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完整版)中医诊断学第七章八纲辨证
风热表证:是感受风热之邪,又称外感风热证,在温病学中 属卫分证。
其特点是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痛,舌质正常或尖边稍红,苔 薄白而干或苔薄微黄,脉浮数。
六淫之邪侵袭肌表,均可以出现表证,除此之外,还有暑湿 袭表证、湿邪遏表证、燥邪犯表证。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3
表证的病位是在体表吗? 皮毛、肌腠等处的病变就是表证吗?
八纲辨证:即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 证的纲领(八类证候),对四诊所获得的各种病情 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从而辨别病变的位 置的深浅(表里),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 盛衰(虚实)和病证类别的阴阳的辨证方法。
阴阳是区分疾病类别的总纲;
表里是分辨疾病病的浅深和病势趋向(病位)的总纲;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3
证素: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带有根本性质 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素质。证素, 就是证的基本要素,即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 内容。
证素不是指证候,但证素的确定,必须以症为据。
证素是构成证名的要素。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4
八纲:指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纲 领。
(3)表里辨证反映了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认识, 对于外感热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伤寒与温 病之初期。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0
(一)表证
概念:六淫、疫疠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 正(卫)气抗邪于肌表,以新起恶寒发热为主 要表现的轻浅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之初期。
【临床表现】
表证的概念是临床实践同医理相结合的人为 的抽象的归纳和判断。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4
(二)里证
概念: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 候。
【临床表现】 非表即里。(病因复杂,病位广,症状繁,极难概括)。
《中医诊断学》二版教材时,八纲辨证正式进入中医教材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9
第一节 八纲基本证候
一、表里辨证
概念:表里辨证中表与里是用以辨别病位内外和病 势深浅的一对纲领。
(1)表与里是病位的总称,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其实质 可以包括人体的各个部位。表里辨证是定病位的基本方法 。
(2)病位的多元性,也就是说人体内可同时存在着若干 个病位(如原发与继发,主病位与次病位等)。任何疾病 ,都应该也一定有一定的表里病位。
《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及脏腑辨证,体现了八纲辨证的思想。
《医林改错》:“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 方,……,然究其大根,无出乎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
明《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六变篇”,即所谓“二纲 六变”。
清代,八纲辨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八纲一词的正式提出,见于近代祝味菊(1885~1951年,今浙江 绍兴人)的《伤寒质难》(1950年出版发行),“所谓八纲者,阴 阳表里寒热虚实是也”。
(3)八纲辨证较突出地反映了中医学的辩证法思想, 同时亦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两个发展阶段——形式(模 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A就是A,不能既是A又是非A
如果你的钱包在你的口袋里,而你的钱又在你的钱 包里,那么,你的钱肯定在你的口袋里。
A既是A,又是非A(有条件的)。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7
(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 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同 样适用于对八纲的理解。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2
概述
一、八纲辨证的概念
证:即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 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不同程度 地揭示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或可认为证 是人体生命活动状态的划分。
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临床病情资料 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证候为论治提供依据的思 维过程,即确定属于何证的过程。它是一种将 周围环境、正气强弱与疾病特点加以综合考虑 的诊断方法。
寒热是分辨疾病的属性(病性)的总纲;
虚实是分辨邪正的盛衰(病性)的总纲。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5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6
正确理解八纲辨证的内涵
(1)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 普遍规律的共性。
(2)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来的共性, 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如图:
(5)八纲的排列组合可以描述许多具体的 证候纲领。八纲辨证具有可行性、实用性, 临床上不管证候多么复杂、多变,都可以用 八纲进行概括。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8
二、源流
八纲辨证,散论于《内经》,运用于《伤寒杂病论》,形 成于明代,倡导于清代,正式提出于五十年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辨证要点
新起恶寒或恶寒发热,脉浮,具有起病急、病位浅、病 程短的特点,有感受外邪之因可查。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2
表证证候类型:
风寒表证:以感受风寒之邪为主,故又称伤寒证。
其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
伤风表证:以感受风邪为主,又称太阳中风证。
其特点是:发热轻而恶风,汗出,脉浮缓 。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中医诊断学
第七章 八纲辨证
王勇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
目的要求
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及其内容。 掌握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各自
的概念、临床表现、辨证依据。 掌握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的鉴
别要点。 掌握寒热真假、虚实真假的概念、病机、证候特点及鉴别要点。 掌握表里出入、寒热转化、虚实转化的含义及临床规律。 理解证候相兼、错杂的含义及类型 。 熟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病因病机。 了解八纲辨证的意义。
新起恶风寒,或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喷嚏,鼻塞,流 涕,咽喉痒痛,微有咳嗽、气喘,舌淡红,苔薄,脉浮 。
2020/4/11
中医诊断学
11
【证候分析】
病因:六淫、疫毒
途径:皮毛、口鼻
阶段:外感病初期阶段
病机:正(卫)气抗邪于肌表
特征:新起恶寒发热
证候机理:外斜袭表,正邪相争,卫阳被遏。肺主气, 司呼吸,开窍于鼻,以咽喉为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