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山葡萄生于山野。
多年生蔓性草本。
植株似葡萄而细小。
茎赤褐色有毛。
节上有卷须。
叶互生, 具叶柄,叶片掌状分裂,长一、二寸,先端饨尖,基部心形,边缘有浅齿缺,背面有赤褐色毡 毛,腹面暗绿色无毛。
夏秋抽出花穗,着生黄绿色小花,花瓣五枚,顶端稍连合。
常不开而脱 落。
结黑色球形小浆果。
中文学名: 拉丁学名: 别称: 界: 门:山葡萄 Vitis amurensis 阿穆尔葡萄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 科: 属: 种: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葡萄科 Vitaceae 葡萄属 Vitis 山葡萄 V. amurensis简介山葡萄[V.amurensisRupr]也称东北山葡萄, 是葡萄科葡萄属落叶藤本植物。
原产中国东北、 华北及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
果实可用于酿酒。
与刺葡萄[V.davidiiFoex]、毛葡萄 [V.quinquanglarisRehd]、 华东葡萄[V.pseudorticulataW. T.Wang]、 秋葡萄[V.romanetiiRoman]、 蘡薁葡萄[V.adstrictaHance]等都属于东亚葡萄种群的野生种。
植物形态山葡萄全株山葡萄根茎山葡萄枝叶山葡萄花果形态特征山葡萄又名野葡萄,是葡萄科落叶藤本。
藤可长达15米以上,树皮暗褐色或红褐色,藤匍 匐或援于其它树木上。
卷须顶端与叶对生。
单叶互生、深绿色、宽卵形,秋季叶常变红。
圆锥 花序与对生,花小而多、黄绿色。
雌雄异株。
果为圆球形浆果,黑紫色带兰白色果霜。
花期5-6 月,果期8-9月。
山葡萄喜生于针阔混交林缘及杂木林缘,在长白山海拔200-1300米间经常可 见,主要分布于安图、抚松、长白等长白山区各县。
果熟季节,串串圆圆晶莹的紫葡萄掩映在 红艳可爱的秋叶之中, 甚为迷人。
山葡萄含丰富的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生食味酸甜可口,富含浆汁,是美味的山间野果。
山葡萄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料,所酿的葡萄酒 酒色深红艳丽,风味品质甚佳,是一种良好的饮料。
木质藤本。
枝条粗壮,嫩枝具柔毛。
叶互生,阔卵形,长6~14厘米,宽5~12厘米,先端 渐尖,基部心形,山葡萄果实通常3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边缘有较大的圆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具细毛,下面 淡绿色,被柔毛:叶柄长3~7厘米,被柔毛。
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梗长2~3.5厘米,被柔 毛;花多数,细小,绿黄色:萼片5,几成截形;花瓣5。
长圆形,镊合状排列;雄蕊5;雌蕊1, 子房2室。
浆果近球形或肾形,宽6~7毫米,由深绿色变蓝黑色。
花期6~7月。
果期9~10月。
[1]木质藤本。
小枝圆柱形,无毛,嫩枝疏被蛛丝状绒毛。
卷须2-3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阔卵圆形,长6-24厘米,宽5-21厘米,3稀5浅裂或中裂,或不分裂,叶片或中裂片顶 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基部常缢缩或间有宽阔,裂缺凹成圆形,稀呈锐角或钝角,叶基部心形, 基缺凹成圆形或钝角,边缘每侧有28-36个粗锯齿,齿端急尖,微不整齐,上面绿色,初时疏被 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基生脉5出,中脉有侧脉5-6对,上面明显或微下陷,下面突出,网脉 在下面明显, 除最后一级小脉外, 或多或少突出, 常被短柔毛或脱落几无毛; 叶柄长4-14厘米, 初时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落无毛;托叶膜质,褐色,长4-8毫米,宽3-5毫米,顶端钝,边缘 全缘。
