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地质学院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2011-1班姓名:相光辉学号:201101171230
音乐剧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物质的享受,而是不断向着精神文明前进。
大学生是时代的人才,也要不断追求着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能否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适当时代发展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的紧迫问题,它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国家提出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口号。
而各大高校开设音乐剧赏析这一课程也正是响应了这一口号,音乐剧有它自己独特的地方,它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对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字:大学生高校音乐剧素养
正文:音乐剧作为一种独立于舞台的音乐戏剧形式,经历了百年来的发展后,已经成为了活跃于二十世纪世界艺术舞台上最重要的舞台音乐形式之一。
它凭借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及自身巨大的亲和力,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喜爱。
关于音乐剧的起源,目前说法甚多:一说起源于欧洲19世纪古典轻歌剧和喜歌剧;一说起源于美国本土的由乡村歌曲、黑人灵歌与爵士音乐和流行歌舞拼装而成的歌舞杂耍;一说起源于19世纪英国人创造的“音乐滑稽剧”和“音乐喜剧”;一说是1866年的《黑钩子》以及后来的“话剧加歌舞”的戏剧类型。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起源说”,认为音乐剧这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不大可能仅从单一文化源流中生成,它必须从多种文化成分中吸取养料构筑自己的艺术血肉,因此它的形式来源必须是多元化的。
音乐剧的特征
1. 综合性
音乐剧是由音乐、舞蹈、表演等各种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为了表现舞台故事而创作的有关音乐,常常综合了多种形式、多种风格,特别是常常把歌剧、轻歌剧和爵士乐整合为一个有机体。
2. 现代性
音乐剧不再应用传统的音乐舞蹈和简单的舞台技术。
首先在音乐方面,不再坚持美声唱法,而是用最符合当代观众需求的唱法。
因此,早期有爵士乐为主的音乐剧,后来有摇滚乐的音乐剧、乡村音乐的音乐剧等。
总之,风格是非常现代的。
在舞蹈方面,不只是过去美式的踢踏舞,不单有了芭蕾舞的动作,还有体操式的舞蹈动作和其它很多现代舞蹈语言。
同时,舞台技术也很现代化,一些先进科技的布景技巧和印象、灯光方面的先进技术都登上了音乐剧的舞台。
3. 多元性
音乐剧不再坚持单一的艺术形式,从其演唱有古典唱法和各类通俗唱法可以看出来这一特点。
音乐剧的题材从古代到现代,从轻喜剧到重喜剧,从科幻到神话,无所不有。
音乐也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公式化模式的束缚。
音乐传统有爵士、摇滚、乡村音乐、迪斯科、灵魂乐,也有大混合式的作曲。
有偏向歌剧的,也有偏向轻歌剧的,还有轻歌舞剧。
舞蹈也是多种流派,异彩纷呈的。
4. 灵活性
音乐剧的创作和表现不存在教条主义的东西,比较大胆。
在音乐创作、乐器伴奏和语言选择上,都是创新的并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不受传统的约束。
在形式上,百老汇音乐剧受音乐喜剧传统的影响比较多,欢快的喜剧题材数量较大。
当然,也有一些重量级的悲剧作品,如:《猫》、《歌剧院幽灵》、《西贡小姐》和《悲惨世界》等。
就其特点来说,音乐剧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舞台戏剧艺术,如果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的构成要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一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和声光艺术,甚至也包括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因此可以看出音乐剧的兼收并蓄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音乐剧流传至今仍繁盛不衰的原因,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
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如能将音乐剧鉴赏课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对完成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因而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素质修养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高校教育中,音乐剧课是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选修课程,音乐剧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价值在于通过音乐剧赏析课堂教学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了解音乐剧艺术的基础知识,使大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丰富情感,感受世界经典音乐剧作品的艺术内涵,充分体验音乐剧综合性的艺术文化,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艺术门类及相关知识,进一步完善、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而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与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同时希望提升音乐剧在高校中的认知度,丰富学生在音乐剧方面的艺术鉴赏力及艺术修养,并让学生能够在声乐、舞蹈、戏剧表演方面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的综合性以及使这一特性发挥的强大娱乐功能,使音乐剧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在高校音乐剧课的教学中,由于大学生具有很强的理解力,大学音乐剧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作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未来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所以当代大学生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去了解和学习一些有关音乐剧的知识,如此,可以发挥大学音乐剧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使每一节音乐课都成为学生大学时代的美好回忆。
将音乐剧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可以使大学生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这是因为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早期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脱出来,承载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
“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古已有之,延至当代,更加强调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教育环境的轻松活泼,采用玩的形式、创造乐的情境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培育。
音乐剧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舞美造型等诸多艺术凝结成一个整体。
通过观赏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佳作,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高度综合的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用剧中爱、善、美等教育主题的价值内涵来丰富大学生的情感,
让大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会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世界,教会他们以爱美的心,完善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的理解,从而成为更加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因此,音乐剧赏析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以及素质修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音乐剧与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它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优美高尚的音乐剧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剧艺术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大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而且还可以使大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培养大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还有音乐剧能激发素质教育过程中青年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的过程。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 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真正的情感体验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所以要用心去感受和欣赏好的音乐。
参考文献
[1]刘洁.西方音乐剧研究综述.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4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354,359.
[3]张弦等编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
[4]汤晓宁、杨靖编著:《音乐剧艺术与实践》,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5]黄佳:《论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重庆工学院报,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