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全国各省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全国各省中考文言文试题汇编及答案

2018年全国各省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18中考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共10套,前九套每套8个文言文阅读,第十套4个文言文阅读,共76篇文言文阅读;为了方便阅读、打印和作为学生训练,每一套都对所选阅读进行重新编写题号,原试卷内容未作改动。

共86页,76800多字,有答案;下载后也可复制其中的一套或几套进行单独打印,不必再为内容的凌乱而担心。

所有内容均有答案,且用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第一套【一】(2018中考·安徽卷·15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

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对曰:“是则可矣。

”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又何间焉间:(2)小惠未徧....徧:(3)必以信信:(4)必以情断之之:(5)智虽弗及及:2.翻译下列句子。

(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3.【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2分)4.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4分)【二】(2018中考·北京卷·8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5-7题。

(共8分)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宮中之事,事无大小。

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甲】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别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徳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5.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所广益./精益.求精计.日而待/不计.其数B.不求闻达./知书达.理由是.感激/实事求是.C.夙夜忧.叹/优.心如焚庶竭.驽钝/尽心竭.力D.察纳雅.言/温文尔雅.临表涕.零/涕.泪交流6.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我认为军营中的事情,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品行高低不同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理解:请葛亮之所以推荐向宠是因为向宠人品好,军事才干突出,深得刘备赞誉。

【乙】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情,都会为桓帝、灵帝二位君主深深叹息,并对他们感到痛心和遗憾。

理解:刘备痛心和遗憾的原因是桓、灵二帝亲近小人,疏远贤臣,造成了东汉的衰败灭亡。

【丙】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关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理解:诸葛亮于“倾覆”时接受任务,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和临终托付大事的恩情。

7.为国尽忠是中华传统美德。

请你根据上文和下面的两则【链接材料】,概括说明为国尽忠在诸葛亮、魏征、岳飞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4分)【链接材料一】太宗①新即位,励精政道,数引征②入卧内,访以得失。

征雅③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

太宗与之言,未尝不欣然纳受。

征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无不言。

太宗尝劳④之曰:“卿所陈谏,前后二百余事,非卿至诚奉国,何能若是?”其年,迁尚书左丞。

(节选自《旧唐书·魏征传》)【链接材料二】嗣⑤当激厉士卒,北逾沙漠,尽屠夷种。

迎二圣⑥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朝廷无虞⑦,主上奠枕⑧,余⑨之愿也。

(节选自岳飞《五岳祠盟记》 )注:①[太宗]李世民,唐代皇帝。

②[征]魏征,唐初政治家。

③[雅]平日,向来。

④[劳]慰劳。

⑤[嗣]随后,接下来。

⑥[二圣]指被金兵俘虏北去的宋徵宗和宋钦宗。

⑦[虞]优處,忧患。

⑧[奠枕]安枕。

⑨[余]指岳飞。

答:【三】(2018中考·福建省福州卷·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6分)【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选自《列子·汤问》)【乙】董源善画,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

其后建业僧巨然祖述源法,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

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如源画《落照图》,近视无功,远观村落杳然深远,悉.是晚景,远峰之顶宛有反照之色。

此妙处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注】董源: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②巨然:建业(今南京)僧人,五代宋初画家,师承董源。

③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学说或行为。

④粲:鲜明。

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卒.逢暴雨卒: (2)伯牙乃舍.琴而叹曰舍:(3)皆宜.远观宜: (4)悉.是晚景悉: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B.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C.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D.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2分)(2)近视之几不类物象。

(2分)11.伯牙“善”琴,甲文主要采用什么写法来表现他琴音的高妙?董源“善”画,乙文怎样介绍他画作的奇妙?请简要分析。

(5分)【四】(2018中考·甘肃省白银卷·16分)(一)阅读《桃花源记》,完成12-15题。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2.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

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

(3分)示例: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顺着”的意思。

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

1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3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4.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在田字格中。

(2分)15.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8题。

(6分)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16.解释加点词语(2分)(1)欧阳晔治.鄂州(2)狱.久不决1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 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激泥而.不染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 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18.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2分)公曰杀人者汝也!【五】(2018中考·广东省卷·19分)(一)(10分)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