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三教学质量统一检测理科综合 2020.03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考生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共88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N 14 O 16 Na 23 Fe 56 Cu 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人做酶的相关实验时,在试管中依次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的新鲜淀粉酶溶液2mL,放入适宜温度的热水中,保温5min。
然后加入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溶液44滴,摇匀,试管中液体的颜色是A.砖红色 B.无色ArrayC.蓝色 D.紫色2.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轮藻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轮藻催化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29℃B.第三组轮藻释放的氧气量最多C.四个组中的轮藻光合作用强度都大于呼吸作用强度D.第四组轮藻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2mg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对离子的吸收与细胞液的渗透压有关B.胶州湾的藻类细胞液渗透压高于胶州大白菜的细胞液渗透压C.植物细胞积累K+需消耗能量D.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4.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在进行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几种物质在A、B、C、D四个时期的数目变化情况,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A.A—B B.C—D C.B—C D.A—D5.下图是某家族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正确的分析是A.图中2的双亲肯定不是色盲患者B. 图中6的色盲基因不可能来自4C.图中1、4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图中2、7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6.某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分趾和联趾(趾间有蹼,适于游泳)两种性状,W代表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基因,多年后W的基因频率下降,w的基因频率上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经过长期进化,可能形成两个新物种B.小岛上食物短缺,会导致联趾个体比例上升C.蜥蜴过度繁殖,会导致生存斗争加剧D.生存斗争的加剧必然导致分趾、联趾两个物种的形成7.下图1、2为实验的初始状态,以下关于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和图2的实验结果都能体现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图3则能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B.图1的实验结果A、B都不弯曲,但原因不相同C.图2中的实验结果是放M的胚芽鞘弯向一侧而放N的不弯曲D.图3茎卷须中生长素含量外侧比内侧少8.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②甲生态系统一定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受气候影响较小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能杀死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蛋白质受热变性B.不锈钢是利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达到防止腐蚀的目的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是碘化钾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用大米酿的酒在一定条件下密封保存,时间越长越香醇D.淀粉在人体内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 2+ + SO 42-=BaSO 4↓B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OH - + 3H 2O =Al(OH)4- + H 2↑C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SO 2 气体:ClO -+SO 2+H 2O =HClO +HSO 3-D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饱和溶液: +3 (胶体) +3 12.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 、W 、X 、Y 、Z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W 单质的沸点最高B .Z 的氢化物比Y 的氢化物稳定C .W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Z 元素的强D .Z 、W 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与R 原子的相同13. 已知常温下:K SP (AgCl) = 1.8×10-10 mol 2·L -2,K SP (Ag 2CrO 4) = 1.9×10-12mol 3·L -3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gCl 在饱和NaCl 溶液中的 K SP 比在纯水中的 K SP 小B .向AgCl 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 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 K SP (AgCl) < K SP (AgI)C .将0.001 mol·L - 1 的AgNO 3 溶液滴入0.001 mol·L - 1 的KCl 和0.001 mol·L - 1 的K 2CrO 4 溶液中先产生Ag 2CrO 4 沉淀D .向AgCl 的悬浊液中滴加浓氨水,沉淀溶解,说明AgCl 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14.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A .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 .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 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 42-D .向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饱和Na 2CO 3 溶液,然后分液,分离出乙醇15.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 mL ,平均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 g 。
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 气体)。
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 .原混合酸中NO 3- 物质的量为0.1 molB .OA 段产生的是NO ,AB 段的反应为Fe + 2Fe 3+ = 3Fe 2+, BC 段产生氢气C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 45.6 14.0 8.4 0 气体 铁粉的质量/gA B CD .H 2SO 4 浓度为2.5 mol·L -1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a 、b 为完全相同的截面为直角楔形物体,分别在垂直于斜边的恒力F 1、F 2作用下静止在相同的竖直墙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b 受力个数一定相等B .b 受到摩擦力小于 a 受到的摩擦力C .a 、b 所受摩擦力方向一定沿墙面向上D .F 1、F 2 大小一定相等17.实验室里的交流发电机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正方形线圈在水平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感线的OO' 轴 匀速转动.今在发电机的输出端接一个电阻 R 和理想电压表,并让线圈每秒转25圈,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已知R = 10 Ω,线圈电阻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线圈位于图中位置时,线圈中的瞬时电流为零B .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线圈中电流瞬时值表达式为 (A )C .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每秒钟方向改变50次D .电阻 R 上的热功率等于20W18.如图所示,真空中M、N 处放置两等量异号电荷,a 、b 、c 表示电场中的3条等势线,d 点和e 点位于等势线a 上,f 点位于等势线 c 上,d f 平行于 M N .若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 d 点移动到 f点时,试探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M 点处放置的是正电荷B .d 点的电势高于 f 点的电势C .d 点的场强与 f 点的场强完全相同V RB O O' M Nd fe a b c. . . . . O F F 12a bD .将试探电荷沿直线由 d 点移动到 e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19.如图所示,用绝缘轻绳悬吊一个带正电的小球,放在匀强磁场中.现把小球拉至悬点右侧 a 点,轻绳被水平拉直,静止释放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来回摆动.在小球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小球摆到悬点左侧的最高点与 a 点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B .小球每次经过最低点时所受洛伦兹力大小相等C .小球每次经过最低点时所受洛伦兹力方向相同D .小球每次经过最低点时轻绳所受拉力大小相等 20.设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距离为 R ,运行速率为 v ,加速度为 a ,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 a 0,第一宇宙速度为 v 0,地球半径为 R 0.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A .B .C .D . 21.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行,启动阶段轿车牵引力保持不变,而后以额定功率继续行驶,经过时间 t 0,其速度由零增大到最大值v m ,若所受阻力 f 为恒力.关于轿车的速度 v 、牵引力 F 、功率 P 随时间 t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22.利用示波器可以观察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子经加速后进入偏转电场,在图甲、乙所示的竖直电压 u YY'、水平电压 u XX' 作用下打在荧光屏上,形成图形.下列关于偏转电压与所得图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只加上竖直电压 u YY',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 a 所示 B .如果只加上水平电压 u XX' ,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 b 所示 C .如果同时加上竖直电压 u YY' 、水平电压 u XX' ,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 c 所示D .如果同时加上竖直电压 u YY' 、水平电压 u XX' ,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图形如图 d所示第II 卷 (必做120分+选做32分,共152分)u u YY'XX' T T t t0 0 . . .. . . 甲 乙 X' X Y。
。
。
。
Y' X' X Y 。
。
。
。
Y' X' X Y 。
。
。
。
Y' X' X Y 。
。
。
Y' a b c d C B A t v 0 t 0 v m t v v m t 0 t P t 0 t F f t 0 . 0 . . . . . 0 . . . . F 0 . . . . D注意事项:第Ⅱ卷共16大题,其中23—30题为必做部分,考生必须用0.5mm 黑色签字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1—38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2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目作答,多选多做不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