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营养和喂养

小儿营养和喂养


2岁~ 3 ~6岁
150 ~175 250 ~500 175 ~250 250 ~500
30 ~50 100 ~125
50 100 ~200
注意
如停母乳后只给白粥、白饭和菜汤,则 蛋白质、脂肪供应不足,可引起生长发 育迟缓,抗病力下降 如只给蛋白质饮食,很少吃蔬菜、水果, 易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因进食过多、活动不足而引起的肥胖症 逐步增多,应引起重视
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
婴幼儿基础代谢相对较成人高10%-15%
生长发育所需能量为小儿所特有
随小儿年龄增大,活动量增大,所需能量增加
年龄越小,蛋白质供给量相对越多
年龄越小,相对总能量需要越大
能量来源(婴儿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主要供能
9月学用勺自喂;
1岁断离奶瓶。
均有利于儿童口腔发育成熟
小儿喂养
Children feeding
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

初乳 (Colostrum)
产后4~5天之内的乳汁 色黄粘稠、 脂肪少 、免疫球蛋白多 富含牛磺酸、免疫因子(如:初乳小球) 含维生素、 微量元素锌等
15-45ml/次,250-500ml/d
1~6岁幼儿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g/d/人)
食物种类 年龄
1岁~
粮食
125 ~150
牛奶
豆制品 鱼肉禽
75 ~85 85 ~100

50 50
蔬菜
65 ~75 75 ~100
水果
50 50 50


250 ~500 15 ~25 30 ~50
10 ~15 10 10 ~15 20 10 ~15 20
每 增 3 岁 减 10
奶量的计算(举例)
4月儿,重6Kg 总能量:110kcal×6=660kcal 总液量:150ml×6=900ml 100ml 8%含糖牛乳的能量=100kcal 补水量=总液量(900ml)-牛奶(660ml) =240ml 此水可加入牛乳中或另以米汤、水、果汁补充
人工喂养技术方法
思考题
1 母乳喂养及其优点?断奶注意事项?
2 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以及辅助食物添加 的原则及方法?
3 能量及主要营养素的合理分配有何意义? 4 制定儿童食谱的原则是什么?
5 请制定一个5岁儿童食谱。
换乳期食品的添加
目的
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 为断奶作准备 培养良好的习惯
换乳期食品的添加
原则 少 多




一种
多种
婴儿健康、 消化功能正常时逐步添加
换乳期食品的添加
月龄
4-6个月
顺序
添加的辅食
米糊、乳儿糕、含铁配方米粉 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 菜泥、水果泥 烂面、烤馒头片、饼干 鱼、蛋、肝泥 稠粥、软饭、挂面、馒头、面包 碎菜、碎肉、油、豆制品
牛乳 ≠ 母乳
母乳和牛乳优缺点比较
比较项目
营养价值 抗感染的能力 过敏 污染 经济、方便
母乳
高 强 不易 不易 是
牛乳
较高 不强 易 易 不是
牛乳缺点
乳糖含量低于人乳,主要为甲型乳糖,有利于大 肠杆菌的生长 宏量营养素比例不当 增加婴儿肾负荷 缺乏免疫因子和抗病能力
弥补牛乳的缺点
稀释 煮沸
加糖:冷却后加5-8%
7-9个月 10-12个月
幼儿及学前儿童的膳食原则
供给足够的能量和优质蛋白 蛋白质为10%~15%, 脂肪为30%~35%, 糖为50%~60% 每日三餐二点 早餐20%-25%,中餐30%-35% 晚餐25%-30%,两次点心共占10%-15%
幼儿及学前儿童的膳食原则
食物的种类要多样化,粗粮和细粮应交 替,素菜与荤菜应搭配,每天的食谱不 应千篇一律 不宜给小孩吃过硬、过粗的食物,不提 供油炸食品,不宜给刺激性较强的食物 每天应给不少于500ml的奶制品 忌食花生瓜子等
供能营养素
脂肪:供能及促进生长发育
(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生命的物质基础
各供能营养素之间的摄入及比例要恰当
营养素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 矿物质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非供能营养素
(微量营养素)
其他:膳食纤维和水
小儿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与营养关系
消化酶的成熟与宏量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1、蛋白质 Protein 吸收:部分以吞饮方式吸收 生理意义:吸收大分子
小儿每日需水量和需能量表
年龄 ~ 1岁 1~3岁 4~6岁 7~9岁 10~12岁 13~15岁 16~19岁 成人 水(ml/ kg· d) 150 125 100 每 增 75 3 75 岁 减 50 25 50 40~50
能量(Kcal/kg· d)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45
消化:胃蛋白酶 pepsin 3月后活性增加 18月时达成人水平 胰蛋白酶 trypsin 1月已达成人水平
脂类
吸收:胃酸分泌(Peptic acid secretion) 消化:胃脂肪酶 (HGL)
胰脂酶(Pancreatic lipase) : 新生儿期几乎无法测定 2岁后达成人水平
母乳的脂肪酶 : 补偿胰脂酶不足
0~4个月的婴儿对初次吃固体食物时出现舌体抬高、 舌向前吐出的挤压反射,可认为是一种保护性反射。 3、咀嚼
咀嚼功能发育需要后天学习训练。咀嚼发育完善对 语言发育也有直接影响。
后天咀嚼行为的学习
敏感期:4 ~ 6月 动作发育:可坐,手到口 口腔刺激:萌牙 感觉发育:味、嗅、视
训练婴儿
7月左右咬嚼指状食物、从杯咂水;
其它
促进母亲康复
有利于计划生育

