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氟化物与牙健康.

氟化物与牙健康.


优点:
●是一种行之有效、安全的防龋措施 ●经济方便、成本低廉 ●具有公共卫生特征,受益人众多且受益者 不需个人的努力和他人的指导,易于推广 普及
●具有社会性,可立法实施
●管理方便,由自来水厂少数人管理,专 家监测
缺点:
●易造成氟的浪费 ●没有自来水装置的地区无法实施 ●不能完全消灭龋病,只是综合防龋措施的一部
专业人员应用的氟化物
三、局部涂氟:
酸性磷酸氟溶液(APF),理化性稳定,不染色,推荐每次使用4分钟
从乳牙萌出(1岁)到第二恒磨牙萌出(13岁)之间,每6个月一次,对口 腔内已萌出的牙进行涂布。 成人中毒计量与12.5ml(250mgNaF) 1-12岁儿童则为成人计量的1/31/2, 成人全口涂布用药量必须在2ml以内,通常1ml为宜。 使用方法:清洁-隔湿-干燥-涂布(3~4 min)-30min内不漱口,不进 食
急救原则:催吐、洗胃、口服或静脉注射钙剂、补糖、补液、对症治疗
现场抢救措施:迅速给患者补充大量牛奶,使牛奶中的钙与氟部分结合,
以减轻氟对机体的毒性作用
(二)慢性氟中毒
症状:氟牙症、氟骨症以及神经系统、骨骼肌和肾脏等非骨性损伤 预防方法:1.
选用适宜氟浓度的饮水来源 2.改变生活方式,清除因生活燃煤带来的氟污染 3.合理处理工业“三废” 4.预防工业氟污染
四、氟化物的防龋机制
(二)氟对微生物的作用
1.细菌对氟的摄入
控制氟化物进入细菌菌体内的两个因素是菌体外的氟化物浓度与 △PH
2.对致龋菌糖酵解的影响
(1)氟的抑酶作用: 糖酵解和细胞氧化有关的酶 (2)抑制细菌摄入葡萄糖 (3)抑制细菌产酸: 氟化物抑制细菌化物的防龋机制
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第一节 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一、环境氟分布与人体氟来源
(一) 环境氟分布 1.岩石和土壤:磷灰石、萤石、冰晶石
2.生物:植物含氟量最高的是茶树
3.水:我国大多数地区自来水含氟量较低
4.大气:主要来源于火山爆发、工业废气和煤的燃烧
一、环境氟分布与人体氟来源
(三)影响牙的形态学结构
氟化物影响牙形态改变——牙尖圆钝、沟裂变浅
——易于自洁——抵抗力增强
五、氟的毒性作用
很可能中毒剂量(PTD):阈值为5mg/kg 致死量: 16~32mgFˉ/Kg (Hodge & Smith)和 15mgFˉ/Kg ( Whitford)
五、氟的毒性作用
(一)急性氟中毒:摄入过量可在4小时内导致死亡
四、含氟涂料:
将氟化物溶入一种有机溶液,涂布于牙齿表面几分钟内硬化以预防龋病的方法。
使用方法:清洁-干燥-涂布(0.5ml)-凝固 2~4小时内不进食,当晚不刷牙,涂膜一般保持24~48小时,4个月1次。
牙龈出血时应禁止使用含氟涂料
五、含氟凝胶与含氟泡沫:
均使用酸性磷酸氟,使用口腔托盘,一次性处理全口牙齿,在口腔内保留4 分钟。 含氟量较高,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一、饮水氟化:
(二)学校饮水氟化
适用于不能实施公共自来水氟化的低氟区
与自来水氟化相似 小学内的饮水氟浓度可以为社区自来水水氟适宜浓 度的4.5倍
二、食盐氟化:
(一)防龋效果
适用于没有开展饮水氟化或没有自来水的低氟区 防龋效果与饮水氟化相似
(二)优缺点
优点 : 除了具有饮水氟化类似的优点外,还有 ① 覆盖面广,不受地区条件限制 ② 不需要设备完好的供水系统 ③ 与饮水氟化比,减少了氟的浪费 ④ 生产和控制方法简单,费用较低 ⑤ 每个家庭可自由选择 缺点 : ① 效果与大众接受程度和范围有关
六、氟牙症
又称氟斑牙, 是在牙发育矿化时期机体摄入过量的氟所引起 的一种特殊的釉质发育不全
(一)临床特点:
1. 多发生在恒牙,乳牙少见 2. 牙数的多少取决于牙发育矿化时期在高氟区生活时间的长短 3.牙釉质损害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氟过量的水平 4.牙釉质、牙本质变脆、耐磨性差,但对酸蚀的抵抗力较强
六、氟牙症
(二)分类和诊断标准:
Smith 分类法、Dean 分类法、TF分类法
(三)鉴别诊断:
1. 釉质发育不全
2. 四环素牙
(四)防治:
基本原则是限制摄入过量的氟
第二节 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一、饮水氟化:
(一)自来水氟化
投加的氟化物有氟硅酸、氟硅酸钠和氟化钠
1.自来水氟化原则:适宜氟浓度一般应保持在0.7~1mg/L之间
量高时,氟的吸收就减少;胃的PH值与氟吸收率呈负相关
二、人体氟代谢
(二)分布
1.血液、乳汁和软组织: 75%血氟存在于血浆中;乳汁氟含量
低,氟不易通过血脑屏障;软组织含氟量一般低于血浆水平
2.骨和牙
机体内约99%的氟沉积在钙化组织中
松质骨高于密质骨;代谢旺盛骨高于静止骨;氟与骨的结合是可逆的; 氟在牙形成、矿化时期以及矿化后进入牙组织; 釉质氟表层高于深层
(二)人体氟来源
大部分来自于每天摄入的食品和水