圆锥花序疏散,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长5-13厘米,初时常被蛛丝状绒毛,以后脱 落几无毛;花梗长2-6毫米,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高1.5-30毫米,顶端圆形;萼碟形,高0.2-0.3 毫米,几全缘,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9-2毫米,花药黄色, 卵椭圆形,长0.4-0.6毫米,在雌花内雄蕊显著短而败育;花盘发达,5裂,高0.3-0.5毫米;雌 蕊1,子房锥形,花柱明显,基部略粗,柱头微扩大。
果实直径1-1.5厘米;种子倒卵圆形,顶 端微凹,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腹面中棱脊微突起,两侧洼穴狭窄呈条 形,向上达种子中部或近顶端。
花期5-6月,果期7-9月。
地理分布原产中国东北、华北及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
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 蒙古等地,生长于海拔200米至1,2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沟谷林中及灌丛中。
中国自20世 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并取得成功,开始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大量栽培。
河 北平泉县胡杖子村都有山葡萄。
[1]本种分布广,变异大,主要表现在叶片分裂状况、叶下毛被多少和网脉显著与否,一般叶不裂、浅裂至中裂兼有,叶片分裂者其顶端裂片基部缢缩凹成圆形,稀成钝角或锐角,在分 布区南缘,如浙江天目山等地,叶下面毛被较多,且叶下面网脉显著,如安徽金寨,被认为是 种的差异,实际上是一个种分部区边缘所发生的梯度变异或个别性状的偶然变异,作者用扫描 电镜分析叶表面角质层饰纹表明,存在类似的梯度变异,但基本类型不变。
此外,叶基缺凹成圆形者,外侧基出脉有时与基缺叶缘靠近或远离,南北分布区均有此变异。
在葡萄属中是抗寒 能力最强的种类,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群体;果生食或酿酒,酒糟可制醋和染料,种子可炸油, 叶和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
[1]本种果可鲜食和酿酒。
经济价值山葡萄是葡萄属中最抗寒的一个种,枝蔓能耐-40——-50℃低温,根系可耐-15℃低温,是 葡萄抗寒、抗病育种的宝贵资源。
用山葡萄浆果酿造的葡萄酒,品质优良,是我国东北地区葡 萄酒工业的主要原料。
栽培管理植株生长势强。
结果枝占芽眼总数的60.9%,每一结果枝上的平均果穗数为1.8个,但因穗 粒均小,产量低。
从萌芽到果实充分成熟的生长日数为137天,活动积温为2985℃,在北京8 月中旬、 吉林9月中旬成熟, 属中熟种。
抗病、 抗湿力强, 嫁接亲和力亦强, 是优良的抗寒砧木, 但枝条的发根力极差,嫁接成活后易出现小脚现象,是其缺点。
为了克服发根力差的缺点,一 般采用种子播种,先培育好砧木苗,再行嫁接。
也可用欧山杂种1代(F1)的黑山(中国农业科学 院果树研究所育成)、公酿1号、北醇等为砧木嫁接,它们根系的抗寒力虽比山葡萄稍差,但扦 插发根力均强,嫁接后的小脚现象都轻。
适于黑龙江、吉林一带应用。
园地选择及种植规格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土层深厚、耕性佳、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地更适合于山葡萄的 生长,是高产栽培的有利条件。
不论旱地与水田均适于山葡萄的栽种。
种植规格畦宽1.5米包沟作垄,株行距0.6米×1.5米,亩栽约750株。
棚架的设置方式山葡萄搭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平面棚架式,棚架长宽的大小可根据土地面积大小和实际 地形情况而定, 但山葡萄生长空间面积最大限度只能与土地面积相等。
而采收藤蔓时较为费工。
另一种搭架形式即为直立篱笆式。
也就是畦的头尾各竖起一根粗10×10厘米高2米以上的水泥 柱,中间以2-3米间隔加竖数根竹木柱,上下平行拉上3-4道铁线固定成立式篱笆。
立式篱架 有两大优点:一是采割藤蔓比平面棚式方便快捷省工;二是二米高篱式比平面棚式藤蔓生长空 间面积可增加30%以上。
