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第一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第一章系统建模与仿真概述
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或相互作用的单元有机的结合在起来,完成某一功能的综合体。

系统的特征:1.系统的整体性
2.系统的层次性
3.系统的相关系
4.系统的目的性
5.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系统:
模型:模型是对系统的特征要素,有关信息和变化规律的一种抽象表述、它反映
了系统某些本质属性,描述了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
作用。

模型的意义:1.客观实体系统很难做试验,或者根本不能做实验。

2.对象问题虽然可以做试验,但是利用模型更便于理解。

3.模型易于操作,利用模型的参数变化来了解现实问题的本质和规
律更加经济方便。

系统模型的种类:抽象模型和形象模型
抽象模型:数学模型图形模型计算机模型概念模型
形象模型:模拟模型实体模型
建立模型的步骤:
1.弄清问题,掌握实际情况
2.搜集资料
3.确定因素之间的关系
4.构造建模
5.求解模型
6.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系统建模预防针的一般方法和步骤(P17)
仿真的发展趋势:建模方法面对对象仿真分布交互仿真人工智能与
计算机仿真虚拟现实仿真 Internet网上仿真
第二章商贸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商贸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商贸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2,商贸流通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3,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商贸活动的内容: 1,商流,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商流。

2,物流,是指事物从供给方向需求方的转移。

3,资金流,主要是指资金流的转移过程,包括付款,转账等过程,是
整个商贸活动的目的。

4,信息流,指商品信息的提供,商品促销信息,技术支持,售后服务
等内容,也包括诸如询单价,报单价,付款通知单,转账通知单等商业贸易单证以及交易
方的支付能力和支付信誉。

预测:所谓预测就是人们对某一不确定的或未知事件的表述。

预测的作用:从变化的事物中找出使事物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固有规律,寻找和研究各种变化现象的背景及其演变的逻辑关系,从而去揭示事物未来的面貌。

判断预测方法:一,部门负责人评判预测法;二,销售人员估计法;三,德尔菲法;四,
历时类比法。

德尔菲法:依靠技术专家小组背靠背景来判断,来代替面对面的会议,是不同专家将分歧的幅度和理由都能够表达出来,经过客观分析以求达到客观规律的一致意见。

时间序列预测技术:一,移动平均预测法(计算题p30例2);
二,指数平均预测法。

DRP:是分销需求计划的简称,它是MRP原理和技术在流通领域中的应用。

该技术主要解决分销物资的应用和调度问题,其基本目标是合理进行分销物资和资源配置,以达到既有效
地满足市场需求优势的配置费用最省的目的。

*DRP的基本概念 1.库存:指仓库或物流中心实际存在的物资数量。

2.安全库存:为便于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防止因需求货供应的波动
引起缺货或停工待料,经常在仓库各项目保持一定数量的计划库存量,
成为安全库存。

3.期初和期末库存:指在论述的时间段开始和结束时本单位的实际库存。

4.进货提前期:指从发出订货到所定货物运回并入库所需要的时间长度。

5.送货提前期:指从接收订单到货物送到用户手中并接收入库的时间长度。

6.在途物资:指供应商已经接受订单备货,但尚未来到本单位入库的物资。

7.订货批量:指一次订货所订的物资数量。

8.时间周期: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时间段信息,如一日,周,月划分。

9.计划期:是指DRP尽心运算的整个时间段,可能是一个月,一个季度
或一年,他可划分为几个计划周期。

10.物流中心:从事物流活动的具有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

BOD简介:B OD是MRP中物料清单BOM的概念和结构在分销领域的运用,它同BOM在产品结构树中连接各零件和成品一样,在供应方和各个需求方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DRP在分销网络中的运作原理(p43DRP原理图)
DRP在分销网络的作用:反映各个物流中心的进货,送货问题。

DRP运行逻辑(图表p45)
物流资源计划(LRP):以物流为基础手段,打破生产与流通界限,集成制造资源计划,分销需求计划以及功能计划而形成的物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LRP的设计思想:LRP的基本动机,是想即使用于生产领域又适用与流通领域,以利于既搞生产又高流通的企业来制定物资计划。

MRP:物料需求计划
第三章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优化
供应链: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
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面向用户需求交叉性创新性风险性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链状和网状结构模型
供应链管理决策内容:采购制造运输储存销售
供应链集成模型 (P65)重要
供应链合作关系: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
,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

供应链合作关系的特征:就是以物流为核心转向以合作为核心。

在合作逻辑
思想指导下,供应商和制造商把他们相互需求和技术集成在一起,以实现为
制造商提供最有用产品的共同目标。

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步骤:
1.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关系
2.确定标准,选择供应商,选择合作伙伴
3.正式建立合作关系
4.实施和加强战略合作关系
招标法:它是由企业提供招标条件,各招标合作伙伴进行竞争,然后由企业
决标,与提出最有利条件的合作伙伴鉴订合同或协议。

特点:竞争性强,
选择更合适的合作伙伴,但手续繁杂,时间长。

层次分析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具有阶级结构的目标,子目标,约束条件
部门等评价方案,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确定判断矩阵,然后把判断矩阵的最
大特点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分量作为相应的系数,最后综合给出个方案的权
重。

特点:可靠性高误差小但遇到的因素众多难以进一步对其分组。

模型描述组合优化过程表述(P75)
第四章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