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回交育种要点
Aa aa 1/2 a¾
Aa aa ½ 2aa a 7/8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二、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
1、回交显著增加轮回亲本的基因频率 杂种和轮回亲本每回交一次:轮回亲本的基因
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2。例如回交BC4F1 轮回 亲本的基因频率已达96.875%;而非轮回亲本 的基因频率仅剩3.125%。 所以,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回交的最后产物 为轮回亲本 ;在选择的情况下可得到非轮回 亲本的目标性状+轮回亲本综合性状的后代, 即将供体亲本的目标性状转移到受体亲本。
世代数 1
2
3
4
5
6
7
8
Aa×Aa 25.0 37.5 43.75 46.88 48.44 49.22 49.61 50
Aa×AA 50.0 75 87.5 93.75 96.88 98.44 99.22 100
二、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3、回交有利打破连锁
如果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基因与不良性状基
一、亲本选择
第二节回交育种方法
1、轮回亲本的选择----轮回亲本是欲改良的对象
要求:
(1)综合性状好,丰产潜力大,适应性强;
(2)只存在个别缺点。经改良后仍有发展前途.
可选用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或即将推广的新 品种。
2、非轮回亲本的选择-----目标性状的提供者
(1)具有轮回亲本需要的目标性状;规进行产量比较试验,区域试 验,生产试验。
杂交和回交及连续选株回交、自交稳定、产 量比较称为回交育种四大环节。其核心是第二 步:选株具有目标性状的植株连续回交。
第二节回交育种方法
三、不同表现型遗传基因的导入(以抗病性为例) 1、显性单基因的导入----连续回交法 回交转移的性状是由显性单基因控制,容易在
BC1 回交一次 BC1F1 回交一次的一代 BC2 回交二次 BC1F2 回交一次自交一次二代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二、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
1、回交显著增加轮回亲本的基因频率
回交一次 轮回亲本 75%
回交二次 轮回亲本 87.5%
Aa ×aa
Aa×aa
aa×aa
杂种中识别,回交工作代代进行。 如把小麦抗锈病品种B(RR)转移到一个感病
丰产性好的品种A(rr)中去。方法: (1)杂交:感病丰产品种A(rr)×抗病品种B(RR),
再以A为轮回亲本回交, F1中抗病基因是杂合的(Rr)
三、不同表现型遗传基因的导入(以抗病性为例) 1、显性单基因的导入----连续回交法
因相连锁,与轮回亲本回交,提供了消除不利
连锁的机会。
消除连锁的不良基因的概率是:1-(1-P)m+1
其中 P 是连锁基因的重组率,m 是回交次数
如重组率为0.20,不通过选择,回交5次,不 良基因消除的概率为:1-(1-0.2)5+1=0.74而 自交5代不良连锁基因消除的概率仅为0.20。 可见:在不加选择的情况下,消除不利基因的 概率回交远比自交高。
二、回交育种的程序
第二节回交育种方法
2、回交:F1同轮回亲本(A)回交,产生回交一 代( BC1F1)。
从回交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象非轮回亲 本)和综合性状(象轮回亲本)的植株与轮回 亲本连续回交4~6代;至性状似轮回亲本。
3、自交纯化:经过数次回交后,大多数性状已聚 合成和轮回亲本相同的纯合体。但对于目标性 状来说仍是杂合体,必须自交1~2代才能纯合。
多代重复回交,把亲本的某些特性导入另一亲 本的育种方法。 3、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 (1)轮回亲本(受体亲本):用于多次回交的 亲本。 (2)非轮回亲本(供体亲本):只在第一次杂 交时应用的亲本。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一、回交育种的概念
(3)回交的表达方式 [(A×B)×A]×A ; A3×B; A×3/B
二、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2、回交可以控制某种基因型纯合率提高
aa的频率
Aa
Aa×aa
AA Aa aa ¼ 自交r n对基因
((2r-1)/2r+1)n
Aa aa ½ 回交 r n对基因
((2r-1)/2)n
二、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回交与自交的作用一样,通过回交可使杂合基因
自交及回交后代消除非目标性状基因的概率 ( Allard,1960)
重组率
消除非目标性状基因的概率
回交5次
自交5代
0.50
0.98
0.50
0.20
0.74
0.20
0.10
0.47
0.10
0.02
0.11
0.02
0.01
0.06
0.01
0.001
0.006
0.001
第二节回交育种的技术要点
A ×B F1×A BC1F1×A BC2F1 ×A BC3F1 ×A BC4F1
第二节回交育种方法
(2)回交:当用A(rr)回交时,分离为Rr、rr两 种基因型
抗病的(Rr)小麦植株,感病的(rr)小麦植 株,在接种条件下很容易区别;
型逐代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增加。
二、回交育种的遗传效应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但是,回交子代基因型的纯合是定向的,
在选定轮回亲本时,已经为回交子代确定了逐
代趋向纯合的基因型。而自交子代基因型的纯
合是多向的。在相同育种进程内,就一种纯合
基因型的纯合进度来说:回交纯合的速度>自
交。
一对基因自交和回交群体内AA型个体的比率(%)
第七章 回交育种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第二节 回交育种的技术要点 第三节 回交的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第四节 回交育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一、回交育种的概念 1、回交(Backcross):杂种后代与两个亲本之一
再进行杂交。 2、回交育种:两品种杂交后,与亲本之一连续
(2)目标性状强度突出,遗传力高,受少数基
一、亲本选择
第二节回交育种方法
因控制,最好是显性的,易于识别选择;
(3)尽可能没有严重的缺点;
(4)目标性状最好与不良性状没有连锁。否则, 打破连锁,会增加回交次数。
二、回交育种的程序
由杂交→回交→自交→系统比较,几个内容 不同的部分组成。
1、杂交:根据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的原则,选择 轮回亲本A与非轮回亲本B杂交,产生杂种F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