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函数

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函数

2009届高三数学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函数一、本章知识结构:二、考点回顾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映射的概念.2. 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方法,并能利用函数的性质简化函数图像的绘制过程.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4.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7、掌握函数零点的概念,用二分法求函数的近似解,会应用函数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经典例题剖析考点一:函数的性质与图象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初等函数的基石,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在复习中要肯于在对定义的深入理解上下功夫.复习函数的性质,可以从“数”和“形”两个方面,从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入手,在判断和证明函数的性质的问题中得以巩固,在求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函数的最值及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得以深化.具体要求是:1.正确理解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定义,能准确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函数在某一区间的单调性,能熟练运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2.从数形结合的角度认识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深化对函数性质几何特征的理解和运用,归纳总结求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常用方法.3.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用换元、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函数的图象是函数性质的直观载体,函数的性质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表现出来。

因此,掌握函数的图像是学好函数性质的关键,这也正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

复习函数图像要注意以下方面。

1.掌握描绘函数图象的两种基本方法——描点法和图象变换法.2.会利用函数图象,进一步研究函数的性质,解决方程、不等式中的问题.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和转化变换的思想分析解决数学问题.4.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和综合分析能力.例1、(2008广东汕头二模)设集合A={x|x<-1或x>1},B={x|log2x>0},则A∩B=( ) A.{x| x>1} B.{x|x>0} C.{x|x<-1} D.{x|x<-1或x>1}【解析】:由集合B得x>1 , A∩B={x| x>1},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图象的性质,是函数与集合结合的试题,难度不大,属基础题。

例2、(2008广东惠州一模)“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A B C D【解析】:选(B),在(B)中,乌龟到达终点时,兔子在同一时间的路程比乌龟短。

[点评]函数图象是近年高考的热点的试题,考查函数图象的实际应用,考查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复习时应引起重视。

例3、(2008年广东惠州一模)设 ()11xf x x+=-,又记 ()()()()()11,,1,2,,k k f x f x f x f f x k +===L 则()2008f x = ( )A .11x x +-; B .11x x -+; C .x ; D .1x-; 【解析】:本题考查周期函数的运算。

()()1121111,11f x f x f x x f x++===---, ()()323423111,111f f x f x f x x f x f ++-====-+-,据此,()()414211,1n n x f x f x x x+++==--,()()4341,1n n x f x f x x x +-==+,因2008为4n 型,故选C . [点评]本题考查复合函数的求法,以及是函数周期性,考查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关于总结、归纳,要有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例4、(2008福建文科高考试题)函数3()sin 1()f x x x x R =++∈,若()2f a =,则()f a -的值为 ( ) A.3 B.0 C.-1 D.-2【解析】:3()1sin f x x x -=+为奇函数,又()2f a =∴()11f a -=故()11f a --=-即()0f a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考查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如何通过变换式子与学过的知识相联系,使问题迎刃而解。

例5、(2008广东高考试题)设k ∈R,函数111()1x x f x x ⎧<⎪-=⎨⎪⎩,≥,()()F x f x kx =-,x ∈R ,试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解析】1,1,1()(),1,kx x xF x f x kx kx x ⎧-<⎪-=-=⎨⎪≥⎩21,1,(1)'(),1,k x x F x k x ⎧-<⎪-⎪=⎨⎪≥⎪⎩对于1()(1)1F x kx x x=-<-, 当0k ≤时,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 当0k >时,函数()F x 在(,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 对于()(1)F x k x =-≥,当0k ≥时,函数()F x 在[)1,+∞上是减函数; 当0k <时,函数()F x 在211,14k ⎡⎫+⎪⎢⎣⎭上是减函数,在211,4k ⎡⎫++∞⎪⎢⎣⎭上是增函数。

[点评]在处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时,可以充分利用基本函数的性质直接处理,但学习了导数后,函数的单调性就经常与函数的导数联系在一起,利用导数的性质来处理函数的单调进性,显得更加简单、方便。

