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营养与喂养

小儿营养与喂养

第四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学大纲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熟练掌握)能量、营养素2.婴儿喂养(熟练掌握)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辅助食品的添加3.儿童、少年膳食安排(熟练掌握)(1)幼儿的膳食(2)学龄前儿童的膳食(3)学龄儿童的膳食(4)青春发育期少年的膳食历年考点串讲·历年常考,频率约24次·重点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母乳喂养和辅助食品的添加·常考细节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能量是维持机体新陈代谢的物质基础。

机体需要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脂肪,蛋白质。

小儿对能量的需要(消耗)包括以下5个方面1.基础代谢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3.活动4.生长发育5.排泄·婴儿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占总需能量的50%~60%。

·婴儿基础代谢所需的能量消耗占所需能量比例最大。

·正常婴儿每日需要热量为110kcal/kg(460kJ/kg),以后每增加3岁约减去10kcal/kg(42kJ/kg),15岁时为60kcal/kg(250kJ/kg)。

二、营养素的需要蛋白质、脂类、糖类的需要维生素的需要矿物质的需要水的需要水(生命润滑剂)① 比例:婴儿占体重 65%~78% ② 每日需要量:婴儿150ml/kg每长3岁减少25ml/kg③ 主要来源:食物、饮用水①膳食纤维的需要膳食纤维① 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② 每日需要量:20~30g/kg③ 主要来源:谷类、水果、新鲜蔬菜小儿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化合物所供给能量各占总能量的比例为A.15%,35%~/50%,50%~/60%B.15%~/20%,30%~/45%,65%C.10%~/20%,8%~/15%,60%~/75%D.10%~/30%,20%~/25%,40%~/45%E.35%,10%~/15%,45%~/50%[答疑编号700313040101]正确答案:A第二节婴儿喂养婴儿喂养的方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一、母乳喂养1.乳汁的成分·蛋白质母乳中含有较多的清蛋白和球蛋白→ 消化牛磺酸的含量达425mg/L → 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

·脂肪含有脂肪酶→ 消化、吸收。

亚油酸→ 婴儿神经髓鞘形成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糖 90%的乙型乳糖→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埃希菌繁殖,发生腹泻。

·矿物质含量较低→ 减轻了婴儿的肾脏负担,母乳铁的吸收率为50%。

锌吸收率高达62%。

钙、磷比例合理=2:1母乳中丰富的乳糖可部分转变成乳酸,降低肠腔的pH,使钙盐易于溶解和吸收。

·酶淀粉酶、乳脂酶→ 消化。

·免疫因子初乳中含SIgA → 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初乳中的乳铁蛋白是重要的非特异性防御因子溶菌酶能使抗体的杀菌效能增强;双歧因子能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对大肠埃希菌起抑制作用;巨噬细胞既有抗白假丝酵母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能力,还可能合成补体、溶菌酶等。

(一)母乳成分1.初乳:产后4天内分泌的乳汁2.过渡乳:产后5~14天内分泌的乳汁→ 脂肪含量高3.成熟乳:产后第14天~9个月分泌的乳汁泌乳总量每天可达700~1000ml4.晚乳:产后10个月以后分泌的乳汁※初乳产后4天内的乳汁色黄粘稠、脂肪少、免疫球蛋白多富含牛磺酸、免疫因子(如:初乳小球)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锌等15~45ml/次,250~500ml/d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及抗感染(二)母乳喂养的优点1.满足营养需要(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当,为(1:3:6)含乳清蛋白为主;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解脂酶较多;含乙型乳糖多。

(2)钙、磷比例适宜(2:1)易吸收;锌、铁的吸收率高。

(3)含多种维生素2.增强抗病能力初乳中含SIgA,可保护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含有较多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巨噬细胞等,能对抗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念珠菌。

3.促进心理发育婴儿与母亲紧密接触,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语,带给婴儿深刻、微妙的心理暗示与情感交流,使婴儿获得最大的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视,可增加互相了解及信任。

4.哺喂经济方便直接喂哺不易污染,乳汁温度适宜,且乳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即方便又经济。

5.有利母亲健康母亲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复原。

母亲哺乳期月经推迟,还可起到一定的避孕作用。

哺乳母亲也较少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等疾病。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1.鼓励母乳喂养宣传优点,排除干扰,增加哺乳的信心。