减少乳母患肿瘤的机会
我国要求6个月以内婴儿以
母乳喂养方法

开奶:正常为生后半小时
喂奶:按需哺乳 母婴同室
断奶:10-12个月左右
最迟不超过1岁半
喂养姿势
哺乳的正确姿势
婴儿身体转向母亲,并紧贴母亲 鼻尖对乳头,下颌对乳房
婴儿的含接姿势
母亲用乳头刺激婴儿上唇,使其产生觅食反射 当其张嘴时,把乳头、乳晕的大部分(2/3)送 进婴儿嘴里 看到面颊鼓起,有吞咽动作,听到吞咽声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乳母树立信心、良好心情 保持乳头的清洁 按需哺乳、母婴同室
不轻易添加乳制品
母哺乳期间慎用药物 断奶前先加辅食,避免在夏季或生病时断奶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下列情况不宜哺乳
母患慢性消耗性疾病 重症心脏病 乳头裂伤
、肾脏病
、乳腺炎
禁忌证
母患精神病、
癫痫
母患急、慢性传染病
乳液调配
鲜牛奶喂养新生儿应加水稀释,最初牛奶 和开水的比例为2︰1,1~2周后改为3︰1, 再增至4︰1 如适应良好,满月后可喂全奶 间歇喂适量温开水 生牛奶可引起肠道少量出血,喂前应煮沸 消毒
哺乳时间和次数
每次喂奶时间10~20分钟 初生新生儿:一昼夜8~10次,每次30 ~60ml 2周后:每次60~90ml 2~3月:约7~8次/日,每次90 ~120ml 4 ~6月: 6~8次/日,每次120 ~150ml 每天的牛奶量不能超过900 ~1000ml,如不能满 足需要,只能以辅食补充 夜间喂奶时间逐步延长,婴儿未醒不必唤醒喂奶 要根据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适度掌握婴儿每次 的摄入量及次数
牛奶摄入量的估计
根据婴儿月龄和体重计算每日所需总液量及总 能量(小儿每日需水量和能量见下表) 按每日所需总能量计算需要的牛奶量 补水量=每日所需总水量-牛奶量(可以米汤、 果汁等形式补充)
配方奶摄入量的估计
一般市售婴儿配方奶:100g供能约500kcal 婴儿配方奶粉20g/(kg· d)可满足需要
初生足月新生儿胃容量30~60ml
过渡乳 产后5-14天 脂肪高、蛋白及矿物质减少
成熟乳 14天-9月,量 700-1000ml/d
晚乳 10个月以后 量及营养成分减少
母乳与牛乳成分的比较
成份(100g) 母乳 蛋白质(g) 0.9 酪蛋白 0.4 白蛋白 0.4 不饱和脂肪酸( % ) 8.0 乳糖(g) 7.0 矿物质(mg) 200.0 钙 34.0 磷 15.0 免疫成分 丰富 牛乳 3.3 2.7 0.4 2.0 4.8 800.0 117.0 92.0 缺乏
可继续哺乳的情况
母感染乙肝病毒
婴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IG、HBV 疫苗
结核感染
在无临床症状前可继续哺乳
部分母乳喂养(Partial breast feeding)
补授法
代授法
人工喂养(Artificial feeding)
牛乳:最常用
牛乳成分相对较接近母乳 来源广 价格便宜
小儿营养和喂养
Children nutrition and feeding
目的要求
熟悉小儿物质代谢特点及营养需要量 和消化功能发育与营养的关系
掌握婴幼儿喂养及换乳期食品添加的 原则
小儿营养
Children nutrition
营养
是指人体获得和利用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整
个过程。
营养素
食物中经过消化、吸收和代谢能够维持生命
母乳喂养优点
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能增强抵抗力

宏量营养素比例适宜,适合消化吸收
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有利于脑发育 含免疫因子,可预防过敏等疾病 钙、磷比例适合,可预防佝偻病 含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有利于生长发育
母乳喂养优点
温度适宜、不易污染 经济、方便 增进母婴感情,便于观察护 理


碳水化合物 C H O
乳糖 足月出生乳糖酶活性高,其次为蔗糖 多糖 (淀粉 Starch) 胰淀粉酶 pancreatic amylase: 3月后逐渐增高 2岁达成人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