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上古神话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

论上古神话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2006年第3期J.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 NALITIES(Phi losophy a nd Social Science)No.3.2006论上古神话女性形象的审美倾向彭谊(广西教育学院中文系,广西南宁530023)[摘要]在神话女性形象中,道德精神美是最本质东西。

因此,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外形美并不受关注,处于一种缺失的状态。

这种神话女性审美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女性审美价值取向。

[关键词]神话;女性形象;审美[中图分类号]B8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40(2006)03-0140-05中国上古神话中有很多女性形象,显示出重人伦的倾向。

她们身上体现着英勇无畏、无私奉献、死而后已的精神美德,如造人补天的女娲、填海的精卫、开天辟地的密洛陀,,虽然她们的个性被淹没了,但她们作为中国崇尚品德的象征,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女性审美文化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审美价值可以从女性精神道德美的体现、女性外形美的缺失、对传统女性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女性精神道德美的体现作为原始艺术形态之一的神话,它的创作虽然不是专门为了审美,但/美0已经存在了。

我们可以从中国上古神话女性形象中,阅读到在现代人类审美观念形成之前就已初露端倪的审美观念。

(一)实用主义审美观/人最初是从功利的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的,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来看待它们0[1]。

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注重实用的心态在神话女性审美意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生命繁衍的需求直接相关。

人类社会早期,原始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需满足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食物的保证和自身的繁衍。

也就是恩格斯在5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6一书的序言中所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

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户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

0[2]神话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形式,它必然是先民们/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0[3]的一种方式。

因此在神话女性形象的塑造方面,原始先民极力地夸大女性的性别特征,主要是出于生殖、巫术等实用的功利目的,这一直是神话女性形象创作的一条主线。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许多神话中可以找到证据。

汉族神话中的女娲、壮族的从事姆洛甲、瑶族的密洛陀、侗族的萨天巴、土家族的衣罗娘娘、哈尼族的金鱼娘等形象,无不表现了神话女性形象创作中的一个恒定的因素,那就是在功用目的下,在实用主义观念主导下,女性形象的塑造大都以开天辟地、生育造人为叙事中心,重点记述其创造生命、繁衍生命的功能。

[收稿日期]2006-03-17[作者简介]彭谊(1972-),女,广西昭平人,中山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

))140对女性形象塑造出于生殖的实用目的,还体现在史前艺术中的许多雕塑和岩画之中。

譬如近些年来,在中国各地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孕体形象,例如1979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出土的陶塑裸体孕妇像及大型女坐像。

孕妇像残高5.8厘米,头、臂残缺,腹部突出,臂部肥大,左臂弯曲,左手贴于上腹部[4]。

1983年到1989年北滦平后台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下层出土了6件石雕孕妇像,高9.5到34厘米不等,以辉绿岩雕成,凸乳、鼓腹、臂大,双臂内附抱腹,两腿屈膝蹲踞,下呈圆锥形[5]。

如此等等。

她们那种大腹滚圆、巨乳高耸、臀部丰腴的极度夸张的女性体态形象,在原始先民眼中,具有怡人的特征,是他们追求生育结果所产生的。

对女性的第二特征进行夸张和崇拜,用各种办法以突出女性的生育特征,其实就是原始先民对女性所进行的美化。

在原始社会里,美化就是把生存欲求加以形象化、物态化、神圣化,以求得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心理的愉悦。

这种以实用主义为先的女性审美观反映了原始时代,人类要求探索自然,以自身的本质力量拓展生存空间的心理。

(二)充满自我牺牲精神的母性美神话中的女性形象讲述精神道德美,还可以通过女性形象的自我牺牲的母性美得到证实。

从女性主义的立场看,母性所体现出来的含义应与英文中的/mothering0、/motherhood0相对应,不同于/moth-er0,指的是母亲的内在性质,包括生理学和社会学范畴的母亲性质。

置身于产生在原始社会时期的神话,我们发现对母性的要求及对母性的造就,直接影响到女性形象的价值本位的确定。

在上古神话中,女性形象体现出来的母性美首先体现为/天然的0母亲属性。

这种属性重点表现为创造生命的能力,/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0[6]。

同时神话中的女性又有保护生命的职责,/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0[7]。

女性的这种/生0和/育0职能主要来自于生物学概念的母子情感)))一种本能的、自然的产物。

神话中具有母性特征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对繁衍生命、生命生存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女性作为母亲的伟大。

女性与生俱来就具有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这种精神力量使她们具有比男性更为宽广的胸襟和忘我的奉献精神。

