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3小题,计17分)1.(2分)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迸.溅(bìng)忏.悔(chàn)赤裸.(luǒ)忧心忡忡.(zhōng)B.绽.开(zhàn)决眦.(zì)褪.尽(tuì)锲.而不舍(qiè)C.怆.然(càng)伫.立(chù)沉淀.(diàn)仙露琼.浆(qióng)D.服侍.(sì)伶.仃(líng)花苞.(bāo)迥.乎不同(jiǒng)2.(2分)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书斋门槛絮说语无论次 B.绷紧头颅笼罩大廷广众C.撬门荒僻诘问悔人不倦 D.帐篷疮疤辫子切切察察3.(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有秋的,也有冬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奔放成熟萧瑟 B.奔放萧瑟成熟C.成熟奔放萧瑟 D.成熟萧瑟奔放4.(6分)经典诗文默写。
(1)?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2),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3),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4),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6),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5.(3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奋斗。
②“要知道,春天的道路依然充满泥泞”,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不容易的。
③在年轻的时候奋斗过、拼搏过、奉献过,书写过人生的精彩、攀登过人生的高峰,我们才能在以后回忆的时候,自信地道一句:“青春无悔。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为第③句空白处补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6.(2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阳光可以照到洋面下三十英尺的地方,这股力量真使我惊奇。
太阳光强有力地穿过水层,把水中的颜色驱散,我可以清楚地分辨一百米以内的物体。
百米之外,水底现出天蓝一般的渐次晕淡的不同色度,在远处变成浅蓝,没入模糊的黑暗中。
真的,在我周围的这水实在不过是一种空气,虽然密度较地上的空气大,但透明的情形跟地上空气相仿。
在我头上,我又看见那平静无波的海面。
文段节选自法国作家(填人名)的《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法国(填学科名)家阿龙纳斯带着一个捕鲸手和仆人康塞尔跟着(填人名)船长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二、综合性学习(7分)7.(7分)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
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孝亲敬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基因。
古有“扇枕温衾”等24孝故事代代相传,今有“为父捐肾”等当代中国24典范。
请你也讲一个你熟知的关于“孝”的故事。
(2)最近,学校开展践行《弟子规》活动。
一天晚上,妈妈因某事严厉批评小明。
小明刚要反驳,想到《弟子规》中“父母教,须敬听”的训规,低头不语了。
对于小明的表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30字左右)(3)活动中需要你从三个不同方面就“中学生如何尽孝”提出具体建议,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条表述。
三、阅读(共2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计30分)8.(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唐柳姑娘王宗仁①我最近的一次到拉萨是2000年冬。
古城冬日阳光的密度甚至比夏天还要高。
②穿过布达拉宫广场来到拉萨河,我看见一位舀水的藏族姑娘,一瓢一瓢很轻巧地舀起拉萨河河水,灌进印着“八一”红五星的木桶里。
水花像她的氆氇裙一样鲜丽。
她的长发梳扎成一条一条小辫子,很整齐地分散在两肩,半遮半掩着那张红朴朴的脸庞,好动人!③姑娘的身后座落着布达拉宫的红山,她投映在河面上的倒影,被山水调理得雅韵悠柔。
她像我见过的许多藏家姑娘,又不像她们中的任何一个。
我在河这边,她在河那边,我对着她的背影喊了一声,她没回头,背着木桶径直走向布达拉宫广场。
④我想,也许她没看见我,但我的喊声掉进拉萨河里,被她舀起灌进桶里储存起来了,总有一天她会听见有人在喊她。
⑤我的愿望说起来很简单,单纯的很。
就是想以布达拉宫为背景,和她照一张合影。
我上百次来拉萨,留下的照片装满两个相册,却没有和藏族姑娘在布达拉宫前合过影。
这也算是个遗憾吧!如果这个愿望能够实现,相信我的心情会像阳光一样明丽。
更何况要和我合影的那个舀水姑娘的木桶上,还有一颗“八一”红五星,这对军人有特殊的意义。
⑥那天,我还没走到头天和舀水姑娘分别的地方,老远就瞅见一个姑娘背着水桶朝我走来。
那个水桶,我好像见过,上面有“八一”五角星图案。
可是走近一瞧,背水的人却换了,军帽下的脸是陌生的模样。
我有点不好意思了,赶紧收住了未出唇的问话,同时止步。