这样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一个是有关篱式棚架的 走向问题,是东西走向好,还是南北走向优?经过实践证明,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在山葡萄 的主要生长季节是每年的3月至12月份,夏秋季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台风雨,出现台风雨时, 在当地经常刮东风,所以东西走向的篱式栽培有较强的抗击能力,损失较小,所以,东西走向 架式也是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措施。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 施肥一般在收割藤蔓后进行,第一次施肥约在每年的二月底至3月初施下,这 时气温开始回升,新芽开始长出,是最佳的施肥时期。
肥料种类可山葡萄以用农家粪肥与复合化肥混用,每次化肥用量约每亩15公斤左右即可。
第二次施肥5月底 至6月初进行,施后结合清沟培土。
第三次施肥应放在8月份施下,这时雨量较多,注意排除田 间渍水。
杂草防治 每年在12月份最后一次采割后,畦面进行浅锄晒白培土,防止根部裸露, 以利来年生长。
进入夏季,杂草生长迅速,可在每次收割藤叶后,亩用20%克无踪200-300毫 升兑水喷除,使用时注意低喷,避免溅洒着山葡萄植株而造成药害。
病虫害防治 抗性较强,病害基本很少发生,主要防治虫害,春梢芽期注意防治蚜虫及食叶性害虫,如 金龟子等,可用固态敌百虫或氯氰菊脂类药1000-1500倍液喷杀。
及时采收 山葡萄果实在东北9月上、中旬成熟,含糖量8%-15%,含酸量1.5%-3%。
每枝平均有果穗 2-3个。
栽培亩产800-1500公斤。
繁育方法山葡萄野间采集,后经人工进行繁殖,以供大田栽培种苗之用。
从采集到的种苗中,经过种植观 察,发现它们个体中差异较大,在形态及特性方面,不仅是片叶大小及形状有不同之外,而且 在开花结实习性方面也有很大差别。
繁殖的第一种方法——压条法 将生长中表现较老熟的藤蔓,即枝条表皮呈褐色,把藤条平拉置于地面,在每个节眼压上 泥土,待根芽长出后,进行逐个离体培育成幼株。
第二种方法——扦插法 同样把老熟的藤蔓切成每节带有两个叶节位的小段,让切口自然晾干,再用生根剂加杀菌 药剂溶液浸泡后捞起晾干水分,然后进行扦插。
苗床应选择土壤盐分低,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壤 土为宜,这样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扦插枝条早生出根。
因肥沃的土壤盐分含量往往较高,加之土 壤中微生物生长活跃,而对扦插枝条生长发育不利。
从而影响其成活率。
苗床起成畦状,大小 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畦面要平展,严实,保持适宜湿度。
做到雨天不积水为宜。
等幼苗长出至 10-15厘米时即可移栽大田进行栽培。
品种演变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人工驯化栽培并获得成功。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与长 白山葡萄酒厂、 吉林农业大学合作, 先后选育出雌能花品种左山一、 左山二, 两性花品种双庆、 双丰、双优、双红,山欧杂交品种左红一、左优红、北冰红,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大量推 广栽培。
草药属性药 材 名: 中文科 名: 拉丁科 名: 中文属 名: 拉丁属 名: 中文种 名: 拉丁种 名: 药用部 位: 形态特 Ampelopsis brevipedunculata Maxim. Trautv. Ampelopsis Vitaceae 山葡萄葡萄蛇葡萄山葡萄叶 木质藤本,长达15米;幼枝初具细毛,后无毛。
叶宽卵形,长4–17厘米,宽3.5–18厘米,顶端尖锐,基部宽征:心形,3–5裂或不裂,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叶脉有短毛;叶柄长4–12厘米,有疏毛。
圆锥花序与 叶对生,长8–13厘米,花序轴具白色丝状毛;花小,雌雄异株,直径约2毫米;雌花内5个雄蕊退化,雄花内 雌蕊退化,花萼盘形,无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