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

上市公司舞弊案例(审计学课程设计)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信息案例——以“绿大地”公司为例1. “绿大地”造假事件背景及发生状况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大地”)于2001年3月28日在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注册资本为3196万。

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

2007年l2月21日,成为国内绿化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2011年3月l7日,“绿大地”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董事长何学葵女士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该公司自2007年上市以来,连换两任财务总监,三次更换会计事务所,五次变更业绩报告,高管频繁辞职。

2011年3月22日,中国证券会在官网上表示,证券会2010年3月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行为。

2011年4月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名对该公司董事、财务总监李鹏采取强制措施。

2011年5月4日,深交所对该公司股票002200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2. 财务造假手法透视2.1利用关联方虚增收入据相关资料显示,在绿大地上市前三年,公司每年前五大客户的采购比例总和在其全年销售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同为绿大地客户的晓林园艺工程公司的法人在持有本公司80%股份的情况下,还担任了鑫景园艺工程公司的股东,拥有公司10%的股份,并多次向绿大地购买苗木,采购金额在300万元以上。

随着绿大地上市,天绿园艺公司,鑫景园艺工程公司,自由空间园艺公司这些与绿大地有大量业务往来的公司均由于不知明原因接二连三地办理了公司注销手续,让人不得不怀疑绿大地存在暗箱操作和严重的关联方交易。

2.2虚增资产2.2.1虚增存货绿大地的总资产从开始到公司发布招股说明书止共有4.5亿元左右,其中存货这一项目竞高达1.8亿,然而作为其主营项目的苗木在财务报表上的报价(300元)与市场价格(60元)有着近五倍的差额。

2.2.2虚增固定资产绿大地在马鸣基地有三口深水井,共计固定资产216.83万元,平均下来每口井将近72万元。

但是从披露中看出绿大地位于金殿基地的一口深水井仅需8.13万元,同样的深水井为什么存在着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差,它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2.2.3虚增无形资产绿大地在O4至07年期间陆陆续续虚增了近4000万元的土地成本,其中以公司05年购买马鸣土地为最,虚增价值高达3190万元,在此之后又对其基地的灌溉系统虚增近800万,对基地的改良土壤价格虚增2124万,几者相加已接近7000万。

2.3虚增利润从招股说明书看出,绿大地在上市前三年实际获得的利润与其披露的利润不一致。

通过调查绿大地的各年度报表,发现公司06年和07年分别多计收入O.41亿元和O.2亿元,O9年少计负债O.94亿元,2010年一季度利润表中的每股收益0.1元更是与2005年的0.67元相差较大,种种迹象表明,绿大地的各项行为均是为了增加公司利润,提升业绩。

绿大地公司主要财务指标单位:元年度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利润总额净利润2007 829,688,862.51 257,465,463.96 65,691,341.55 64,410,981.O0 2008 966,804,583.94 341,947,610.92 87,505,730.37 86,799,594.07 2009 983,046,250.87 493,495,933.61 -148,349,573.34 -l51,361,817.13表2 营业总成本及其明细表单位:元年度2007 2008 2009营业总成本196,237,132.14 257,033,061.50 489,261,543.33 营业成本166,249,610.44 220,099,769.14 359,505,406.49 营业税金及附加866,392.20 2,918,090.71 6,708,743.59 销售费用lO,096,990.58 18,062,112.80 24,109,503.67 管理费用9,854,591.84 11,337,661.96 19,549,736.47 财务费用7,357,923.66 2,270,923.04 10,642,506.78 资产减值损失1,811,623.42 2,344,003.88 68,745,646.33表3 绿大地2009年年度营业外支出明细表单位:元项目本期发生额上期发生额固定资产处置损失252,507.43 68,402.37无形资产处置损失745,723.52公益性捐赠支出210,003.O0非常损失155,082,643.25其他1,131,311.5l 543,220.00合计157,212,185.71 82l,622.37表4 绿大地公司营业收入各年明细表单位:元年营业收入苗木销售绿化工程苗木租摆其他07 257,465,400.00 232,074,lO0.00 24,725,600.00 602,100.00 63,60O.0008 341,947,610.92 262,098,389.9O 79,372,91l.03 269,783.29 206,526.7009 493,495,933.6l 293,559,729.46 198,258,874.07 602,850.08 1,074,480.O0(数据来源:中国资讯网)2.4现金流不实在绿大地2010年一季报中,仅合并现金流量项目就有多达27项差错, 其中8 项差错为几千万元,几亿元的差错多达12项。

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下: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别为1.57亿元、1. 57亿元、6.14亿元,更正后均为空白。

