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常见疾病及乳腺癌的早期发展

乳腺常见疾病及乳腺癌的早期发展


历;
乳腺增生性病变各种病名的由来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内分泌失衡是乳痛症的病因之一。按照乳房
疼痛的发病规律来看,73%表现为周期性疼痛,27%为非周期性
疼痛。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相关的乳房疼痛,病理改变轻微,
是生理性的、可预期的,且一般限于生殖期年龄,表现为经前
2~3天出现乳房触痛或胀痛,严重时疼痛可放射至腋窝、肩部, 甚至背部,随着乳房和上肢的活动而加剧,并且乳房内可触及 小的结节,月经期结束后逐渐缓解。这其实可以说是一种正常
乳腺增生性病变各种病名的由来
2012年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肿瘤组织学分类中将乳腺增生性 病变统称为导管增生性病变,取消了“纤维囊性腺病”及 “乳腺结构不良”等命名,也未采纳中国专家提出的“乳腺 增生症”这一病名,所以乳腺增生症这个病名只在中国应用。
乳腺增生性病变各种病名的由来
临床实践中,门诊医生经常将乳腺疼痛,或有伴乳腺结节, 但又不能诊断乳腺肿瘤的患者诊断为“乳腺增生”,并给予 药物治疗或理疗等处理,造成了过度诊断和治疗的局面。而 这种症状实际上是正常乳腺发育与复旧过程中的一组症候群, 会引起不同的症状有不同的诊断,如单纯乳房疼痛,应该诊 断为乳痛症,大约有10%的人认为生活中一半的时间有乳痛经
随访检查过程中如升为4级则进行活检。
总之,在乳腺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下
“乳腺增生”的诊断,而乳痛症是生理性变化,要
充分告知正确的相关信息,以免妇女过度焦虑影响 生活质量,并造成过度诊疗;要重点关注非典型增
发现乳腺结节怎么办
既然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相关,那么我们关注的重点应是这 类患者。乳腺结节是指不能扪及肿块,但超声检查发现的小 低回声病灶或乳腺X检查发现的小致密影,因多考虑良性病变, BI-RADS分级属2级或3级,所以统称为乳腺结节,以区别可扪
及的乳腺肿块,这类患者往往比较紧张,担心是乳腺癌。
发现乳腺结节怎么办
这类病变是否都需要活检呢?患者常常会不断询问医生这个 问题以求得明确的答案和心理安慰,但医生又担心漏诊或延 迟诊断而回答得模梭两可,反过来又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 其实根据目前的研究这就类病变98-99%都是良性的,只有1-
2%可能是早期乳腺癌或原位癌。
发现乳腺结节怎么办
不管是否有乳房疼痛,对于乳腺结节患者,医生应按影像学 检查的BI-RADS分级评估结果给患者提出处理意见,对于影像 学检查发现的BI-RADS分级为2级的乳腺结节,应每1年定期检 查一次;BI-RADS 分级为3级乳腺结节,则3-6个月后复查,
氧胺、阿那曲唑和依西美坦可使非典型增生妇女乳腺癌发生
率降低40%~50% 。
与乳腺癌相关的乳腺增生性病变
所以,与乳腺癌相的主要是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病变,这类 病变可能影像检查发现和经皮活检或手术活检确诊,并有明 确的预防指南,大家可以依照指南和规范来处理这类病变, 避免过度诊断和治疗。
发现乳腺结节怎么办?
美布什氏病、慢性囊性乳腺炎、乳腺上皮增殖症、乳腺腺病、 纤维囊性病、囊性增生症、乳腺小叶增生症、乳腺结构不良 和乳腺纤维囊性变以及乳腺增生症等10个以上的名称。
乳腺增生性病变各种病名的由来
随着对乳腺增生性病变的深入研究和对其认识的提高,专家
们认识到乳腺增生性病变实际上是乳腺在发育与复旧过程中
失调,而非真正的疾病,只有少数增生性病变与乳腺癌相关, 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方法评估其乳腺癌风险。
后决定是继续随访检查还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步检查或活检,随访的妇女可能
通过调整心理状态、饮食习惯改变、体育锻炼和适当的中成药短 期治疗来缓解乳痛,严重者才药物治疗,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精 神焦虑。
那么什么样的增生性病变与乳腺癌相关呢?
与乳腺癌相关的乳腺增生性病变
一些妇女经常会咨询自已的“乳腺增生”是否会癌变,若解 释不当很容易引起她们严重的焦虑。关于乳腺增生性病变与 乳腺癌风险的关系,基本可将乳腺增生性病变分为三类: 非
正确认识乳腺增生性病变
近年来,由于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X检查的广泛应用,女性接 受乳腺检查人数逐年增多,有越来越多的良性病变被检出。 这些良性病变中又以乳腺增生性病变最为常见,所以在超声
检查和乳腺X检查报告中,以及门诊病历中经常出现“乳腺增
生”这一病理检查才能诊断的病名,以致造成过度诊断和治 疗,再加上过度宣传“乳腺增生”是乳腺癌的癌前病变,也 给广大妇女造成困扰。因此,正确认识乳腺增生性病变,正 确评估这些病变与乳腺癌的关系显得重要而迫切。
那么这个所谓的“乳腺增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乳腺增生性病变各种病名的由来
乳腺增生性病变是乳腺良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其 实质是乳腺腺体发育或复旧不全,经常出现在未育、生育少 和不哺乳的女性。
乳腺增生性病变各种病名的由来
对这一症候群的认识过程中,过去命名十分混乱,相继有欣
增生性病变,如乳痛症、腺病、囊肿、纤维腺瘤和轻度增生
等;增生性病变不伴非典型增生,如中度增生、乳头状瘤伴 增生等;非典型增生,如导管或小叶非典型增生。
与乳腺癌相关的乳腺增生性病变
根据以往大量研究证明,单纯乳房疼痛均属于生理性的乳腺 增生性病变,并不增加乳腺癌风险。仅轻度增加风险,这占 绝大多数乳腺良性病变的妇女不需要特殊处理,可按普通妇 女进行定期随访即可。
与乳腺癌相关的乳腺增生性病变
伴有非典型增生的良性病变其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大约是普通人群的3.5-5倍。非典型增生具有中度发展成浸润
性乳腺癌的风险,约3.7%~22% 的病例发展为浸润性癌。 故此部分妇女属于高风险人群,应按美国临床肿瘤学会的高 危风险妇女筛查与预防指南进行密切筛查随访,甚至可用化 学药物预防或预防性切除乳房来降低风险。目前采用的三苯
现象。
乳腺增生性病变各种病名的由来
非周期性疼痛发生的平均年龄为40岁,非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
的明显关系,常常是一些其他因素引起的,如大乳房下垂、饮食 和生活方式、痛性肋胸关节综合症和导管扩张等。一般认为乳痛 症与乳腺癌风险无关,但应定期检查,特别是影像检查有乳腺结 节的患者应该按乳腺影像数据评估报告系统,即BI-RADS分级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