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课件)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优秀课件)
政治: 战争威胁政权
经济: 粮食极度匮乏
列宁的探索 一、战时发展之路
2、目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Leabharlann 3、内容:共产主义
农业 工业 商业 分配
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义务劳动、实物配给制
公有制 计划经济
取消商品 市场和货币
一、战时发展之路
1920年苏俄农民的示威游行
1、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2、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
斯大林探索 问题探究:
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 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 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苏维埃国家在 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 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摘自《斯大林选集》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社会主义强国探索之路
梦
之 列宁的探索
路
——战时发展之路
——正常发展之路
课程标准 1.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 2.“斯大林模式”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经验教训。
列宁的探索 一、战时发展之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十月革命后苏俄所面临的问题:
材料二:为了实现工业化,苏联农民不仅“勒紧了裤腰 带”,而且以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模范人物斯达汉若夫,他在六小时一班的工作时间内,采 煤102吨,表现了苏联工人高昂的建设热情。这种热情成 为工业化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世界通史》
(1)从材料一、二中看出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的有利条 件有哪些?
-----斯大林模式
外部:帝国主义威胁、包围
内部:苏联工业基础非常落后
斯大林: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至100年。 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
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的选择 没有重工业,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 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我们。
斯大林探索 问题探究:
材料一: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 正式提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1926年起,苏 联进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时期。----人民版
主要依靠农业、轻工业为其提供,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斯大林探索 问题探究:
(4)总结苏联工业化之路的形成过程?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2、两个五年计划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农业集体化运动
和单一的公有制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探索 三、加速发展之路
材料一、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
1913年 1928年
总产值(亿卢布) 102.51 14.10 77.39 110.83
产值指数
100 13.8
75.5 108.1
列宁的探索
白俄罗斯 乌 克 兰
俄罗斯 南高加索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简称“苏联”
梦
之 斯大林时期的探索
路
——加速发展之路
斯大林探索 三、加速发展之路
一、新的问题: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他接过1的0 是一7个扶木4犁的穷3国, 2
煤
6他留下6的是一4个拥有3核武的4强 3
钢
5国。 5
5——丘4吉尔 3
3
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开辟了一条 不同于西方新型工业化道路。
斯大林探索 三、加速发展之路
斯大林探索 三、加速发展之路
-----斯大林模式
1、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2、两个特定的时代因素
3、三个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梦 列宁时期
之 路 斯大林时期
战时发展之路 正常发展之路 加速发展之路
社会主义 的强国路
结合20、30年代,苏联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 们今天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1、根据形势的变化,勇于探索,不断调整政策。 2、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肯定市场和 商品货币关系
列宁的探索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农生产 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 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 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 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论粮食税》
实质是:从生产力水平出发,一定程度上,利用资本主义 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途径。
-----斯大林模式
材料二、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
“计划”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20世纪
30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
“计划”成了最时髦词。
——《大国崛起》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 为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 开创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文明模式。
打倒列宁, 恢复沙皇统
治
1921年苏俄水兵叛乱
“要苏维埃,不要 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 征购队”的口号
列宁的探索 二、正常发展之路
-----新经济政策政策 问题: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不是退回到资本主义?
部门 新经济政策
“新”
农业 固定粮食税
多种
工业 国有为主,私有并存 所有制并存
商业 恢复自由贸易 分配 实行按劳分配
走 出 去 , 前面 有个天 。这是 梦想, 更是突 破。 面 对 已 经发 生的事 情进行 追 问 : “ 为 什么会 这样? ”这是 一种探 究,是 刨根问 底,是 思维的 深进; 而对梦 想 中 从 未 发 生过的 事情进 行追问 :“为 什么不 能这样 ?”这 是一种 转换, 是独辟 蹊 径 , 是 思 维的突 破。梦 想,突 破,是 萧伯纳 上面这 段文字 的精髓 。 梦 想 , 是 突 破 的 前 提。种 子梦想 着突破 泥土, 于是诞 生了一 个崭新 的生命 ;小草 梦想着 露 出 地 面 , 于是圆 满了一 个绿色 的春天 ;蝉儿 梦想着 冲破黑 暗,于 是才有 了阳光 下 的 欢 唱 , 有了花 间美丽 的舞蹈 ……自 然界的 很多生 命都因 有梦想 、有突 破才挣 脱 束 缚 , 而 使自己 的生命 经历了 涅磐而 更加完 美。 有 了 梦 想还 要敢于 突破。 众 多 生 物 如 此,科 学发展 的道路 也是这 样,没 有梦想 就没有 突破, 没有突 破就没 有 进 步 。 哥 白尼为 梦想而 孜孜追 求,于 是突破 了地心 说,把 人类的 视野扩 展到了 更 为 广 阔 的 太阳系 ;牛顿 为梦想 而不懈 观察研 究,站 在巨人 的肩上 又不宥 于巨人 , 以 苹 果 落 地的简 单事实 为基础 ,从人 类对自 然的认 识中抽 象出一 个万有 引力定 律 , 使 人 们 在认识 世界的 道路上 找到了 捷径; 瓦特注 意水开 了能顶 起壶盖 的现象 而 产 生 了 梦 想,并 为之坚 持试验 ,于是 蒸汽机 被发明 ,并直 接引发 了工业 革命。
“新”找到了一条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列宁的探索 二、正常发展之路 1913---1925年农业的发展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1913
1921
1923
1925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1913年—1926年苏俄的工业生产情况
1913年 1920年 1925年 1926年
科 学 的 每 一 次进步 无
高一年级 历史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杰尔诺沃村“伊里奇之灯”
“在我们的家里装上了这么美妙的灯,这 是过去任何一个政权都没有替我们做到的。 看那灯光闪烁起来,照亮我们的农舍。心 里是如此欢乐和愉快,禁不住要高声喊叫: 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
改变的是政策,不变的制度,坚守的是信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实现强国梦 青春勇担当
谢谢
材料四: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
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所以只能
有本国提供。
——摘自《斯大林选集》
(2)材料三中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指的是什么? 先发展轻工业,完成资金和技术的积累;再搞重工业。
(3)根据材料三、四分析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不利条 件是什么?从国情出发,如何解决? 国内:苏联落后,缺资金。国际:帝国主义经济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