例如,汉族的女娲用身体(如肠)化为万物,拉祜族的厄莎用眼做成日月,壮族的姆洛甲死后变成了岩洞给人类和所有动物遮风避雨。

满族的一篇神话说道:/女云神-白云格格.是天神-阿布卡恩都里.的小女儿。

她从喜鹊那里知道人间遭洪灾,从宝云船上扔下木材,变成千万根巨树。

人用树干凿成小船逃生,禽兽虫类也得以活命,剩下枝杈变成兴安岭密林。

-白云格格.从天神寝宫盗开天钥匙,从聚宝宫盗出两个万宝匣,倒出油沙土和黄金,给人消除洪灾,带来沃土、金子。

天神怒,要抓回小女儿。

-白云格格.向大姐-太阳神.求救,大姐用烈火烧她。

二姐-月亮神.催她逃走。

天神让-雷神妈妈.打炸雷、-风神妈妈.刮巨风、-雹神妈妈.抛冰坨、-雨神妈妈.淋暴雨,一齐追她。

她躲到铃铛花丛中,天神派雪神下大雪,逼她认错,她在冰雪中冻着也不认错,把自己的银光衫裹得一层又一层,最终变成了白桦树。

0[8]这种一心一意为氏族、部落,牺牲自己、舍己为群的高贵品质表现的正是女性在人性伦理上具有的母性美。

/母亲的角色是由社会文化情况决定的,而不是生理上的要求。

因为,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宗教、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母亲的角色也是不同的0[9]。

因此,神话女性形象的/母性0特征还表现在其社会属性上。

很显然,在中国上古神话时代,女性的角色不仅仅囿于家庭范畴,其母性的本位价值也自然不限于家庭范围。

5圣剑与杯6的作者、美国著名文化史家理安#爱斯勒提出,史前文化存在有一个女性崇拜时代,这个女性崇拜社会,并非/女权0社会,男女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他们热爱和平。

并且爱斯勒认为,中国的5道德经6就描述了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阴(或者女性原则)还没有被男性原则(或者阳)所统治,当时,母亲的智慧特别受到尊重和遵循。

结合神话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重温这样的情景:/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滥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西极正,淫水涸,冀州平。

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

0[10]女性作为故事的主人翁身份出现,无疑显示了她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主导者。

在她的领导和关怀下,人类战胜了大火、暴雨、洪水等天灾,世界又恢复了勃勃生机,人类又开始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女性用其具有影响力的与生俱来的女))141性特点,即和平、平稳、温柔、慈爱等情感照顾着这个社会。

在人类受大自然的威胁时,她敢与天斗、与地斗,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抗灾救灾的重任。

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下,女性形象的母性可以用无私、仁爱、利他、坚韧等词来形容。

(三)极具英雄气质的崇高美/美是道德观念的象征0[11],在这里,康德所指的美是建立在人的精神层面,由人的高尚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凝聚而成的,即美的形态之一)))崇高美。

崇高美关注的更多的是人的精神道德,而并不注重人的外在形貌。

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对真的恪守、对善的张扬,体现的正是人类崇高之美、人伦之美。

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对真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她们对美好的、正义的事理的追求上。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女英雄形象身上。

在物质条件异常艰苦的原始社会,原始先民面对泛滥的洪水,面对荒火与大旱,面对雷击电闪、疾病蔓延,面对猛兽横行,认识到自身的渺小虚弱,他们从生存的愿望出发,同大自然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这其中有不少是女性英雄人物。

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震撼人心的崇高美,这种崇高美从她们与大自然进行不挠的斗争中体现出来。

妈勒(壮族神话5妈勒访天边6)就是一个勇于探索真理的女性形象。

她虽然没有非凡的本领,但为了弄清/天到底有没有边,天边又是怎样的0这样一个人人关注的问题,毅然向东边走去。

一路上,她跋山涉水,与猛兽毒蛇斗。

妈勒虽然走到老了,还没有走到天边,但她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带给我们的美感是何等的强烈,何等的惊人!还有/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0[12]的精卫、哈萨克族不停歇地驱赶/黑暗0的月亮女神阿达姆阿那,,这些具有高尚品德的女性形象,看重真理、道德和正义,并愿为之赴汤蹈火,其性格品质是何等的坚毅,其气魄是何等的雄伟!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对善的张扬也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0,在神话女性形象中,善具体表现为女性的无私助他、惩恶扶弱之举。

如神话5女神诞生于花中6讲道:/雨下来了,鸟兽和人没有地方躲雨。

姆洛甲张开双腿,坐下来,变成了一个岩洞。

从此,人和鸟兽就到岩洞避风避雨。

0[13]蒙古族流传的5麦德尔娘娘开天辟地6神话则说:/远古浩劫,洪水铺天盖地。

女神麦德尔骑白色神马视察三千色世界。

,,麦德尔娘娘怜惜须弥山上那些矮小的人,派神女、神男给他们照明,神女晚上值班,发白光,就是月亮,神男白天值班,发红光,就是太阳,神女、神男轮流值班,成为夜晚和白天。

0[14]这些行为,均是女性出于人性之善而做出的,善给女性以宽厚慈爱的品性,这是人类最高尚的精神美德。

/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就变成美了0[15]。

美和真、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神话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一系列优秀品质:勤劳勇敢、温和慈爱、坚韧不屈、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等。

这些优秀品德是建立在人性之善和人性之美的基础上的。

从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纯真和善良,看到女性无私忘我、真诚奉献的审美价值。

二、女性外形美的缺失女性形象,就现代的审美观而言,除了存在内在美之外,还存在着外形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