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教学重点:
功率的计算
教学难点:
功率的计算
教学过程: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在中分析了电阻、电感及电容单一元件的功率,本节将分析正弦交流电路中功率的一般情况。
3.7.1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设有一个二端网络,取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则网络在任一瞬间时吸收的功率即瞬时功率为
)()(t i t u p ⋅=
设 )sin(2)(ϕ+ω=t U t u
t I t i ω=sin 2)( 图
其中ϕ为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t i t u t p ⋅=
t I t U ω⋅ϕ+ω=sin 2)sin(2
)2cos(cos ϕ+ω-ϕ=t UI UI
(2-49)
其波形图如图所示。
瞬时功率有时为正值,有时为负值,表示网络有时从
图 瞬时功率波形图
外部接受能量,有时向外部发出能量。
如果所考虑的二端网络内不含有独立源,这种能量交换的现象就是网络内储能元件所引起的。
二端网络所吸收的平均功率P 为瞬时功率)(t p 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T pdt T P 01
将式(2-49)代入上式得 ()[]⎰ϕ+ω-ϕ=T t UI UI T P 0cos cos 1dt ϕ=cos UI (3-50)
可见,正弦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等于电压、电流的有效值和电压、电流相位差角余弦的乘积。
ϕcos 称为二端网络的功率因数,用λ表示,即ϕ=λcos ,ϕ称为功率因数角。
在二端网络为纯电阻情况下,0=ϕ,功率因数1cos =ϕ,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 UI P R =;当二端网络为纯电抗情况下,︒±=ϕ90,功率因数0cos =ϕ,则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 0=X P ,这与前面2.3节的结果完全一致。
在一般情况下,二端网络的jX R Z +=,R X
arctg =ϕ,0cos ≠ϕ,即ϕ=cos UI P 。
二端网络两端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乘积UI 也是功率的量纲,因此,把乘积UI 称为该网络的视在功率,用符号S 来表示,即
UI S =
(3-51)
为与有功功率区别,视在功率的单位用伏安(VA )。
视在功率也称容量,例如一台变压器的容量为kV A 4000,而此变压器能输出多少有功功率,要视负载的功率因数而定。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除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外,无功功率也是一个重要的量。
即 Q I U x =
而 ϕ=sin U U X
所以无功功率ϕ=sin UI Q (3-52) 当ϕ=0时,二端网络为一等效电阻,电阻总是从电源获得能量,没有能量的交换; 当0≠ϕ时,说明二端网络中必有储能元件,因此,二端网络与电源间有能量的交换。
对于感性负载,电压超前电流,0>ϕ,Q 0>;对于容性负载,电压滞后电流,0<ϕ,Q 0<。
2.7.2 功率因数的提高
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为ϕ=cos N N S P ,它除了决定于本身容量(即额定视在功率)外,还与负载功率因数有关。
若负载功率因数低,电源输出功率将减小,这显然是不利的。
因此为了充分利用电源设备的容量,应该设法提高负载网络的功率因数。
另外,若负载功率因数低,电源在供给有功功率的同时,还要提供足够的无功功率,致使供电线路电流增大,从而造成线路上能耗增大。
可见,提高功率因数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功率因数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电感性负载的存在。
工厂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就相当于电感性负载。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可以从两个基本方面来着手:一方面是改进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但这主要涉及更换或改进设备;另一方面是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联适当大小的电容器。
下面分析利用并联电容器来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原负载为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为ϕcos ,电流为1I &,在其两端并联电容器C ,电路
如图所示,并联电容以后,并不影响原负载的工作状态。
从相量图可知由于电容电流补偿了
负载中的无功电流。
使总电流减小,电路的总功率因数提高了。
(a)电路图 (b)相量图
图
设有一感性负载的端电压为U ,功率为P ,功率因数1cos ϕ,为了使功率因数提高到ϕcos ,可推导所需并联电容C 的计算公式: U P I I =ϕ=ϕcos cos 11 流过电容的电流 )(sin sin 111ϕ-ϕ=ϕ-ϕ=tg tg U P I I I C
又因 C U I C ω=
所以 )(12ϕ-ϕω=tg tg U P C (2-53)
例两个负载并联,接到220V 、50Hz 的电源上。
一个负载的功率1P =,功率因数cos 1ϕ=(感性),另一个负载的功率2P =,功率因数cos 2ϕ=(感性)。
试求:
(1)电路的总电流和总功率因数;
(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3)要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需并联多大的电容此时,电路的总电流为多少
(4)再把电路的功率因数从提高到1, 需并联多大的电容
解:(1) 9.158.02202800cos 111=⨯==
ϕU P I A
cos 1ϕ= 1ϕ=°
(2) 225.02202420cos 222=⨯==
ϕU P I A
cos 1ϕ= 1ϕ=60°
设电源电压 U &=220/0°V , 则 1I &=°A
2I &=22/-60°A
I &=1I &+2I &=°+22/-60°=°A
I =
ϕ'=° cos ϕ'=
21P P
P +==+= kW (3) 9.0cos =ϕ 2 ︒=ϕ1.23
cos ϕ'= ϕ'=°
)1.233.50(2︒-︒ω=tg tg U P C =μ 8.2592.02205220cos =⨯==ϕU P I A
(4) 9.0cos ='ϕ 2 ︒=ϕ'1.23
1cos =ϕ ︒=ϕ0 )01.23(2︒-︒ω='tg tg U P C
==μ
由上例计算可以看出,将功率因数从提高到1,仅提高了,补偿电容需要μ,将增大设备的投资。
在实际生产中并不要把功率因数提高到1,因为这样做需要并联的电容较大,功率因数提高到什么程度为宜,只能在作具体的技术经济比较之后才能决定。
通常只将功率因数提高到~之间。
课后作业:
什么是有功功率,功率因数怎么提高
课后反思:
学生上课反应不好,理解困难,效果不明显,还应加强练习巩固。