绿大地到底借到1.57亿元现金了吗?6.14亿元债务究竟还了还是没还?所有这些都不得而知。

2.5屡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自2007年末到2010年,绿大地3年时间就更换了3家会计师事务所,而且每次更换均发生在年报披露前夕。

此外,2009年的审计费用比2008年增长近一倍,更令人质疑的是变更事务所的原因有些牵强。

绿大地屡次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情况见表5。

表5 审计机构变更情况2008年10月绿大地中断了与鹏城会计师事务所多年的合作关系,改聘中和正信事务所2009年11月绿大地再次改聘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机构2011年1月绿大地2O1O年审计机构由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变更为中准会计师事务所3. 警示云南绿大地公司案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突出代表。

公司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案例启示如下:3.1建立规范的企业内控框架体系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及全体员工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创建内部控制框架体系;董事会应遵守法律法规,科学决策,惩罚机制程序化,关联交易公开透明;独立董事要敢于捍卫中小投资人的利益,营造全流程控制理念,更好落实控制目标。

上市公司要按监管机构的要求完善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通过信息采集平台动态更新,使得信息归集准确、全面、及时、客观。

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投资人会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只有保护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才能降低筹资成本,推动公司规范发展,优化公司治理,完善风险管控。

3.2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强化证券市场监管证券监管部门的不作为,是财务舞弊案例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监督执法者依法履职,减少针对会计信息进行的恶意套利活动,一方面严厉打击设租方,使其不敢轻易设租;另一方面增加寻租方的寻租成本,使其寻租收益尽可能的低。

上市资格审批部门应该严格审查申请公司的资格,从源头上把好企业上市关;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层的监管,对业绩频繁变更公司重点调查,及时遏制、严惩违规情况,严查大股东与管理层合谋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将投资者保护提升到法律层面;上市公司高层应严格自律,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规范证券机构分析师的执业行为,对于研究报告或论断严重违背真实情况并误导投资者、造成其损失的证券机构和个人应进行调查和惩戒。

3.3加强企业诚信建设,营造社会诚信氛围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对证券市场的行为主体进行制约。

但是,如果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和监管者缺乏诚信,再完善的制度也会难以发挥作用。

只有潜移默化的诚信教育,才能使经济主体在利益与道德规范发生碰撞时倾向于道德规范。

诚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而且应当是全方位的,不仅包括财会人员、证券分析师、中小投资者、律师、信用评级机构、投资银行等所有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还包括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证券市场的监督者,从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遏制违规行为。

3.4关注巨额冲销对报表的粉饰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巨额冲销的信号传递;巨额冲销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以前年度或当年存在着严重的报表粉饰行为,注册会计师和监管部门应当特别关注,不失时机地延伸审查。

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因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导致巨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可能意味着上市公司过去的收入存在虚假:高比例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时,可能意味着过去的这些资产交易只是掩盖虚假利润的幌子。

问题分析问题分析一:依据斯蒂格勒的政府管制理论,分析公司造假或舞弊的环境和动机。

(一)环境:1.内部环境:(1)股权结构不尽合理,控股股东一股独大。

公司董事长何学葵基本掌握公司实际控制权,再加上内部控制环节薄弱以及董事会和监事会不作为,使何学葵只手遮天。

2007~2012年,何学葵等人虚记账目、暗藏近百张伪造的银行单据、控制3 l家关联公司并由一人保管所有公司的印章,都体现该公司内部治的混乱和低效。

(2)公司高层任免随意,审计机构更换频繁。

上市3年来,公司的三套领导班子全部经历大规模换血。

上市时9名董事加独立董事,除董事长外现在仅剩两人;3名监事全部被更换;当年参与上市运作的多位高管也高就他处;财务总监换过两任,会计师事务所换了3家。

核心管理团队不稳定,很难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

(3)财务管理混乱。

绿大地涉及多处资产和收入虚增,上市前虚增资产36621.69万,虚增收入2.96亿。

上市后,通过土壤灌溉工程和林地使用权等项目虚增资产26742.38万。

通过注册SPY进行关联交易,虚增收入2.5亿。

定向增发无望后,又以自然灾害、育苗试验失败等为借口通过减记资产、虚记费用消化之前虚增的利润。

绿大地随意变更会计估计和选取会计政策并通过一次性计提大额减值准备达到其非法目的。

这充分体现该公司财务管理体制的混乱与监管措施的缺位。

2.外部环境(1)应计制下会计准则具有局限性。

通过会计师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腾挪”,虚增了资产、收入和利润,绿大地公司就是以此方式大肆造假获取利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