就在这一瞬间,姑娘脱下了军帽,唿啦一下一束小辨子像瀑布似的散在了两肩。
是她,正是昨天的那个舀水姑娘!我一时有点手脚无措,不知说什么好,却异常高兴。
⑦倒是姑娘大大方方地问我:你昨天不是叫我吗,有什么事?我是叫她了,可是她现在问我有什么事,我还真说不上来,或者说不好说出来。
当时我以为她没有听见我叫她,尽管我希望她听见。
她现在这么主动问我,我真不知如何回答,羞得有点无地自容了。
⑧“说吧,叫我有什么事?”她还是那么大方,逼问。
⑨遇到这样直率的姑娘,你再羞羞答答就多余了。
我的勇气一下子来了,索性有话直说:“我想和你合照一张相片,就在布达拉宫前!”⑩“当然可以!”她很痛快地答应。
说话间她已经走上了通往布达拉宫的梯形台阶路。
我随其后。
站定,她招招手,让我站在她身旁。
我把照相机交给一位过路的游客,请他帮忙。
别看我是主动要求和她照相,一旦站在陌生姑娘身边,还真有点紧张。
笑也不是,不笑又不合适,双手也不知怎么摆放。
⑪她显然看出我太紧张,说:“你就当站在你身边的是一棵树,这样就不会紧张了!”她指着不远处大昭寺前那棵唐柳这样说。
我把目光移向唐柳。
⑫这棵柳树是当年文成公主远嫁藏王松赞干布时,从长安带来落户拉萨。
千余年间,它经过枯萎、重栽,再枯萎、再重栽,重重叠叠的绿荫一直蓬勃着。
唐柳,一棵无限循环的活物,即使我把时间倒过来,也永远无法和它接近。
但是,今天在藏族姑娘有意无意地指引下,它真实地活在了我心里。
我看着它,想到了文成公主,心情马上放松下来。
就在这一瞬间,只听快门咔嚓一声脆响。
⑬拿相机的游人把相机交还给我,半玩笑半认真地说:“这张照片很有意义,照的效果也不会错。
你有幸和‘唐柳姑娘’合影,叫人羡慕!”他把“唐柳姑娘”四个字咬得特别有味道,好像那姑娘真的就叫这个名字。
⑭姑娘挥手和我告别,她再三叮咛:“照片洗出来一定寄我一张!”⑮她留下了名字,还有通讯地址:西藏林芝歌舞团。
(1)作者隔河喊一位素不相识的姑娘,其目的是什么?(2)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想,也许她没看见我,但我的喊声掉进拉萨河里,被她舀起灌进桶里储存起来了,总有一天她会听见有人在喊地。
(3)作者写道:“我看着它,想到了文成公主,心情马上放松下来。
”想到了文成公主,作者的心情为什么马上放松下来?(4)文中的“唐柳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9.(18分)阅读《老海棠树》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老海棠树史铁生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
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
“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
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
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
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
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
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了直腰,又凝神糊她的纸袋。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
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就不能劳驾你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奶奶生气了:“你们上学上班,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
那时我大些了,在外工作,从陕北回来看她,奶奶已经腰弯背驼。
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
”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
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
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
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
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奶奶。
”“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⑦……⑧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
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望着我,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文章叙写了奶奶做的哪些事情?请逐一概括。
(2)从第④段中找出与第⑤段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3)品读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
”中的“胡乱”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凑”字有何妙处?(4)品读第⑥自然段中的划线句,从语气角度分析“我”心理变化的过程。
(5)从全文看,以“老海棠树”为标题的好处是什么?10.(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