2.增进乳母健康保证营养合理,活动适量,睡眠充足,精神愉快,室内空气新鲜。

3.指导正确哺乳(1)正常新生儿生后即可哺乳:产后母婴同室,促使产妇乳汁早分泌、多分泌。

(2)喂哺前,先做好清洁准备,喂哺时宜采取坐位。

(3)按需哺乳,在婴儿满月前,以促进乳汁分泌。

定时喂养,一般2个月以内每3小时喂一次,昼夜7~8次;3~4个月大约每日6次。

每次哺乳时间约为15~20分钟。

(4)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不宜喂哺新生儿。

喂养姿势 the posture4.评估喂养情况(1)向乳母了解哺喂时间,两次哺喂之间是否给婴儿添加水及其他乳制品等。

(2)观察哺喂时母、婴体位是否舒适、正确。

(3)了解母婴双方的一般情况。

如乳母膳食安排和液体摄入量,婴儿体重、睡眠及排泄情况等。

5.防治乳房、乳头疾患6.指导断奶断奶期是一个从完全依靠乳类喂养逐渐过渡到多元化食物的过程。

一般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完全断奶作准备。

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

二、混合喂养指母乳与牛乳或其他代乳品混合使用的一种喂养方法1.补授法当母乳分泌量确实不足而无法改善,或其他原因不能完全由母乳喂养时,先喂母乳,再补充代乳品。

2.代授法乳汁足够,但因特殊原因不能完全承担哺喂,不得不实行部分母乳喂养时,可用代乳品1次或数次代替母乳。

三、人工喂养(一)乳品及代乳品1.鲜牛乳2.全脂奶粉3.蒸发乳4.酸牛乳5.婴儿配方奶粉6.羊乳7.其他代乳品鲜牛乳(1)牛乳特点:牛乳中蛋白质含量高,酪蛋白中胱氨酸含量少,且在胃中形成的凝块较大;脂肪含量与人乳相似,但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较低,仅为2%(人乳含8%);主要为甲型乳糖,易造成大肠埃希菌生长;矿物质较多,不利于消化,可增加肾脏的溶质负荷;缺乏各种免疫因子,且容易被细菌污染。

(2)牛乳的改造:人工喂养和婴儿断母乳时应首选配方奶。

1)配方奶:是以牛乳为基础的改造奶制品,使营养成分尽量接近母乳,如降低酪蛋白含量;添加乳清蛋白、不饱和脂肪酸、乳糖;强化婴儿生长的必需的微量元素。

使用时按年龄选用。

2)全牛乳的家庭改造:无条件选用配方奶而选用牛乳喂养时,应采取稀释、加糖(每100ml牛乳中加5~8g)糖、煮沸方法改变牛乳性质,适宜于婴儿。

(3)婴儿奶量的计算:婴儿每日需总能量110kcal/kg,需水量150ml/kg。

例如:某婴儿体重7kg,每日需要总能量:110kcal/kg×7kg=770kcal每100ml牛乳中所含能量为66kcal100ml牛奶加8g糖后共得能量:66+4×8=98kcal每日需用牛乳总量(y):100:98=Y:770Y=100×770/98≈800ml每日需水量:150 × 7=1050ml牛乳以外需水量:1050-800=250ml将全日牛乳(及水)量平均分次哺喂。

(一)乳品及代乳品2.全脂奶粉按重量1:8(1份奶粉加8份水)或按容量1:4(1勺奶粉加4勺水)配成牛奶。

3.蒸发乳鲜牛乳加热蒸发浓缩50%容量。

常用于胃容量小而营养素需要量大的低体重新生儿。

4.酸牛乳酸牛乳,易于消化,有一定的抑菌功能。

每100ml灭菌鲜牛乳加入5%~8%乳酸0.5~0.8ml 即可。

5.婴儿配方奶粉调整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除去大量饱和脂肪酸及矿物质,使之适于婴儿消化能力和肾功能;加入不饱和脂肪酸和乳糖、强化婴儿生长所需的微量营养素。

6.羊乳维生素B12含量较少,叶酸含量极低,长期哺羊乳易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7.其他代乳品如豆浆、豆浆粉等。

(二)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宜的奶瓶和奶头2.若无冷藏条件,应分次配制,确保安全。

3.喂奶姿势正确4.人工喂养应定时、定量喂养。

5.婴儿的食量个体差异很大,要观察小儿食欲、体重以及粪便的性状,随时调整乳量。

正确的喂养应该是小儿发育良好,大便正常,喂奶后安静或入睡。

四、辅助食品的添加(一)添加目的1.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2.改变食物的性质,为断奶做好准备3.逐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