倍多。
[15]而在抗战期间,这种援助是十分重要的。
抗战之初,中国的空军在战斗中即受重创,一段时间内,制空权完全陷于敌手。
自从外来的飞机补充到中国空战后(包括中国空军、苏联空军志愿队、美国的“飞虎队”),才改变了这种局面。
其2,“数千名德、苏、法、英、美等国的军事顾问,近十万名苏、美空军志愿人员和来华参战官兵”参加中国的抗战,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其自身参战,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带来的战术和技术,以及他们对中国军队的装备和训练,都使中国比较落后的军队从人员素质到武器装备上开始具有了现代气息,大大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经过训练和装备的中国军队与未经训练和装备的军队战斗力大不相同。
这是直接与战争有关的。
其3,在经济方面,除了大量的物资援助外,外援也是国民政府维持通货稳定,乃至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942年2月14日,蒋介石致罗斯福感谢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的电文中说:“我中国人民此四年半以来,经过不可以言话形容之经济及物质上之困难,而得获阁下此次之借款,不仅能改良吾人之经济情况,且可提高我民众抗战之精神。
回忆过去各种借款与接济,俾我国长期抗战维持至今得与各友邦并肩作战,使整个反侵略阵线均蒙其利……此次借款,除为军事上之需要外,大部分将用以加强我国之经济机构,收回法币,紧缩通货,平定物价,保持战时生活水准及增加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