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孙光德 董克用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10.老年社会保障(下)
孙光德 董克用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10.老年社会保障(下)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3 中国老年福利事业
10.3.2 老年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公共财政的投入严重不足
福利水平较低 地区间差距大,发展不平衡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4 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
10.4.1 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历史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 中全会以后, 农民的生活水 平得到了改善 ,这为农村社 会保障制度的 发展奠定了一 定的物质基础 。
在20世纪50年 代我国实现农 业合作化以后, 我国政府开始 对农村生活困 难的老人实行 社会救济制度 。
1996年,民政 部印发了《关 于加快农村社 会保障体系建 设的意见》, 把建立农村居 民贫困救助作 为农村社会保 障体系建设的 重点。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1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 主要内容
10.1.1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这一个时期,是我国老年社会保险的建立和 发展阶段。1951年,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该条例规定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费由企业负担,建立了企业职工退休养 老制度。 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不断充实和调整,我国的养老保 险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老年社会保 险的范围逐渐扩大。(2)老年社会保险条件逐步放宽,标准不断提高。 (3)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
(4)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党委书记、省长、 主席、市长和相当职务的干部,退休年龄可延长至65岁;教授、研究员 以及相当于这一级职称的高级专家,经所在单位报请省、自治区、直辖 市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部委批准,可延长退(离)休年龄,但最长不超 过70岁。
社会保障概论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小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老年社会保险处于初创时期。我国当代 老年保障制度初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 会开始,我国进一步建立、改革与完善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城镇居民的养老金制度现已基本由原来的国家单位保险过渡到 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责,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度过渡到社会统 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新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1.就业社会保障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1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 主要内容
10.1.2 中国养老保险资格条件和待遇的规定
2.关于离退休待遇的规定 (1)退休金待遇规定。工人与干部退休待遇,按其工龄长短,按月领取 退休金,其标准一般为本人工资的60%-75%,领取至死亡时为止。 (2)离休待遇规定。对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参加 革命工作、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和在国民党统治区从事地下工作或 参加民主党派的人员,以及1948年年底以前在解放区工作、享受政府薪 金待遇的干部,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离开工作岗位后享受离休待遇, 发给本人退休前工资100%的养老金。
从2005年开始 ,国家政策规 定农村“五保 ”救济的经费 全部由中央和 地方政府财政 负担。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4 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
10.4.2 农村老年社会保险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 农村集体退休金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1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 主要内容
10.1.2 中国养老保险资格条件和待遇的规定
1.关于离退休条件的规定
(1)男工人和男干部年满60岁、女工人年满50岁、女干部年满55岁, 连续工龄满10年的(1997年规定企业职工累计缴纳养老保险金时间15 年),可以享受退休金待遇。 (2)特殊行业或岗位,如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 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55岁、女工人与女 职员年满45岁,连续工龄满10年的,均可退休养老。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思考题
1.简述中国现阶段养老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2.简述中国现阶段城镇老年社会保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简述中国现阶段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4.简述建立覆盖全民、更加公平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思路。
5.如何发展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3 中国老年福利事业
10.3.1 老年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3.城市老年人文化服务设施
在经济条件较好和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由单位或 社区建立专门为老年人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如老年 活动站、老年中心等,为老年人提供文化、教育、娱 乐、体育活动设施,对老年人提供优惠服务,解决了 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问题。
10.3.1 老年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1.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福利
城市老年福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福利院和敬老院,收养没有生活保障的老年 人,并扩大对社会上一般老人的收养安置,为老年人 解决生活照料、医疗保障服务以及精神孤独问题,提 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开展向老人送温暖活动。 (3)为老年人提供特殊的福利性优惠及服务措施。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2 中国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10.2.2 改革后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新问题
1.隐性债务 2.个人账户基金“空账”运转问题 3.养老金资金缺口问题
4.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的安全问题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3 中国老年福利事业
但改革中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在创建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建立起适合我国特点的老年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小结
我国老年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于农村的老龄问题。在发展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稳步地建设 农村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全覆盖。 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社会保障发展要坚持实行“全覆盖、保 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要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逐步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发展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适应我国快速中
的人口老龄化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关键术语
老龄问题 problem of ageing 老年保险 elderly insurance 老年福利 elderly social welfare 老年服务 social service for elderly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2 中国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10.2.1 城镇老年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1.改革传统的现收现付制为部分基金积累制,建立新的资金运行方式 2.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 3.扩大养老保险金的来源,实行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的 办法 4.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社会覆盖面,对城镇大多数劳动者、城镇居民实行 养老保险 5.建立养老基金增值机制 6.建立退休金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和退休人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新机制 7.由单位管理转变为社会化管理
10.5 建立覆盖全民、更加公平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1.加快发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 本养老保险制度 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养老保险水平 3.实现对老年社会救助的全覆盖,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托底作用 4.加紧建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机制 5.建立渐进性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6.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7.加快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第10章 老年社会保障(下)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本章重点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发展的历史概况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如何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1 中国老年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及 主要内容
10.1.2 中国养老保险资格条件和待遇的规定
1.关于离退休条件的规定 (3)工人男年满50岁、女年满45岁,连续工龄满10年,由医院证明,并 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社会保障概论(第五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0.3 中国老年福利事业
10.3.1 老年社会福利的主要内容
2.城市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
(1)建立老年人健康检查制度。 (2)建立老年病医院或设立老年病科,开展老 年病的治疗工作。目前大多数医院都制定了老年 人挂号、看病、取药三优先公约 (3)建立老年人康复和疗养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