1.饮水:人体氟的主要来源,约占人体氟来源的65%,水中氟易被吸收。
2.食物:25%来源于食物,植物或动物里均含氟。
3. 空气
4. 其他可能的氟来源
5. 氟的总摄入量
机体每日从空气、水、膳食等摄取氟量的总和 (mg/天) 适宜总摄氟量 (适宜摄氟量):制定各种氟载体的卫 生标准的理论依据 安全总摄氟量(安全摄氟量): 人体最大可能接受 的量 每千克体重的总摄氟量在0.05~0.07mg之间为适宜, 不应超过上限。
少,外层厚度增加。
高氟地区牙釉质溶解度较低,从而减少龋的发生 实验发现:随着氟化物的增加,龋损深度减
2.氟促进釉质再矿化
3.氟降低溶解度与促进再矿化的作用
当酸缓冲液成为羟磷
灰石(HA)的饱和溶液后,氟可结合游离的HA而成为氟羟磷灰石(FHA)重新沉 积在釉质,即再矿化,如果不饱和氟可吸附于HA上直接进入晶体形成FHA或釉 质中羟离子交换形成氟磷灰石(FA)。
氟化物与牙健康
2006.11 世界卫生组织(WHO) 、世界牙科联盟( FD I)以及
国际牙科研究会( IADR)共同召开了“应用氟化物
促进口腔健康全球会议”。 2007.9 在中国北京又与中华口腔医学会(CSA)联合召开了
后续会议,发表了北京宣言--号召在中国和东南
亚地区行动起来应用氟化物促进口腔健康
性,比较稳定。摩擦剂:丙烯酸塑料或焦磷酸钙、二氧化硅
4.氟化胺牙膏 有机氟化物,在减少牙釉质溶解度方面比无机物优越
一、含氟牙膏:
(三)含氟牙膏的吞咽和吸收
6岁以下儿童,含氟牙膏用量相对要少,约为黄豆大小或挤出牙膏约5mm (0.5g), 不能吞食含氟牙膏。
二、含氟漱口液:
适用于低氟区及适氟区。0.2%氟化钠(900Fˉmg/kg)溶液每周一次, 0.05%氟化钠(230Fˉmg/kg)溶液每天用一次。5-6岁儿童使用5ml,6岁 以上每次用10ml,含漱一分钟,半小时内不进食或漱口。5岁以下不应使 用。
第三节 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一、含氟牙膏:目前大多数牙膏含氟量为1000~1100mg/kg
第三节 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一、含氟牙膏:
(一)发展状况:可行性强、易推广的自我防龋方法。
含氟牙膏的广泛应用是使龋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几种主要的含氟牙膏
1.单氟磷酸钠牙膏:与多种摩擦剂相容好、对牙不染色、PH接近中性而 且比较稳定、对人无副作用 2.氟化亚锡牙膏 旧型:染色、金属味道、有效期短 新型:抗牙菌斑、牙龈炎、防龋、牙本质脱敏 摩擦剂:焦磷酸钙 3.氟化钠牙膏 氟化钠是首先采用的一种“离子型”氟化物,不染色、PH 中
掌握:氟牙症的临床特点、Dean分类标准和防治
氟化物防龋机制
了解:氟的代谢、生理及毒性作用
熟悉:全身用氟与局部用氟的使用方法及剂量浓度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② 难以精确控制每一个体的耗盐量
③ 氟化食盐的销售范围难以控制
三、牛奶氟化:
牛奶是一种氟化物的良好载体,又属于非致龋食品
氟奶中的氟化物大约72%被机体吸收,牛奶不会降低氟的生物利用率
四、氟片、氟滴剂:
成分:氟化钠、酸性氟磷酸盐
氟片:口腔科医师开处方后,每日剂量为:0.5mgFˉ,供给最有可能患
龋的儿童。口服时应将片剂嚼碎或含化,并布满整个口腔,使之兼有局 部作用,服用后半小时内不进水不进食,一般不宜吞服。 氟滴剂: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睡前滴于颊黏膜或舌部
三、氟的生理作用
(一)氟防龋作用
缺氟能增加人体对龋病的易感性 低氟地区居民骨质疏松比高氟地区常见,
(二)参与骨骼的代谢
适量氟可使钙、磷代谢处于良好平衡状态。
(三)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四)其他功能
生殖功能;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导性等
四、氟化物的防龋机制
(一)氟能够降低釉质的溶解度和促进釉质再矿化 1.降低釉质溶解度
6.国家氟化物卫生标准。
二、人体氟代谢
(一)吸收
1. 吸收率和程度:易溶解的氟化物几乎可以全部被吸收。不同方式给
氟,吸收程度不一样。
2. 吸收的机制与部位:氟在胃肠均可被吸收 3. 食物和其他含氟制品中的氟吸收:氟制剂在空腹吞咽后,
几乎被吸收
4. 影响氟吸收的因素:氟化物的溶解度;食物中无机氟及钙铝含
历史发展 ● 1945年首次在美国的自来 水加氟 ●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 加拿大、爱尔兰、马来西亚、 新西兰等4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 了自来水加氟 ● 饮水氟化已得到150多个科 学 和卫生组织认可,如 WHO、 FD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