考点二: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中学代数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既简单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作为最基本的初等函数,可以以它为素材来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等性质,还可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有机联系;作为抛物线,可以联系其它平面曲线讨论相互之间关系. 这些纵横联系,使得围绕二次函数可以编制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 同时,有关二次函数的内容又与近、现代数学发展紧密联系,是学生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重要知识基础.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关二次函数的问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学习二次函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析式,二是图像特征. 从解析式出发,可以进行纯粹的代数推理,这种代数推理、论证的能力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从图像特征出发,可以实现数与形的自然结合,这正是中学数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例6、设二次函数()()f x a x b x c a =++>20,方程()f x x -=0的两个根x x 12,满足0112<<<x x a. 当()x x ∈01,时,证明()x f x x <<1. 【解析】:在已知方程()f x x -=0两根的情况下,根据函数与方程根的关系,可以写出函数()x x f -的表达式,从而得到函数)(x f 的表达式.证明:由题意可知))(()(21x x x x a x x f --=-.ax x x 1021<<<<Θ, ∴ 0))((21>--x x x x a ,∴ 当()x x ∈01,时,x x f >)(.又)1)(())(()(211211+--=-+--=-ax ax x x x x x x x x a x x f , ,011,0221>->+-<-ax ax ax x x 且∴ 1)(x x f <,综上可知,所给问题获证.[点评]:本题主要利用函数与方程根的关系,写出二次函数的零点式()().21x x x x a y --=。

例7、(2007湖北文科高考试题)设二次函数2()f x x ax a =++,方程()0f x x -=的两根1x 和2x 满足1201x x <<<. (I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II )试比较(0)(1)(0)f f f -与116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解析】法1:(Ⅰ)令2()()(1)g x f x x x a x a =-=+-+,则由题意可得01012(1)0(0)0a g g ∆>⎧⎪-⎪<<⎪⎨⎪>⎪>⎪⎩,,,,01133a a a a ⎧>⎪⇔-<<⎨⎪<->+⎩,,03a ⇔<<- 故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3-,. (II )2(0)(1)(0)(0)(1)2f f f g g a -==g ,令2()2h a a =.Q 当0a >时,()h a 单调增加,∴当03a <<-20()(32(32(17h a h <<-=-=-1216=<,即1(0)(1)(0)16f f f -<g .法2:(I )同解法1.(II )Q 2(0)(1)(0)(0)(1)2f f f g g a -==,由(I)知03a <<-,1170-<<∴.又10+>,于是221112(321)1)0161616a a -=-=-+<, 即212016a -<,故1(0)(1)(0)16f f f -<.法3:(I )方程()0f x x -=⇔2(1)0x a x a +-+=,由韦达定理得121x x a +=-,12x x a =,于是121212121200010(1)(1)0(1)(1)0x x x x x x x x x x ∆>⎧⎪+>⎪⎪<<<⇔>⎨⎪-+->⎪⎪-->⎩,,,,0133a a a a ⎧>⎪⇔<⎨⎪<->+⎩,,03a ⇔<<- 故所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3-,. (II )依题意可设12()()()g x x x x x =--,则由1201x x <<<,得12121122(0)(1)(0)(0)(1)(1)(1)[(1)][(1)]f f f g g x x x x x x x x -==--=--2211221112216x x x x +-+-⎛⎫⎛⎫<= ⎪ ⎪⎝⎭⎝⎭,故1(0)(1)(0)16f f f -<.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基本性质及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推理和运算能力.考点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是两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 高考中既考查双基, 又考查对蕴含其中的函数思想、等价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因此应做到能熟练掌握它们的图象与性质并能进行一定的综合运用.例8、(2008山东文科高考试题)已知函数()log (21)(01)xa f xb a a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b ,满足的关系是( ) A .101a b -<<< B .101b a -<<<C .101ba -<<<D .1101ab --<<<【解析】:由图易得1,a >101;a-∴<<取特殊点01log 0,a x y b =⇒-<=<x11log log log 10,aa ab a⇒-=<<=101a b -∴<<<.选A.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正确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来比较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