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文言文翻译技巧指导


3.已而有识者日:“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 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2007安徽高考题)
译: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 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的把它当作 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4.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数量词
译:第二年,秦国再次攻赵,杀死二万人。
第二式:凡国名、地名、人名、官名、 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 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 皆保留不动。
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翻译以直译为主。 2、翻译要字字句句落实。 3、翻译要译出文言句中词语、句式的特点。 4、翻译甚至要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四)婉说的译法: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 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的需要,有时故意 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委 婉。翻译时应还原其本来的意思。
翻译下列句子:
1.秦时明月汉时关 。
译: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隘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译: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经历了很多次战斗, 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郑袖。
省略谓语:

译: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靳尚, (让他)在怀王的宠姬郑袖面前编造谎言。
3.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省略宾语:之,他
译: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
4.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
白王。
省略宾语:之,代纸
译:只是用浓墨洒成大黑点,弄得满纸都是。 郭生感到非常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用典:指侮辱性的施舍
1.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译:品行正直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用典:指陈涉起义事 2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借代:代指秦王朝
译:陈涉一起义,而秦王朝就灭亡了。
(三)用典的译法: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 意丰,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 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 遍意义。
文言文翻译需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1、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如“在郡多有出息” 中 “出息” 就是关键词,它不是现代汉语的 “有前途 ,有志气”的意思 ,而是文言文中的 “产生利息、收益”的意思。
2、充分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正确的语序应是“古之人不欺余也”。同时还应保持原 文语气,即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等。
4、不为盗所发( 被
)
指出下列句子翻译的误处所在: 1、遂大困,寻死富阳。 译:于是极度贫困,到富阳寻死。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从师学习风尚的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3、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译:秦王十分高兴,传递把给美人和左右侍 臣看。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 壮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
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准确
通达、通顺
有文采
六留 删 换

法调 补 对
1、“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者,皆为尽哀”
必须落实的文言实词是“及”“尽” (“到”、“竭尽”)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系”翻译为“捆绑”。“组”翻译为“绳 索”。“函”翻译为“用木匣子装着”。
翻译下列句子:
委婉:发动战争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论语》)
译:季氏将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2.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委婉:会(决)战
译: (我)现在率领八十万水军,将与你在吴地 会(决)战。
委婉:指地位尊贵人物的死
3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译:有朝一日您死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 己安身立足呢?
总结:实词字字落实,一译到底
3、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我们还是回去吧。)——商量语气
4、岂孰能讥之乎?
(难道谁能讥笑我吗?)——反问语气 总结:原句是疑问语气、反问语气、推测语 气等语气,翻译后,要保持原语气。
第一式:
严格按照原文逐字逐句的把文言文翻译 成现代文。同时还要保留它的语气。
翻译下列句子: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删 去
3.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2007全国卷1)

译:一个男子不耕作,(就)有人要挨饿 。
第三式:
把无意义或没必要
译出的虚词删去。
翻译下列句子: 词类活用,形作动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译:最终让上官大夫去在顷襄王前诋毁屈原
通 2.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剃”
译:其次被剃去头发、用铁圈束颈而受辱 。
4.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 (2007浙江卷)
译:我猜测他非常怨恨我,不敢写信给他。
第四式: 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 词,通假字换成本字,将单音词换成双音 词,将古词换作现代词。换言之,留的留 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 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所在。
原因: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可作为评分的关键 得分点。
点拨: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意识。
启示小结:
文言翻译的落脚点:
联系语境, 宏观把握
启示:巧抓得分点:句子大意、
关键词语、文言句式
落实字句,符合表达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客居汴半岁( 半年 )
2、奈何忽蓄异宝( 为何 )
3、实至宝也( 确实 )
把古词换成现代词 (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 , 把典故、部分 修辞格、各种习惯语、现已不用的词或固定结构等按现代汉 语表达习惯替换 )
翻译下列句子:
借喻:喻指边疆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筑起长城来把守边疆。
借喻:喻指污浊的官场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译:误入污浊的官场,一离开就是三十年。
3、看清上下文的意思和关系。认真领会原文,要把词 放在句中去理解 ,把句放到篇中去理解 ,不要望文 生义。如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绝境”不能 理解为现代汉语的 “没有出路” 、“无法生活” , 因为从全文看 ,那里是“世外桃源”,不会生活无着, “绝境”当是“与世隔绝的地方”的意思。
4、一般词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其中 的“东西”、“南北”实际都是“到处”的意思,用意译 比用直译好。
翻译下列句子: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发语词,删去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助词,表提顿,删去
译: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不为事物所拘 束,而能够和世事转变 (自己的想法)。
参考答案:王朗于是去见孙策,孙策认为王朗学识 渊博,风度文雅,只是责备他而不加以伤害。
得分点:诣、以、诘让,各1分;句意2分。
讨论:对照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讨论为什 么被扣3分?
明确:未译出"诣"、“以”、“诘让”。
想一想: 高考要求翻译的句子具备怎样的特点? 明确:选择含有关键词语(多义实词、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常见虚词、偏义复词、通假字)和特殊句式 (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及固定句式)的句 子。
5、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找到。
综合练习 高考近距离接触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①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 ( D )
A: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嘛? 去归顺他不可以吗? B:现在谭敬先在安庆任职,他不允许恭敬朋 友吗?你应该去依靠他。
C:现在谭敬先把守安庆,他不是允恭的朋友吗?去求助他怎 样? D:当今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依靠他?
高考近距离接触
②先生之说,诚可谓苦药良针矣,然犹未达仆之微趣也。
(A )
——《三国志》
A: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是没有完全了 解我内心的志向。
B:先生说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是没有完全达 到我的兴趣。
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
为逼真。
(选自曾敏行《独醒杂志》)
参考译文:
东安有一个读书人擅长做画,作了一幅题材为老鼠 的画,献给县令。县令开始不知道爱惜它,很随意 地把这幅画挂在墙壁上。每天早晨走过挂画的地方, 那幅鼠画总是落在地上,多次挂上去多次落下地。 县令对这种情况感到很奇怪。一天黎明时候县令起 来察看,发现画落在地上,而有一只猫蹲在画的旁 边。等到县令把画拿起来,猫就跟着跳起来追赶那 幅鼠画。县令就用这幅画来试其他的猫,结果没有 一只不是这样的。到这时候,才知道这幅鼠画是画 得很逼真的,值得爱惜。
若……何:把……怎么样 译:不如在不能把我怎么样的百姓(那里)忍 受怨恨。
第五式:
把文言句中的谓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
句及其它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
整过来。
翻译下列句子:
省略兼语:之,

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译: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2.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
C:先生说的话,的确是苦口良药,但我却还没有你那种 境界啊!
D:先生的说法,的确是苦口良药,然而却还没有达到观 察入微的境界。
练习 延伸
根据对文言的理解,翻译下面一段话。
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
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
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
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举轴,则踉跄逐
翻译下列句子:
1.拜送书于廷
介词结构后置句
译: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 定语后置句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